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季大便不成形,多半是寒濕困脾,3個辦法輕鬆解決!

夏季大便不成形,多半是寒濕困脾,3個辦法輕鬆解決!

夏季貪涼,過量的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或者淋雨後沒有及時的擦乾,以及居住環境過於潮濕等,都會導致寒濕侵體。寒濕侵體,首先侵犯的就是脾胃,從而導致寒濕困脾。

寒濕困脾的人常表現為腹部脹悶、口水黏稠、嘴淡乏味、食慾缺乏、反酸、噁心、嘔吐、腹痛、大便溏泄、頭部乃至整個身體困重、面色萎黃或晦暗、手腳輕微水腫等;女性寒濕困脾還會出現白帶增多的情況。

判斷自己是否寒濕困脾,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的大便,如果是寒濕困脾,大便通常軟而無形,或者粘在馬桶上不容易衝掉。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艾灸

《黃帝內經》中提出「寒者熱之」的治療方法,對於身體里的寒濕,可用濕熱性質的食物或藥物「驅趕」它。

祛寒濕,中醫最常用的方式是艾灸。艾葉性溫,具有很好的驅寒燥濕的作用,身體寒濕重的人,可以每天艾灸10~15分鐘,可以溫熱身體,驅趕寒氣,還能使人發汗以排除多餘的濕氣。


脾俞穴

在我們身體上有一個祛濕暖脾的穴位——脾俞穴。

脾俞穴是脾的背俞穴,它位於人體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兩指寬)處。寒濕困脾的人,每天抽出10~15分鐘,請家人幫忙艾灸脾俞穴,可以暖脾陽、祛寒濕。脾胃的其他問題也可以得到調理。


飲食調理

當然啦,中醫講究葯食同源。食物是最好的醫生,吃對了也能治病。身體寒濕重的人,除了艾灸,飲食方面也要配合好。平時飲食要更小心,避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夏天時切忌貪涼而大量喝冷飲、吃冷盤,冬天要注意腹部保暖,忌吃生冷食物。牛肉、羊肉、雞肉、生薑、蔥、紅棗、桂圓、陳皮等都可健脾燥濕,適量食用,有助於祛除脾胃寒濕。

推薦一道美味營養祛寒濕的菜品——醪糟薑絲蛋花。

雞蛋一個攪散;姜切絲,水燒開放入紅糖、薑絲、醪糟略煮,下入雞蛋液攪勻即可。

姜屬於溫燥食物,搭配溫味散寒的醪糟、紅糖,祛寒濕的效果很好,非常適合因寒濕困脾而胃口不好、腹脹、四肢無力的人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季 的精彩文章:

乾貨!夏季帶娃出門旅行,這份攻略一定要看
如何搭配好夏季條紋襯衫

TAG: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