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小暑」過後

全國多地都進入「燒烤模式」

如果你問我有多熱?

我只能回答你: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或者是這樣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而各地網友用一句怒吼

就深刻表明了自己的處境

↓↓↓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

騎車摔了一跤骨科建議我先去燒傷科。

兩個陌生人,相視一笑變熟人了。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呵呵,你把空調關掉試試?

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不用問,先救你媽!我想在水裡呆一會…

我想去非洲避暑。

只能靠著蚊子從我身邊飛過時帶來的風感受涼意了。

劉海熱成條形碼......

古代的盛夏時節

同樣是驕陽似火

那古人是如何優雅地吐槽天氣熱

又是怎樣躲避酷暑、覓得清涼

就讓我們跟隨這些古詩詞

看看是否能給快要「熱化了」的你

送來陣陣清風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如何優雅地「喊熱」?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苦熱行(節選)

【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

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

萬國如在洪爐中。

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籠一樣,熱得人喘不過氣來,這就是高溫的罪魁禍首啊(還好后羿當時射掉了9個太陽)。

苦熱(節選)

【南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

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

坐覺蒸炊釜甑中。

減衣、遮陽……怎麼都阻擋不了炎熱的天氣,我已經不想再掙扎了,就這樣靜靜地待著吧...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劇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張傘,

啾啾赤帝騎龍。

安得雷轟九地,

會令雨起千峰。

煩熱多時,就希望快下一場大雨,最起碼,能換來短暫的清爽呀。

病中苦熱

【唐】權德輿

三伏鼓洪爐,支離一病夫。

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難定,沉煩氣欲無。

何時灑微雨,因與好風俱。

夏日的夜晚依舊如蒸籠一般,一邊告誡自己「心靜自然涼」,一邊不斷地翻身,在這彈丸之地中尋找最涼爽的睡姿,睡覺咋就這麼難?

雖然天氣這麼熱

但是古人的消暑良方還是很多的

不信你看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自帶清涼屬性的詩詞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我披散著頭髮盡享清涼,推開窗戶我悠閑地躺著。微風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葉滴落露水聲音清脆。想要取出鳴琴彈奏一曲,要是有個知音在就更好了。

橋南納涼(節選)

【宋】秦觀

曳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蓮池自在香。

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綠柳林中,徜徉於碧波蕩漾的荷塘小徑,清風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聲悠揚悅耳,暑熱頓時消散於無形之中。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坐在庭院中,室沒雜物,心無雜念,涼風自然生。盡情的感受消暑的最高境界——心靜自然涼。

夏夜

【唐】韋莊

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

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

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

正吟秋興賦,桐景下西牆。

炎炎夏夜,解衣納涼,但覺天上繁星閃動,荷花飄香、蛙聲陣陣,此景此意,自然而然也涼快了。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夏日清涼有大招

古人的清涼大法

你get到了嗎

酷暑難當

想要覓得涼快

修身靜心很重要

拙誠學堂帶孩子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品味古人慢生活

在知識的海洋中

感受身與心的寧靜

文化擷英

適用對象:三至六年級

以中國傳統文化常識為基礎,紮根傳統,貼近生活,拓寬視野,用互動遊戲教學方式激發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古詩詞里的盛夏,無風也清涼!

《文化擷英·禮儀文化》:主要以禮儀在古人生活方面的體現為講解內容,分為禮和儀(上)、禮和儀(下)、方位數字顏色五個課程;

《文化擷英·閑適文化》:主要以古代文人的休閑娛樂為講解內容,分為游趣宴戲識茶京戲楹聯五個課程;

《文化擷英·生活文化》:主要以古人生活文化為講解內容,分為服飾出行建築職業科舉五個課程;

《文化擷英·飲食文化》:主要以古人飲食文化為講解內容,分為食器主食調料菜肴酒飲五個方面的內容。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拙誠學堂」 hnzcw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拙誠學堂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人究竟為誰而活?
會寫書法的人,有啥不一樣

TAG:拙誠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