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馬古道發源地 百年古鎮瓦房店

茶馬古道發源地 百年古鎮瓦房店

通常意義上的「茶馬古道」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進行「茶馬互市」而形成的一條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貿通道,是一個非常特殊時期的地域稱謂。資料顯示,茶馬古道的目的地大致在境外的不丹、尼泊爾和印度。明清時期,政府對販茶實行區域劃分和管轄,將其中最為繁華的茶馬交易市場定在康定,綿延在陝甘地境的陝甘茶古道便是當時唯一能在國內跨區販茶的古道。

我們已經知道了幾條茶馬古道在當年所起的作用和目的地,但我們了解它的起源在哪嗎?中國最早的第一條茶馬古道到底又是哪條?

2013年5月,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1943處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第一條茶馬古道的主要發源地——瓦房店會館群榜上有名。其實,早在2010年「中國第一條茶馬古道紫陽高峰論壇」上,西北大學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剛為首的專家組就一致認為,中國第一條茶馬古道是陝甘茶馬古道,成於公元641——835年。陝西省紫陽縣瓦房店是這條茶馬古道的主要發源地,紫陽茶是這條古道上一千多年流通的重要物資。

小鎮距中國唯一用道教名號命名的縣——紫陽縣城西南7.5公里左右,溯任河而上,地處任河和渚河的交匯處,自古享有「小漢口」的美譽,西南溯任河可通四川,下行6.5公里與漢江交匯,沿漢江西去可至漢中,東去可抵達武漢諸鎮。因盛產瓦板岩,當地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板石覆面,故俗稱此地為瓦房店。明清至民國年間,依其便利的交通條件,該地商賈雲集,是陝南物資貿易的重鎮,南北約10餘個省的商人,雲集於此從事貿易活動,為聯絡鄉誼、凝聚合力,共謀發展,而設立會館。商會將當地盛產的茶葉、麻、蠶絲、生漆、桐油、木耳、藥材等土特產販運至外地,販回布匹、瓷器、食鹽及其他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用品。在這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上,當年竟建立了五座廟宇、六座會館和十七家商號,極為罕見。

這一帶萬山綜錯,溝壑密布,少開闊地。小鎮街長不足一公里,沿江順山腳卜字型鋪開,分為上街中街下街和瓦房溝,街又分里外,戶與戶之間共牆相連。或靠山修葺,順勢而起,形成一種房上疊房,屋上架屋的奇景,或臨河而壘,伸出高挑的吊腳樓,半邊凌空、推窗就能看見粼粼河水。站街心,兩邊房子的屋檐擠出頭頂上窄窄地一線天,飛鳥眨眼即逝、不見蹤跡。街面上的房屋大多屬於石木結構,足見當時人家的殷實富庶。面街一面大多使用活動木板壁,方便靈活裝拆,早開夜閉,將房屋隨時改造成店鋪,招迎四方客人。據記載,民國年間,資本雄厚的商號一度多達28家,其商業繁榮程度甚至超過縣城,很難想像當年店鋪的擁擠程度,真是家家開店,人人經商。我彷彿能看到當時的景象,天未亮,各家店鋪就開始裝運貨物,整個街面上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客商爆滿,整個空氣中都洋溢著茶香笑語,任河上百舸爭流、往來如梭,茶馬古道上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

歷史在某些時刻有著驚人的相似,盛極一時的小鎮走向了終點。由於漢江下游築壩蓄水修水電站,小鎮搬遷移址新建,延綿數百年的瓦房店老街以及地名已不復存在,只有水面下的殘垣斷壁默默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至今保存完好的北五省會館,其建築豪華精細,彰顯了當時雄厚的經濟實力。整座建築三重天井呈階梯狀,自山門至大殿形成近10米高差,氣勢宏偉。主體建築沿南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戲樓、觀戲樓、鐘鼓樓、過殿、大殿,東西寬近20米南北深65米,佔地1300平方米,青磚泥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柱。高大的山門式戲樓(共用同一建築物,面闊三間,二層結構。)直聳高空,威風八面,檐角翹如鳥翼,頂脊狀如鳳冠,龍鳳啄噙銅鈴。據傳:因於對面山上的觀音崖相對,事關風水忌諱,山門自建起不久便被封堵,改由院子左邊的側門出入。樓後有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內兩顆合臂粗的桂花樹,華蓋般把戲樓前場壩遮蓋得嚴嚴實實,一黃一紅,樹木倒曳、虯扎曲蒼勁,秋天的暖風輕輕撫過,口鼻里滿是揮不斷的馨香。院子靠後坎正中是一溜石梯,梯頂是建於三米高台之上,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雕梁畫柱的觀戲樓,中部用磚封堵,設有一門,一雄一雌鎮館石獅分立兩旁,高約1.3米,南方醒獅造型,形態逼真,憨態可掬,須彌座錦鋪上雄獅玩球雌獅戲子。觀戲樓前設有石欄,高1.15米,方形欄柱頂上分別圓雕著精細的石象、石獬豸、石獅子、石麒麟四吉獸,姿態萬千,呼之欲出,柱正面淺浮雕蝙蝠、瑞草圖案。八塊青石石雕欄板,分別高浮雕團龍、明暗八仙等圖案,形神兼備,十分精美。兩側石欄與中部一道石質烏頭門相連,方形門柱頂端圓雕石獅一對,柱正面陰刻楷書聯:兩道蠶眉鎖定漢家社稷,一雙鳳眼勘破曹氏奸雄。

觀戲樓後是一個狹長的院子,正對面是過殿,闊三間,進深一間,過殿與正殿相連,中間形成進深不足三米的天井,點綴有假橋,天井東西兩側設磚雕假垂花門。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歇山式建築,前置卷棚,檁枋均繪旋子彩繪,過殿之前有鐘鼓一座,上懸的木板上隱約可見「頌風做焉,風恬浪涌」的字樣。整個建築柱枋均施彩繪,所有木構飾件及門窗均為鏤空、浮雕人物故事、動物瑞草圖案,造型生動、構圖精美。正殿現存面積大約220平方米的彩繪壁畫,內容以三國故事、古代節孝為主題,以工筆重彩手法繪製而成,壁畫人物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活。整個壁畫場景宏大,用筆細膩,歷經百年依舊線條清晰,色彩鮮艷。是目前陝西境內發現的最大一處清代建築壁畫,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藝術水平之高,在國內也較為罕見。對商貿會館史、建築史、美術繪畫史、民俗文化史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參考價值。

自唐代始,本地即有貢茶生產,以茶「制番人之死命」(清雍正《陝西通志·茶馬志》),曾經是明、清統治者的對付西北少數民族的重要經濟武器。相關策略的施行,同紫陽茶的發展和運銷有著密切的關係。始於唐代的『茶馬互市』,宋、明兩代的『茶馬法』,朝廷實行以茶易馬,鞏固邊防,將當時紫陽茶區的『山南茶』(包括今天安康、漢中地區)所產的茶葉,經漢中、鳳翔、平涼、天水、兩當、徽縣販運到甘肅、青海,逐漸演變成了日後威名遠播的陝甘茶馬古道,刺激和促進了紫陽茶葉的生產和發展,出現了「其民晝夜沼茶不休,男廢耕,女廢織」的繁忙景象。「陝南唯紫陽茶有名」,紫陽作為「山南茶」主產地,從而成為這條茶馬古道的主要發源地,留下諸如「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膾炙人口的絕妙佳句。

1953年在鎮後山樑上設立西北地區最早的省直安康專區茶葉指導所(1959年更名為『安康專區茶葉試驗站』,1971年,移交給紫陽縣管轄,更名為『紫陽縣茶葉試驗站』),也是紫陽茶最大的種植、研製、加工茶葉基地,佔地兩萬畝,馳名中外的紫陽富硒茶就是在此研發的,園內有國家級、省級和地方茶樹良種數十棵,有被中國農業科學院命名的珍稀茶樹種質『紫陽一號』茶樹,常年不開花,不結果,屬無性栽培茶種,全世界獨有。目前建有茶山風情園,集休閑、觀光、體驗、娛樂、養生、品茗、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據考證,陝甘茶馬古道的主要路線為:紫陽——瓦房店——漢陰——石泉——西鄉,再過洋縣——城固——漢中——略陽,進入甘肅徽縣,然後到古河州臨夏,整條線路大約10日可到。採用馬馱或肩挑背扛的方式,每三四十里停靠歇息,日久沿途便形成一個個集鎮,留下諸如:關埡子、羅家店子、羈馬庄、碾子埡、臘西壩、茶鎮,十八里鋪等地名。據相關材料記載,陝甘茶馬古道一路從瓦房店古鎮起,經西鄉、漢中到河西走廊,經回紇及西域等地向西亞、北亞和阿拉伯等國輸送,中途輾轉西伯利亞,最終抵達俄國及歐洲各國,在1000多年前便融入絲綢之路,是一條極為重要的商貿通道,促進了紫陽縣與外界的交流,對陝商產生過巨大影響。另一路從任河進入四川到成都,再經過雅安滎經境內和西南區域的茶馬古道相連接。陝西商人經陝甘茶馬古道南下北上,東進西出,縱橫馳騁500年之久,對陝南開發具有很大的拉動作用。明清兩代,特別是『湖廣填四川』那一特殊歷史時期,以鄂、川、湘、皖為主的大量移民沿茶馬古道遷入陝南墾荒,帶來了先進的茶葉種植和製作技術,遍及全國數十省,商號千餘家捐資仝修會館這一歷史事實,對進一步研究這一時期的地域經濟、商貿往來提供了重要佐證。當年捐資修建會館的商人後代至今還保留著捐資票證,紛至沓來,到紫陽尋找祖輩的遺迹,在會館的碑刻上搜尋先祖的名字,從茶馬古道走出去的紫陽先民後裔,如今已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原載於2018年6月13日《安康日報·秦巴文旅》)

來源:秦巴文旅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紅茶竟然這麼多對人體這麼「有益」
岩茶中有道「葷」茶,奇香異質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