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西上思境內再次發現野生「娃娃魚」

廣西上思境內再次發現野生「娃娃魚」

人民網上思7月19日電 7月17日晚上,有網友在廣西上思縣某社交群里發出兩個視頻,拍攝地是在一處淺水灘,視頻中有一條長著四條腿長尾巴黑色的「怪魚」,有人用本地話說那是野生「娃娃魚」,並稱要報警將其保護起來。

當天晚上,上思縣森林公安局思陽派出所接到關於「娃娃魚」的報警後,立即聯繫上思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一起趕到現場。經上思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初步辨認,這條「怪魚」確實是野生「娃娃魚」,學名「大鯢」,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

據當地釣魚愛好者鄧先生說,17日當天他在那板水庫新碼頭附近釣魚,到19時左右突然看一條類似小鱷魚的「怪魚」在灘涂邊遊動,便走近一探究竟。鄧先生以前在酒店廚房工作,多次見過人工養殖的「娃娃魚」,所以他一眼認出這條「怪魚」就是「娃娃魚」。

當鄧先生髮現這是「娃娃魚」時,附近的人都過來圍觀,有兩個外地人想抓走「娃娃魚」,被鄧先生阻止,併當場用船將野生「娃娃魚」放回深水區。但「娃娃魚」總是自己游回岸邊,幾次都是這樣,鄧先生擔心其被外地人抓走,於是報了警。

據上思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劉伯章介紹,這是有記載以來在上思縣境內第二次發現野生「娃娃魚」。2014年6月,十萬大山森林公園溪流中,野生「娃娃魚」首次出現在上思縣境內。「現在那板水庫發現此魚,說明這裡的水質適合『娃娃魚』生存,也說明那板水庫的水質非常好。」劉伯章說。

據了解,大鯢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俗稱「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也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及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中國大鯢主要活動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等支流水質非常好的山澗溪流中。

上思縣森林公安局思陽派出所所長莫檸寧說,為了儘快將「娃娃魚」放回適宜生存的大自然,思陽派出所民警和上思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連夜將其送到十萬大山保護區,尋找適合野生「娃娃魚」生存的環境放生,並於放生後在水邊等待半個小時未見他返回的跡象後,工作人員才離開。(彭遠賀、韋世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評:美國「貿易不平衡論」是一筆偏心的糊塗賬
Red Velvet朴秀榮登雜誌封面 著酷感飛行員夾克造型亮眼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