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生鮮平台「食范」獲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前置倉模式減壓供應鏈

生鮮平台「食范」獲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前置倉模式減壓供應鏈

近日36氪獲悉,生鮮平台「食范」於今年 1 月完成 1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圳石頭實業合夥企業。

食范採用 1A+4B 的生鮮前置倉模式,通過倉店一體的方式減輕前期冷鏈運輸的成本。A 店選址商圈和密集型社區的交匯處,2/3 的面積用作生鮮零售,1/3 的面積負責毛菜加工和切配,再運送到B店,B店選址密集社區,覆蓋周邊 3 公里以內的線上配送。5月食范的App上線。

生鮮行業毛利不高,食范通過售賣半成品生鮮來提高綜合毛利,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單店的 SKU 在 45 個左右,半成品生鮮的銷售佔比達 30%,顧客平均每周復購一次,單店綜合毛利在 20-30%。

食范的半成品菜品 SKU 均價 20 元,與外賣高頻客單價差不多,主要面向三類人群:有健康需求的獨居年輕人、有小孩的年輕家庭,以及有調養需求的人群。創始人駱志為表示,半成品菜品的目的並非要教小白做飯,而幫助人們更健康、更便利地做飯。為此食范有專門的團隊拍攝烹飪視頻,7 成菜品可以在 5 分鐘內完成製作。

今年5月,食范參加了中糧雙創基地與36氪舉辦的「2018年中糧大健康行業雙創大賽」併入圍路演企業。駱志為提到,現在開設單店構建財務模型,預計 6 個月可以實現收支平衡,下一年計劃在深圳開 6 組 1A+4B 的組合店。

以下是今年4月報道原文

每天下班自己做飯其實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但於我而言自己買菜、配菜是一件麻煩的事,因此理想從來沒有實現過。

食范成立於2017年,針對25-40歲的都市人群,公司想要通過提供生鮮半成品,將食材、烹飪過程標準化來降低他們回家做飯的門檻。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生鮮市場規模接近1萬億元,2017年整體市場生鮮電商的規模約為1650億元,但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能實現盈利的僅1%,有88%的公司虧損。其均面臨供應鏈成本高(農產品多級批發商鏈導致毛利潤低、而創業公司的規模小無法跨過批發商直達產地)、配套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等困難,因此不同公司的發展方式也有所不同。

先來梳理食范的運作模式,該公司通過1A+4B的線下店來切入市場,所謂A店是一個佔地在15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包含體驗和倉庫的功能。

面向上游,食范通過在生鮮採購集散地採購毛菜,運至在A店後完成洗、切和加工成大包半成品等工序,A店同時也有存儲的功能,並對3公里內的B店進行覆蓋。A店同時也是開放式的賣場,面向消費者提供毛菜。B店的定位是離消費者更近的社區店,根據食范的SKU將來源於A店的大包凈菜進行最後一道加工,打包成菜。提供給C端用戶。在這一階段食范並沒有開發獨立App,主要是通過與第三方平台實現線上下單,其配送流程與盒馬鮮生類似。

為了降低做菜的門檻,食范還做了兩件事:

成立一個7人團隊,針對每一道菜拍攝教學視頻,每一集視頻時長約3分鐘左右,消費者可以掃碼觀看。

製作不同型號的標準勺,將中餐製作中的「少許」、「適量」等形容詞用「勺」來表示。將「微熱」、「6分熟」等概念均用加熱時長來表示。

生鮮具有時效性,這也是這門生意損耗高的一個重要因素。面對當天沒有賣完的食材,食范的處理方式是主動消化,例如烹飪後給消費者試吃或將肉類產品做成餃子冷藏。該行業的另一特點是毛利不高,豬肉的毛利在18%-20%左右,蔬菜在30%左右。創始人駱志為告訴36氪:

通過將毛菜打包成半成品,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毛利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駱志為還提到了公司發展的三個階段:

在1.0階段,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半成品+視頻+線下店來驗證商業模式。

在2.0階段,當公司在區域內建立品牌後,開始上線App並建立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同時,中央廚房的建立也可讓線上的SKU會比線下店的豐富。

在3.0階段,公司目的是將標準化生產能力和中央廚房打造為公司的競爭壁壘。

目前食范項目才剛起步,3月中旬落地第一家A類店,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售賣比例為1:1。團隊有30人左右,研發新菜品的團隊為4人,一個月滿負荷的狀態下能推出20個新菜品(包含視頻拍攝)。

在生鮮半成品里,儘管此前有過很多失敗案例,但是在市場規模足夠龐大、需求成立、冷鏈、第三方配送比3年前有了更多的成熟經驗的今天,食范是否會引來生鮮半成品的新機會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今日頭條正籌備進入遊戲直播行業,由西瓜視頻運營主導
還敢吹「毫無PS痕迹」?小心被Adobe官方AI打臉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