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略說》:「觸」和「作意」誰先生起?
佛學
07-20
文:心愚法師
有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就是「作意」和「觸」哪個在先哪個在後?有人說作意在先,有人說觸在先。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作意和觸是同時產生的,杭州佛學院有個剛曉法師,他的《百法明門論口述記》裡面就是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因為作意是從「能緣對所緣」這個角度來講的;觸是「三者同時和合,不能說所緣在先還是能緣在先」,那麼這個角度來講,從觸這一剎那才是兩者和合,沒看的時候還不是觸,所以他認為,作意和觸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樣,兩個作用力同時產生是沒有先後的。
但是作意的時候就一定有觸了么?作意的概念是讓心活動起來,活動起來不一定要緣境,因為有心的時候不一定要有境,讓心動起來的東西不是所緣的境。作意是讓心動起來的功能、作用,就是警覺,它是個作用,而不能當作一個所緣境。作意的根本的作用是讓心動起來,另一個次要作用是把心引到、趣向所緣境上去,既然有「趣向」的話,那就還沒有到所緣境。從這個角度分析可以說作意在先。也有人講,有時候作意在前,有時候觸在前,這種觀點就有點和稀泥了。
如果把五遍行心所作為整個一個心理活動來說,應該是作意在先更合理一點,認為二者是同時也可以,但是把觸放在前面的破綻會更大一些。因為作意是引心和動心,把心引到境這裡來,才三者和合產生觸。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