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影評人,姜文比前輩們差遠了
影評人談電影,就像太監談做愛
「影評人談電影,就像太監談做愛」,這是姜文評價影評人的名言。
諷刺影評人這件事,姜文這個純爺們不僅說到了,他還做到了。
看過《邪不壓正》的都知道,著名編劇、影評人史航老師在其中飾演了一位自稱北平「第一影評人」的公公潘悅然。
這位影評人標榜著「生命中只有三件事,電影、電影、還是電影」,沒看過電影就敢寫影評,還只寫得出五字影評,第六個字都不會寫。
至於潘公公的下場?毫無鋪墊地被兩把長槍從背後插死,唯一可喜的是,至少這位影評人是站著死的。
這個姜文著墨不少的角色,被大多數真·影評人看作是姜文為了諷刺他們而創造的人物,這也導致姜文又被影評人黑了一波——
豆瓣《邪不壓正》頁面短評
姜文還沒急著出來澄清,飾演者史航老師倒先坐不住了,替姜文做了一番辯解:
為什麼要去出演一個影評人潘悅然?因為我一直覺得影評人是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職業。無論從民國剛剛有影評人的時候,還是到現在,他都是在電影院的黑暗中迎著一束白光走去,他尋求理想的生活。姜文說過生活可以是糟糠,但電影不是。影評人就是告訴你,在遠處有著什麼樣的並非糟糠的生活,這樣才是有意思的影評人。
驕傲?理想?有意思?史航老師這番開脫,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其實導演和影評人之間的相愛相殺,姜文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被姜文評價為「嘩眾取寵」的拉斯馮提爾,在《每人一部電影:戛納60周年紀念短片集》中,親身上陣導演了一出「砍死影評人」的好戲,坐在他身邊的影評人不斷指指點點,實在忍受不了的馮提爾二話不說,抄起一把斧子,砍掉了這位影評人的腦袋!
據說當年在戛納展映時,現場觀眾瘋狂鼓掌歡呼,從此可以看出導演們和影評人的關係,說一句「殺父之仇」也不為過。
其實電影大師費里尼也干過這種事,在經典作品《八部半》中,有個影評人不停地在導演身邊嗶嗶著心理分析、哲學理論,直接被費里尼拖出去絞死了。
你有筆杆子,我能拿攝影機,畢竟大家都是文化人,耍起流氓來誰也不怕誰。
diss影評人,有像姜文、費里尼這種用化骨綿掌打出影評人一身內傷的,也有用降龍十八掌正面硬剛的,比如大鵬。
去年國慶,《縫紉機樂隊》的導演大鵬發了一則朋友圈,請大家幫他找一個叫做「二月鳥語」的影評人,揚言要扇他大嘴巴子。
按大鵬的說法,二月鳥語沒看片就給了《縫紉機樂隊》1.7(滿分10)分,並且敲詐發行方給5000塊錢就刪差評。
另一個是《娘子軍傳奇》的導演孟奇,他在微博發布公開信「致那幾個邪惡的大號們」,指控幾位豆瓣影評人惡意刷低分。
更生猛的是,導演居然在微博上約架:「希望與這幾個影評大號在朝陽公園打到互相骨裂」。
其實導演因為差評想打影評人早有先例,國內尚停留在嘴炮階段,國外已有導演身體力行了。
德國導演烏維·鮑爾,被譽為「地球上最爛的導演」,他的電影評分基本不高於2分。
因為這位導演專毀遊戲改編影片,被各界影評人和遊戲愛好者深惡痛絕。
2006年6月,忍無可忍的烏維·鮑爾向全球影評人發出戰書,邀請罵過他的影評人與他拳頭上見真章。
這場「大V約架」最後以影評人的慘敗而告終。4個不怕死的影評人單刀赴會,被拳手出身的烏維·鮑爾在600名觀眾的圍觀下一通暴揍。
不過要說真和影評人「仇深似海」的,還是要屬咱們的馮導——馮小剛。
這位罵過同行、罵過主持人、罵過觀眾的導演,似乎最恨的,還是擋他財路、毀他名譽的影評人。
馮小剛的賀歲片《私人定製》在上映期間遭遇差評,不僅豆瓣跌破6分,更被某知名影評人評價為「世上竟有這樣沒有羞恥的電影」。
馮導畢竟是「小鋼炮」,哪兒受過這種奇恥大辱,於是開啟狂暴模式,連發七條微博,與影評人全面開戰:
微博罵完還不過癮,「一夜七條郎」還在宣傳活動中,繼續炮轟影評人:
「這電影里的第二個故事就是諷刺大尾巴狼的,現在社會上豆瓣什麼的都是大尾巴狼,假裝懂電影,狗屁,還聊什麼鏡頭、蒙太奇,你知道什麼蒙太奇?」
除了導演親自出面,還有《小時代》粉絲圍攻周黎明,樂視片方怒告褻瀆電影。相比國外影評人,國內影評人的生存處境明顯惡劣得多。
從片中諷刺到場外約架,還連帶著被導演追著罵、被片方隨便告,被粉絲問候爸媽,影評人這項職業也在漸漸變為高危工種。
試想一下,在電影院、首映禮上被粉絲、導演暴揍的奇幻畫面,恐怕有朝一日總會實現。
當年在馮小剛開罵後,其中一個影評人就做出了回應:
「影評人在這裡就作為一個假想的靶子,永遠是弱勢的,因為罵影評人非常安全,平時普通觀眾、導演都會罵影評人。」
影評人真的有這麼慘嗎?似乎也不見得。
在中國電影業「趕英超美」的今天,中國觀眾世面見得多了,再也不是人傻錢多看特效,諸如《變形金剛》、《封神傳奇》這類的特效爛片也騙不到觀眾的錢了。
而擁有話語權的主流影評人,卻漸漸擁有了決定電影票房的能力,曾經的《大聖歸來》、最近的《我不是葯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是,這種情況也導致了除了學術派影評人、娛樂向影評人之外,電影市場催生出另一個影評人分支,「紅包影評人」。
這類影評人靠收片方紅包賺錢,無論這坨「屎」有多臭,都能捏著鼻子一通猛誇。
每年上映的幾百部院線片有虧有賠,觀眾花錢也有看到爛片的幾率,唯有影評人,從片方手中賺得盆滿缽滿,又在觀眾口中贏得吆喝,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誰不愛做?
「影評人月入六萬」的江湖傳言
然而,這種收錢忽悠觀眾的行為,看似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但傷害的,卻是整個「影評人」行業的口碑和信譽度。
真正的影評人被這些「老鼠屎」連累,如今敢正面承認「影評人」身份的,稱一句「勇士」也不為過。
發現沒?大多數時候,導演和影評人的口水仗,說到底還是為了錢急眼,誰的屁股都不幹凈。
在這個全民影評人的時代,或許我們該回頭看看,到底「影評人」這個職業是幹什麼的?
美國殿堂級女影評人寶琳·凱爾,一句話就能左右票房,讓戈達爾的電影在美國加映。
羅傑·伊伯特在《邦妮與克萊德》、《2001漫遊太空》、《逍遙騎士》上映遭遇惡評時發文捍衛,和其他影評界大佬筆下撕逼,可以說,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這些經典電影的命運。
希區柯克的經典懸疑片《精神病患者》,當時受到影評界的誤讀和批評,同樣也是影評人安德魯·薩里斯站了出來,藉助「作者論」,在多番爭論中為希區柯克及《精神病患者》正名。
安德魯·薩里斯說過:「我們需要去建立一個價值體系,如果影評人連這種價值都不能進行捍衛的話,那麼就沒有資格成為一個合格的影評人。」
罵爛片、肯定好片、挖掘冷門片、捍衛價值觀,這才是真·影評人的工作。所以,在國內有資格稱為影評人的,你們覺得又有多少呢?
導演和影評人從不是完全對立的,致力於拍好電影的導演和愛電影的影評人,本應是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關係。
沒有導演,就沒有電影,也不會有影評人。但沒有影評人,沒有特呂弗、羅傑·伊伯特、安德魯·薩里斯,一些好電影的價值將永遠不能被挖掘。
前文提過的烏維·鮑爾,拍了一輩子爛片,罵過影迷打過影評人,在多年後終於拍出了第一部評分上及格線的電影《狂暴》,曾經被他挑釁、暴揍的影評人也不計前嫌,給出了肯定的評價。
連烏維·鮑爾都與影評人和解了,還有什麼深仇大恨是化解不了的?
電影世界真正該「化解」的,是唯利是圖的爛片導演和毫無下限的紅包影評人。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