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誰的「孩子」?為何姜文要把王朔叫好的細節從《邪不壓正》里刪光
一、童年
記得姜文在竇文濤的節目里回憶自己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回憶自己的童年,看得出姜文對自己少年時代是比較滿意的,一方面他很喜歡「大孩子都去插隊」,留給他空空蕩蕩的北京城,這座北京城可以任由他和他的小夥伴們馳騁;在講訴時,姜文略帶得意的說「沒有那麼多人,衚衕沒人,也沒那麼多垃圾,乾淨」。
他自豪自己軍人子弟的身份,為自己父親十四歲參軍感到十分自豪,他在節目里對馬未都強調,自己父親「打的第一仗就是新保安」。新保安戰役,是解放戰爭之中平津戰役第一仗,不但意義非凡,因為對手是傅作義王牌35軍,所以新保安戰役打的也是異常慘烈;以至於幾十年後老戰士回憶新保安戰役時都不忘提到當時戰場上血肉橫飛,為阻止35軍南逃,整營整團的解放軍戰死在陣地上,用多年後老戰士的說法「烈士們的殘肢鋪滿了整個陣地」。
但是在姜文的講訴里我們聽不到這些。
姜文在各種訪談里多次談到了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打大的」,甚至還特別仔細分析了他母親為什麼在三個孩子里老是打他的原因。
現代心理學知識在互聯網上已經很普及了,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小時候被家長暴力對待,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會讓孩子形成孤僻,偏執,自卑自悲的性格,報復心理強,對社會他人有強烈的排斥攻擊性。
在一個問答社區,有人提了一個問題「被父母暴力對待過的中國孩子也會在成年後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嗎?」,他的本意是認為中國被家庭暴力小孩並沒有什麼心理創傷,但是下面的問答里幾乎所有人都用自己的經歷告訴這個答主,他錯了,父母對孩子的暴力對孩子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雖然姜文從不明說,但是他小時候遭遇的家庭暴力對他的性格肯定是有影響的,而這種影響很自然的會代入到他的藝術創造中去。
比如《邪不壓正》里通過潘公公對影評人的嘲諷,比如在《一步之遙》惡評如潮時聲稱自己再也不幹「包餃子為豬」這件事了。
舊北京牌樓
二、傳統
姜文骨子裡是一個「西化派」,他對中國的傳統和文化缺乏溫情和敬意。
這一點上,姜文和李安是完全不同的,李安雖然現在可以算是一個好萊塢導演,但是李安的精神內核是傳統東方式的,這種「與眾不同」也是李安在好萊塢安身立命的真正本錢,以後有機會寫李安的時候再詳細展開。
但是姜文不是這樣的,雖然他是一個中國導演,但是他相信的,他信服的是西方文化,西方傳統,他自己不止於此在訪談和採訪里承認,自己受西方導演,尤其是前蘇聯表演技巧很深刻。
李安的電影,不管是《推拿》還是《飲食男女》,李安想表達的是東方傳統文化面臨西方文化和價值觀衝擊過程中,從退守到投降再到主動打破倫理束縛的過程,這也代表著東方文化在強大的西方文化中不斷地需求突破與出路,在這個過程里,李安的態度是曖昧的,大家庭結構的崩塌,兒子同性戀的事實,三個出嫁的女兒固然是在表現傳統價值觀的崩潰和瓦解,但是結局卻似乎又象徵著東方傳統價值觀的某種浴火重生。
而姜文的電影里,除了鬼子來了以外,姜文的電影里完全看不到對於西方文明對傳統價值觀的衝擊以及傳統價值觀的應對,以《太陽照常升起》為例,這就是一部結構和節奏都非常西化的電影;而這部《邪不壓正》,無數看過原著《俠影》的人都表示,小說最吸引人的不是復仇的劇情,而是主人公在衚衕里遛彎兒,吃各種傳統小吃;姜文自己都說過,王朔因為看了這本小說,半夜給他打電話,說饞了。
但是姜文電影里把這些都刪去了,只留下了一望無際的屋檐以及彭于晏性感的臀部。這不是不可以,但是這很明顯表達了姜文的一些主觀意圖。
甚至姜文自己在不同的節目里都表達過,他對傳統文化和過去的時代確實是沒有「溫情」和「敬意」,比如姜文在節目里對高曉松說,他最近開始看《資治通鑒》,覺得裡面也全都是「宣傳」和陰謀詭計。請注意,姜文用的這個「也」字。
他在另一個節目里對馬未都表示,古代先哲不見得多有知識,學富五車認真核算下來也不會超過20萬字,現代人看書早超過了云云;甚至聊高興了,直接認為民國不過是「一個腐朽落後的世界「,「一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的社會」,完全沒有估計北京人媳婦孟廣美在旁邊一臉尷尬。
姜文的這些看法,在我看來有些很荒謬,比如他把先哲思考簡單等同於看書多少;但是有一些看法,確實可以體現他的思想內核和思維底色;魯迅先生就曾經說過,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其實在我們歷史上春秋戰國也是一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的時代」,也充斥著「腐朽落後和貪官污吏」,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我們的歷史教科書都認為春秋戰國是思想大解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是中國的倫理軸心時代;那麼,哪些人認為秦國雄霸中原,統一天下,焚書坑儒是好事呢?是喜歡孫皓暉《大秦帝國》的人。
當然,在這裡,我們並不想討論對「中國傳統和文化缺乏溫情與敬意」究竟是好,是壞;因為這並沒有一個固定標準,無所謂好,還是壞。但是對於一個導演來說,有沒有「溫情」與「敬意」絕對是會影響他的電影的。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
三、內核
我曾經採訪過法國學者潘鳴嘯教授,潘教授雖然是法國人,但是對上世紀5、60年代那兩代人特別有研究,他曾經對那兩代人有一個特別精闢的總結:
「作為曾經有過理想的人們,雖然這個理想基本上破滅,但是他們會懷念理想,不是什麼具體的理想,但是他們懷念理想本身。所以,他們的理性讓他們特別現實,特別反感空想,但他們的懷念情結讓他們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新的道路。」
我覺得這段總結用在姜文身上也特別合適,他也屬於「看過」了一些東西(他認為《資治通鑒》「也」是宣傳,這個「也」字意味深長),但是依然懷念理想,懷念那種「氣貫長虹」,「一往無前」的豪邁;他又有特彆強烈成王敗寇的情節,他認為民國時期中國是一個「一塌糊塗」的弱國,而傳統文化在面對西方文明強勢入侵過程中又被打的丟盔棄甲,因此,對於傳統和傳統文化抱有一種強烈的鄙視。
這種鄙視強烈到在《邪不壓正》電影里,姜文寧願抓日本兵平均身高、大褂扣子這些細節,也不願意給老北京小吃一個鏡頭,儘管,從文化上說,日本兵身高和彭于晏的扣子絕對沒有一碗豆汁更能表現那個時代。
在訪談里,姜文對「拆城牆」、「簡體字」也表現出了一種辯護姿態,他認為拆老北京,民國自己早拆了;「簡體字」,幾千年以來漢字早就經過不同時期的簡化,簡化沒什麼不好。
這種辯護本身就代表一種姿態,也讓我們窺見了姜文思想的內核構成,當然,姿態和思想無所謂對錯,但是我可以肯定,李安對此的態度絕對和姜文是完全不同的。
四、他是誰的「孩子」
和高曉松強烈的北京情節不一樣,姜文從來不認為自己的老北京人,他自認是大院子弟,他對老北京沒有特別深刻的感情;同樣,他對於舊文化和舊傳統沒有什麼敬畏和溫情,反而有一種強烈的薄古厚今的氣息。
但是最好玩的地方在於雖然他理性上是一個西方派,是一個進步史觀擁護者,但是他卻是在農村成長,受著棍棒教育長大的,而在他成長最關鍵那些年又遇到很多不太好的大事件,而每一次這種糟糕的大事件,又都是一次社會達爾文主義大普及,這一切都意味著影響他感性的都是一些特別糟糕的東西。
從心理學上講,孩子會越來越像他的父親,那麼姜文究竟是誰的「孩子」呢?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
TAG:影視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