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啊!大便也能治病嗎!

天啊!大便也能治病嗎!

文章◎羅大倫漫畫◎8歲 編輯◎雲少

今天的文章,是一篇擴展理解範圍的文章,增長見識,可以令我們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

寫這篇文章的緣起,是因為我的一位好兄弟,他自己創業,短短几年公司上市,但是因為太辛苦,所以身體一直不好,各種疲勞,還患上了抑鬱症,我因此給他開過方子,但是效果一般,他依舊失眠低迷,看到他的狀態,很令我擔憂。

但是,最近他接受了一種非常前沿的治療,叫粉菌移植,就是把身體非常健康的人的糞便,進行提純,保存其中菌群,然後通過腸鏡等方式,移植到他的腸道里。結果,我再見到這位兄弟,他神采奕奕,非常開心地告訴我,移植過後,幾天的時間,他的抑鬱症就好了,現在他說自己非常開心,心裡充滿了快樂,而且,精力非常旺盛,狀態很好,那天見面,因為興奮,急於把這些內容告訴我,一下給我聊到夜裡12點,他精神抖擻,把我給困得,難以堅持。他說以前經常大便不成形,現在每天都是黃色的成條的標準的大便,總之療效極佳。

這個療法,我一直在關注,但是療效這麼好,我確實沒有想到,於是開始進一步了解,感到這個方法實在了不起,現在雖然成本很高,但是希望以後能普及給百姓!

所以,我們的主題是,大便可以治病!

大家會說:「我的天啊,這多臟啊?!」

其實,美味的食物吃進去的時候,我們都是吃得津津有味的,但是,在我們的肚子里走一圈,就變成令人掩鼻的便便啦,難道我們的肚子那麼臟嗎?

我要說的是,這都是錯覺,其實我們的肚子里,是別有洞天呢!我們肚子里的糞便,還可以治病呢!

那麼,為何這麼說呢?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人類腸道的菌群。

我們的腸道里,有著數量驚人的微生物,其中超過99%都是細菌,存活著數量大約有100兆個!有500~1000個不同的種類。健康成人腸道內的微生物總量大約1~1.5公斤,腸道微生物的數量是人類細胞數的10倍!而且編碼基因數目超過人體自身基因數目的100倍,是控制人類健康的「第二基因組」。人體每天排出糞便乾重的1/3由細菌組成,大多數為腸道細菌。

很多人會說:「我的天啊!好臟啊!怎麼辦啊?」哈哈,看完後面的內容,您可能就不這麼想了。

那麼,這麼多腸道細菌,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我們的身體為什麼不把它們殺滅呢?

答案是,不但不能殺滅,我們的身體還特別特別需要它們呢!甚至,現在學者們還說它們是我們身體的一個「器官」呢!

這些數量龐大的腸道微生物與我們的身體,經過長期協同進化,已經結合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維持機體健康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

那麼,它們都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要看看我們的腸道里,都有哪些細菌,實際上,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人體的健康與腸道內的益生菌群結構息息相關。腸道菌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個體的適應和自然選擇,菌群中不同種類之間,菌群與宿主之間,菌群、宿主與環境之間,最終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菌群結構相對穩定,有益菌占絕對優勢,有害菌被控制在一個小範圍里,中性菌則處於左右搖擺的狀態。一旦正常環境被破壞,則有害菌增加,有益菌減少,則會引起身體生病。

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而癌症病人腸道內的有益菌的比例只有10%。

具體來講,腸道裡面的有益菌群對我們身體的生理活動有很大影響,我結合看到的資料,給大家整理一些,讓朋友們了解一下。

01

促消化、營養吸收作用

腸道菌群可以分泌一系列的酶,來協助人類消化植物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類多糖,為身體提供能量。腸道菌群通過發酵作用還能產生短鏈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供機體利用,如維生素B族、K族、生物素、尼克酸和葉酸等等,這些菌群積极參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可以這麼說,離開了這些菌群,我們人體是完全無法完成消化任務的,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把這些菌群全部殺滅,那人就基本無法生存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菌群的功能,是中醫的「脾」的功能的重要一部分,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醫的新視角。

02

免疫作用

研究顯示,腸道菌群和我們的免疫系統關係複雜,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幫助有益菌生長。同時,大量研究顯示,有益菌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力。比如,腸道粘膜淋巴組織是人類重要的免疫細胞群,其所含免疫活性細胞數量占人體免疫細胞總數的70%左右。而腸道菌群中的有益菌對這些免疫細胞群有激活作用。

03

生長、發育和老化

腸道菌群的組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同時,反過來會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和老化。比如說,健康嬰兒中,雙歧桿菌占腸道菌群數量的98%,主要為嬰兒雙歧桿菌;健康成年中,雙歧桿菌數量減少,種類也轉變為青春雙歧桿菌;進入老年後,雙歧桿菌數量進一步減少,甚至檢測不到,腸道腐敗過程加快,有害物質被吸收後又加速老化過程。

此外,腸道菌群還有抗腫瘤作用,保護肌體避免病原菌的侵害,調節血壓、血糖等等作用,這些作用,其中很多我們還不了解,但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是,腸道菌群對我們身體太重要了,離開它們,我們的身體將會崩潰。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令人驚悚的結論,那就是我們的人體,就是一個我們的身體和一個龐大的菌群系統的結合體,我們是共生的,我們的身體養育了這些菌群,而這些菌群也為我們做了不可替代的工作。

因此有的學者這樣形容,說其實我們的很多特質,是由菌群來決定的,比如我們喜歡吃什麼,有的人喜歡油膩,有的喜歡吃面,這都是你腸道裡面的菌群的偏好,當喜歡哪種食物的菌群佔上風的時候,你的飲食習慣就會出現相應的偏好。

有的學者說,為什麼情侶在一起時間久了,會越來越像?因為你們生活在一起,菌群會趨向於一致,每一次接吻,都會有數以千萬的細菌互相交換,因此最終菌群令你們越來越接近。

那麼,這麼說有道理嗎?其實還真是有道理的,比如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趙立平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可能由細菌感染引發,而不是過度飲食、鍛煉太少或者是遺傳因素。

趙立平教授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這是證明細菌導致肥胖的最後一個此前缺失的證據。」科學家找到了與肥胖有關的人類細菌,並將其餵給老鼠,將它們的體重增加與沒有喂細菌的老鼠進行比較。儘管後者得到高脂肪食物餵食,並被阻止鍛煉,卻沒有出現肥胖癥狀。

這個研究,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何有的人反映,自己沒吃什麼肥甘厚味,可是喝涼水都胖,而有的人卻怎麼吃都不胖。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與一個人的元氣是否充足,是否能「化掉」食物有關,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有可能菌群的正常與否,正是元氣的一種表達方式呢。

而且,令人震驚的是,腸道的菌群,和我們的情緒,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類似的研究非常多,學者們發現,腸道菌群能夠修改迷走神經中的神經信號,改變味覺接收器,通過釋放化學物質讓我們在精神上感到愉悅或苦悶,從而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和情緒。

比如,我們身體里有一種物質叫5-羥色胺,是腦部的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但人體內絕大部分(約90%)的5-羥色胺都誕生在消化道里。腸道中的腸嗜鉻細胞(Enterochromaffin cell)儲存著這些分子,用來調控腸道運動。但是,學者發現,生產5-羥色胺的過程中,腸道菌群起到很大的作用。

學者們在做小白鼠實驗時發現,腸道內「無菌」的小鼠,血液中5-羥色胺的含量要比正常小鼠低了大約60%。研究人員在健康小鼠和人類腸道內提取出來了相關的細菌,並將其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發現這些小白鼠的5-羥色胺在腸道和血液中的濃度都出現了顯著上升。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有一種特別膽小的小鼠品種,在給它們移植了另外一種小鼠的腸道菌群後,它們變的更加活躍也更具有好奇心;將抑鬱症病人的菌群移植給小鼠可以複製抑鬱症的病理學特徵。

我們身體里有一種miRNA,即microRNA,是一類控制基因表達的短核苷酸序列,它如果出了問題,就會引起和壓力有關的精神障礙、神經變性疾病和神經發育異常。愛爾蘭Cork大學APC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缺乏腸道菌群的小鼠大腦中,miRNA的數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在無菌環境中長大的小鼠在行為上也表現出了異常的焦慮、抑鬱;社交和認知能力也出現了極大的缺陷。

所以學者們認為,體內存在由細菌建立的「腸腦軸」,也就是說,腸道菌群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和行為,如果腸道菌群處於失衡紊亂狀態,甚至誘發我們的精神疾患。

這些研究,我只是整理了一下看到的一小部分資料,其實有大量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我還沒有寫出來。因為是簡單地介紹一下,所以我沒有列出文獻檢索目錄,有關心此類話題的科研工作者,可以自己檢索一下。

這就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就是之前我們會認為我們的情緒會影響身體,對於這個觀點,大家已經開始接受了,我們的情緒,會直接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我們猜想,很可能,進而會影響腸道的菌群狀態。現在的研究得到的結論是:兩者可能是互相影響的,因為大量研究顯示,腸道菌群的狀態,也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的開始講述的我的朋友的抑鬱症,為何在進行了腸道菌群移植以後,居然沒用幾天就痊癒的原因。我這個朋友的遠期療效到底如何,我們還有待觀察,但是,現在國內外確實開始用這個方法治療孩子的自閉症,效果不錯。

那麼,既然腸道菌群這麼重要,現在人人都可以移植它了嗎?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治療方法了嗎?這裡面還有哪些令人震驚的信息呢?我們明天的文章里,將重磅推出後續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大倫頻道 的精彩文章:

落枕啦,艾灸一下好得快
你準備好迎接端午了嗎?

TAG:羅大倫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