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文 | 李安知 衷曲無聞
01
和同事談起環境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同事說,前段時間有個孩子去他那裡面試,問家是哪裡的?農村的。
挺好的一孩子,領到工作就埋頭苦幹,但整個人看起來很木訥。逢人見面,做不到左右逢源,一味地將自己裝進殼裡,真的太難帶了。
同事說,他並不是在詆毀農村的孩子,但是和從小在城裡生活的孩子相比,不管是為人,還是處事,都有很大的差別。
寒門再難出貴子,是近幾年常談的一個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一個人能力強的參考標準,早已不是過去的「學習好」。現在這個飛速迭代的時代,多元化發展才是真正的贏家。
調研可以發現,近些年來高考狀元不再是寒門子弟,更多是處於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他們可以給孩子提供過更好的教育,幫助孩子多元化發展。
而寒門子弟只有在學習成績這一條路上走到黑,所觸及到的教育資源少之又少,跟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提供的,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好比《刺激戰場》,你落地只撿到一口平底鍋,人家的98K都快滿配了。
02
一個朋友在自己孩子三個月大的的時候,報了早教班,一直上到幼兒園,保守來說一年三萬,還是十年前的收費標準。
早教班結束,隨即學鋼琴,目前備考鋼琴十級。進到家裡,鋼琴就擺在客廳,這可能是90%的農村家庭都無法比擬的,今年寒假準備去倫敦遊學。
坦白說,十歲大的孩子,現在正接受著我二十多年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東西,讓人很惶恐啊。
這個十歲大的孩子,我見過。遇到比自己大好多的長輩,都可以侃侃而談,拋給她一個問題,可以短時間內做出合理的分析。
環境有時候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怪不得孟母要三遷,孔子要周遊列國。
我也是農村孩子。
農村孩子很好,質樸、任勞任怨、善良。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自卑。
小時候在大山裡,跟著父母去鎮上的集市,那時候覺得鎮上就是整個世界。
考上大學,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才突然發覺自己就像一隻井底之蛙,這麼多年自以為是,原來真的是自以為是。
諾大的城市,卻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一切都那麼陌生又新奇。原來過馬路需要看紅綠燈,商場的大屏幕比家裡的電視大那麼多,遊樂場的摩天輪可以升得那麼高……
太多的不適擺在自己眼前,消化不掉,應付不了,也不懂得如何和別人交流、溝通。為了一點點安全感,索性把自己裝進殼裡。
03
記得《極限挑戰》有一期,男人幫穿越回1978年,重新參加高考,這一期主題是「知識改變命運」。最讓我動容的,是節目最後的「起跑線六問」。
男人幫走進學校,讓高三學生在操場上站成一排。接著,向他們依次拋出六個問題:是,便前進六步;不是,則原地不動。
第一問,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嗎?
第二問,你的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
第三問,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功課外的一門特長,且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
第四問,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擁有過一次出國旅行?
第五問,你的父母是否承諾過你出國留學?
第六問,從小到大你是不是父母心中的驕傲,他們是否一直在親朋面前誇獎你?
很難想像,最後一問過後,還是有4位同學留在了起點,從開始到結束,他們一步都沒有動。他們能做的,只是獃獃地站在那裡。此時,站在前面的學生轉身看後面,竟已是如此差距。
那些因為前五個問題,遙遙領先的人,有多少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他們超越同齡人的優勢,和個人的能力無關;和所作的決定無關;和自己做過的事無關。
他們現在的起點,是父母努力創造的優勢。
隨後是賽跑,每個人以自己目前的位置為起點,跑向終點,名額只有20個。
20人中有之前站在後面的,但更多是站在前排的人,確實父母創造的優勢很有利。絕大多數的人被擋在門外,可能他們就是被稱為「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節目組對男人幫也進行了6次提問,除了孫紅雷和羅志祥在最後一個問題「你的父母是否以你為驕傲」上邁出一條線外,剩下幾人,均在原地,一動未動。
這六個問題,我也試著問過我自己,好像前五個問題和我沒有任何關係,只有最後一個問題,可以很驕傲地向前邁出一步。
這也許就是生活,生很容易,活著卻很難。
04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很多公司招聘的時候直接就說:「對不起,我們不要農村人。」
可殘酷的現實並不是要我們把頭縮進保護殼裡,鬱鬱寡歡一輩子,而是要我們去完成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薛之謙曾說過一句話:「小時候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後來發現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但不公平是好事情,它會讓你更努力。」
農村人又如何?出身並沒有斬斷我們人生的所有可能性。只不過我們想要得到一樣東西,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倍的努力而已。
我一直很喜歡「蟄伏」二字,前期所有的隱忍,不過是為了後期的崛起積蓄更大的力量。直到最後那一刻,像火山爆發,洪水決堤。
起跑線已經晚人六步,如果不傾其所有,留給我們的機會就不多了。
咽下暫時的苦,繼續奔跑吧。
*作者介紹:本文由李安知主筆,衷曲無聞修改完成。李安知,衷曲無聞簽約作者,愛讀書愛寫作,愛擺弄任何具有挑戰的事物,一個對各種新奇玩意感興趣的普通人。微信公眾號「衷曲無聞」(ID:zhongquwuwen)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