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4@50 中國美術史

24@50 中國美術史

這本書很薄,自然無法把中國美術史講的透徹,不過對只想作為了解的人來說足夠了。書從建築、繪畫、雕塑、書法和陶瓷幾個角度來介紹,也基本上算是涵蓋了藝術的幾個大類,像漆器和其他比較小眾一些的類別都歸在了比較接近的大類里進行介紹。

我一開始不是很適應書里大段大段介紹各個藝術家的方式,摘抄幾段來感受一下:

「蘇軾,字子瞻,眉山人,號東坡居士。

米芾,字元章,吳人,子友仁,字無暉。

北宋·米芾·《春山松瑞圖》王庭筠,字子端,號黃花老人,遼東人。」

作者看起來像是要去著急做別的什麼事,如讀課文般的蜜汁介紹,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直到看到書封面的一行小字:「普通高等教育美術教材書」......也就難怪每個部分最後都會留幾個思考問題了......

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在繪畫,也是占篇幅最長的部分。我之所以推薦這一部分,反而跟繪畫本身沒有什麼關係。

這部分將繪畫和傳統哲學思想相結合來介紹:「開是展開。光是展開,只有世而沒有界,在中國人看來不符合國的宇苗精神。圓的精神不但存在於天地之間,也存在於天地間的每一個個體。所以必須還要有個合。合不是簡單的結束、關閉,而是和開相呼應、相協調,共同構建圓的世界。」像這樣的描述,在繪畫部分比比皆是,在作者看來,繪畫似乎是最能代表古人哲學思維的表達,「起」、「伏」、「正」、「聚」、「散」、「虛」、「實」等等繪畫上的術語,都可一一與古代哲學理念相對應。一幅畫似有生命,山巒的一起一伏如同人的一呼一吸,虛虛實實不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畫家的筆是思維的延伸,如何構圖、何處下筆,起落揮毫間,儘是理念的體現。

倉頡造字之前,圖畫是紀錄和交流的方式,這一功能一直沿用至今,可以和肢體語言並為世界通用語言。

如果這裡看不太懂,可以先看看緒論部分對於中國意境的表述。東方藝術的各種特質只一歸宿點,皆為對於宇宙之態度。

如果還是不太明白的話,只把此書當作普及讀本就可以了,不用太深究。其餘部分很少再有這麼拗口的表述了,唯獨繪畫部分首次偏愛。

喜歡中國美術的可以看看,看完以後有個大概的印象再去找感興趣的相關資料細讀,這本書的功能就在這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草院 的精彩文章:

TAG:雜草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