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故鄉:過橋米線

舌尖上的故鄉:過橋米線

說起家鄉的美食,雲南是最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眾所周知,雲南是一個分布著眾多少數民族的省份。各個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方,彼此相對獨立。因此,他們除了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習俗、宗教、文化以外,還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

人們根據自己所處地域的獨特食材,加上適當的烹飪方法,創造出各個地方獨具特色的美食。雲南的美食,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各種奇奇怪怪的食材。例如:大山裡的上百種菌菇、樹上的皮,甚至樹上的酸果子,都能做成一道道美食。更有僅用大米通過蒸煮、發酵等工藝製作而成的米線、餌塊、餌絲等不同風味的美食材料。

其中,米線幾乎成了雲南美食的代名詞。例如:傳統的小鍋米線,大鍋米線,涼米線,粑肉米線,過橋米線。此外,還有圍繞米線開發出來的許多新品種,例如:個氽肉米線,老倉醋米線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最讓人著迷的還是雲南最原汁原味的過橋米線。

第一次接觸過橋米線,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食品供應相當不足,就連最基本的大米供應都是按人頭有定量的。因此,如能在外面餐館吃上一頓,那可謂是相當奢侈。記得有一次,父親因在工作上的突出表現,被升職並得到了讓人們羨慕的,唯數不多的獎金。於是,父親率領全家到了昆明老字號「過橋園」就餐,點了二份被稱為奢侈品的過橋米線。

稍坐片刻後,服務員端上來個巨大的盤子。盤子里盛放著一大碗湯,和一碗米線。此外,還兩個盤子。其中,大一點的盤子里,整齊地擺放著切成透明的生肉片,以及二塊雞肉,和一片火腿;另一個小點兒的盤子里,放著處理好的豆芽,腐皮和韭菜;還有一小碟子榨菜,還有隻有泡茶壺那麼大點的汽鍋雞。一大張桌子就被兩份過橋米線佔滿了。看到父親小心翼翼地按順序依次放入肉片、火腿涮涮,片刻後,肉片翻白了再放進蔬菜,最後才放進米線。每人分了一碗,還來不及等涼一點,我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吃了。濃郁的肉片鮮味,雞湯的甜味,和火腿的香味混在一起。似乎多一絲就味道重了,少一絲就顯得不鮮。每一種味道,都恰到好處。父親邊看著我們狼吞虎咽地吃,邊慢慢地跟我們講起了「過橋米線」的來歷,確切地說,那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據父親說:清代曾有位秀才,每天在南湖的湖心小島上潛心念書。他妻子則每日要通過石砌的小橋,去給丈夫送飯。一日妻子念丈夫讀書辛苦,燉了一隻又肥又壯的母雞,裝入罐中,正準備送去給丈夫時,突有急事,因此而耽誤了。當她辦完事回來,竟意外地發現湯罐居然還熱乎乎的。原來厚厚的一層雞油覆蓋湯麵,能起到保溫作用。於是,她便穿小道走石橋,緊趕慢趕送到丈夫身邊。秀才將米線用熱雞湯浸泡後食用,味道非常可口。人們為了讚譽這位賢惠聰明的妻子,便將它取名為「過橋米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盛起來。各地美食美味也不斷湧出。曾為奢侈食品的過橋米線,也不再奢侈了。由過去只有逢年過節,或者喜慶之日,才能吃得上的過橋米線,早已變成了日常想吃就吃的普通食品了。奇特的吃法,醇厚的味道,再配上美麗的故事,讓我對過橋米線的熱愛一直持續至今。

現在的過橋米線,無論在工藝、配料、配菜上,都有許許多多的發展和改進。由於商業發展,衍生出許多更新穎的吃法。例如:配菜多了海味,多了安鶉蛋,多了菊花,以及各種時鮮菜。只要想得到的都會有。一份過橋米線,可以上一桌子的碟子盤子。吃完,旁邊可有一蘿盤子。但我每次吃,始終只要最傳統,最簡單的一種。僅僅幾片肉片,加上少許火腿,配上精心熬制的湯料,就能體現出過橋米線原汁原味的味道。每次進店一看座上放的盤子,就能分辯出店老闆是省外來的,還是本土的人。其味道,不用嘗,都可預知是否正宗。

雖然雲南和貴州,兩省都有好吃「米線」的習慣,但風味卻相區甚遠。貴州最有名的「桂林米粉」和我們雲南的「米線」看似差不多,但個人感覺「桂林米粉」吃起來,口感、味道,遠不如我們雲南的米線那麼滑潤鮮香。幾乎所有的雲南人,一回到雲南的第一件事,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個小吃店,美美地甩上一碗小鍋米線或者過橋米線,心滿意足後才是回家。在外地工作的人,無奈吃不上新鮮米線,只好托當地的親朋好友們郵寄一些干米線過去,以解相思之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無論離家多遠,總是會想到家鄉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美味,在享受美食美味的同時,最應該感謝這些通過勤勞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感謝他們創造出底蘊如此深厚的美食文化,感謝那些辛勤勞作的人們,種植和生產出如此鮮美的食材。正如一位哲人所言:當我們在享受美食時,要懂得生命的美好;當我們享受完美食時,要懂得生命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墨書香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翰墨書香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