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下的三不原則:不還錢不贖回不補資金
作者:付鵬
2018-06-20 08:19
付鵬看到,股權質押在投機度高造成三高的背景下,淪為了貪婪和利益的工具。上市公司的核心目標就是為了圈錢。不僅僅是債市和股市,這場去槓桿去負債的難處幾乎無處不在。
本文作者付鵬,原文標題《潮水退去下的三不原則(不還錢不贖回不補資金)》
信用風險不僅是債券市場,債務違約這些,股票市場也一樣,不少大股東三高下質押本身就是為了提早開溜金蟬脫殼,比一把把割韭菜要省心省事,反正就是三不原則(不還錢不贖回不補資金),這也是信用風險;
各種歷史因素造成中國市場的投機度過高,估值體系不健全,退出機制不健全,監管和處罰機制都有所欠缺,在這樣的市場上任何的加槓桿的行為都容易造成不利的影響,不僅僅是證券市場,也包括了金融市場其他的各個領域;
前一輪股民們金融機構拚命地加槓桿加衍生造成了市場的瘋狂到破滅的非理性,這並沒有結束,而金融體系巨大的影子銀行和表外亂象照樣是體現在了中國的股票市場上;
說一個不點名的上市公司的神操作例子:
用股票圈了員工們的錢(員工持股)→拿錢用於買信託的一般份額(就是來繞道信託實現債權隔離和分級配資)→大股東給優先擔保(銀行的配資部分)→左手給右手保(銀行只是實現了spv風險的隔離)→自個買自個股票拉個股價做高基數→大股東折價大比例質押開溜→股價下跌→先賠進去員工持股計劃的次級(純純的自家韭菜)跑路連自己員工都一起坑→觸及風險線→然後三不原則(不還錢不補資金不贖回)→11次凍結,銀行信託傻眼了
股權質押在投機度高造成三高的背景下,淪為了貪婪和利益的工具,當然貪婪和利益至上才是人之初的本性,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在資本的世界裡根本不存在,你指望著大家發揮多麼高大上的情懷,那簡直是痴人做夢;
無數股票質押已經全部要出問題了,如果這些大股東們都打算三不原則(不贖回,不補倉,不掏錢)的話。。後果很嚴重。。。
其實想想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們為什麼會選擇三不原則:當初上市為了啥呢?別整得自己高大上,上市就是為了圈錢,這是核心目標,至於說拿了錢幹嘛,那就是我說了算了,買理財產品的已經是很對得起大部分投資人了,莫名其妙消失減計的也不在少數;
監管部門不能為了上市而上市啊,當年天天打著為了實體企業融資難尋找和擴大直接融資通道的口號,一些機制都沒有妥善解決,著急的搞規模,大躍進要付出代價的;
上市公司管理層一把質押後,根本沒有動力和約束對公司的未來負責,很容易造成人散了公司就散了的局面,尤其是中國很多企業仍停留在人治的程度,更關鍵的是無數民營上市公司的老總在這幾年的大宏觀環境下都深深的體會到了一個基本的原則:「實體難干,金融和地產興國」的道理,通過地產斂財已經趕不上末班車了,那麼就充分地利用好這幾年的金融國運,能圈錢能套錢能「騙」錢,誰還會要臉呢?
這恰恰的是劉he同志之前重點點到的內容:「使全社會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然前面幾句話的反義詞就恰恰的是這幾年金融大躍進下如何賺錢的秘密:做生意要借雞下蛋,不要用自己的本錢(名曰資本運作),借錢欠債一定不能還,投資不考慮風險,只考慮收益;
股權質押本是一個好事情,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淪為了一個金融圈套的工具被這些從不考慮代價的利益者所用,信託資管計劃無論是券商,銀行金融機構的本質也是逐利的,這和華爾街的行為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通道的逐利性如果缺少了足夠的監管約束,那麼就是一個巨大的放大器助推問題的泡沫化;
國內的監管體系基本是不允許集體訴訟,小股東和普通投資者的資金和資源如果和大股東玩,無論如何是不對稱的,這最終也變相地助長了對於小股東的掠奪和欺詐,更重要的,法律對於之後的行為約束不強,違約成本太低,利用遊戲規則收割了你,不能兌現利潤又怎麼樣,不贖回又怎麼樣,你除了能說我不道德以外還能咋地;
當然也有一些大股東和很多企業綁架政府和銀行一樣,賭國運嘛,出事了我就看政府救不救,你救賺錢就是我,你補救賺錢還是我,呵呵。
要不了多久監管層會立刻叫停任何形式的股權質押業務。。或許就如同當年叫停股指期貨一樣。。原本一個好好的工具。。愣是被玩成了系統風險導火索;
當然有些人都在等著,等著看你就還是不救呢(不僅僅是證券市場,這場去槓桿去負債的難處幾乎無處不在),反正救和不救都是他們賺錢,只是會讓他們更加明白,地產可以綁架政府和政策,金融同樣可以綁架政府和政策;
一切都是:我賭你不敢讓我死,你敢我就死給你看,所有人都死給你看,最後你還得用更多的錢救助我;
典型的大而不倒,而就這個對賭已經扭曲了中國所有的思維,雖然看似劉he同志說要讓全社會都明白這個看似最簡單的道理,但是目前恐怕沒有人相信這句話,只能讓一些人付出的代價要無比巨大,才能有震懾有殺雞儆猴效應,但是就必須接受:「殺敵800自損1000的代價」;
至少上一次股災的結果就是救一部分,抓一部分,罰一部分,管一部分,但很顯然,沒有起到「讓全社會都相信的效果」,依舊是得過且過;
不僅僅是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這場去槓桿去負債的難處幾乎無處不在。
很多人相信投資者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這句話只是說給小投資者的,而不是說給那些對賭國家的人和事的,因為都覺得你不敢,現在他們都在期待著什麼時候救市呢。
股票被質押過半的浪莎股份跌停 前二大股東面臨爆倉危機
浪莎股份前兩大股東面臨股票質押被平倉的風險。
張一諾2018/06/19 21:22瀏覽 14.6W來源:界面新聞
字體: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浪莎股份(600137.SH)前兩大股東面臨股票質押被平倉的風險。
6月19日午後,浪莎股份在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公司股價已低於持股5%以上股東的質押平倉價格。
浪莎股份於2007年借殼長江控股登陸資本市場,不過注入上市公司的主體並非眾人皆知的浪莎襪業,而是2006年新成立的浪莎內衣。
這家公司一度被稱為上市公司中的「鐵公雞」,連續19年「一毛不拔」的浪莎股份終於在監管層的「引導」下於今年4月份首次宣布分紅。
翻閱浪莎股份的十大股東明細可以發現,這是一家持股集中度較高的公司。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62.52%的股份集中在浪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浪莎控股)和西藏巨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西藏巨浪)手中,前者持股42.68%,後者持有19.84%,持股5%以上股東即為這兩家公司。
自2016年12月13日開始,西藏巨浪多次舉牌浪莎股份,截至2017年中報顯示其持股比例達到19.84%。期間各類資管計劃、信託產品等也相繼進入浪莎股份前十大股東。2018年的第一季報顯示,浪莎股份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達67.59%,集中度較高。
2018年2月13日的公告顯示,西藏巨浪持有浪莎股份1928.88萬股,占浪莎股份總股本的19.84%,其累計已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1928.44萬股,質押股份占浪莎股份總股本的19.83%,質押股份占其持有浪莎股份的99.98%。
就在今年的5月31日,浪莎股份也曾在互動平台上預警,公司第二大股東進行股票回購式交易平倉價格為18.77元,當時浪莎股份股價僅為17.78元。
公開信息還顯示,5月22日,浪莎股份第一大股東,也是控股股東浪莎控股質押其持有的浪莎股份的股票100萬股,占持有股份總數的2.41%。
公告表示,浪莎控股將持有的浪莎股份100萬股分兩筆50萬股和50萬股質押給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義烏支行,用於質押借款擔保,期限為11個月。
截至公告日(5月24日),浪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累計質押浪莎股份3900萬股,占其持有浪莎股份股份總數的93.99%,占浪莎股份總股份的40.12%。
這意味著,浪莎股份過半的股份已經被質押,目前的股票價格,或已大概率低於被質押股票的平均價格。
一旦發生平倉危機,兩大股東仍可以追加質押股份或提前現金還款。不過,現階段的情勢來看,兩大股東用剩餘股票再進行質押的空間已經不大。
截至6月19日收盤,浪莎股份以跌停收於14.63元,今年以來該股跌幅超過42%。
※「這不是一時的流行」: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增添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內容
※樓市基調從嚴 兩天四城政策升級
TAG:識時務者為俊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