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父母要不要干預?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父母要不要干預?

媽心理

讓媽媽不再焦慮

讓孩子被恰當對待

我記得有一個家長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家裡有二胎後,兩個孩子經常發生衝突,這時候家長該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只要不會產生嚴重的肢體傷害,不管

還有的家長會問,帶著孩子在樓下和別的小朋友玩兒,孩子和小朋友吵起來或者打起來了,該怎麼辦呢?我的答案還是:只要不會產生嚴重的肢體傷害,不管。

為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李雪在書中是怎麼說的?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如果不存在病態性地以大欺小,或者使用槍支、刀具等危險物品。原則上家長不應干預和評判,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家長介入。

什麼是病態性地以大欺小呢?就是一方有嚴重地人格障礙,比如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會沒有底線地傷害比自己弱小的人,並從中獲得快感。比如,校園暴力。這種情況下,家長是必須要介入的。只要不是這種情況,就是同齡孩子之間正常的矛盾,一般要讓孩子們自己解決他們之間的衝突。

可能會有媽媽們問:怎麼能不干預呢?難道孩子和別人吵架、打架都不管嗎?這種情況不制止,孩子怎麼會有正確的人生觀呢?

我們先來看看,人和人之間發生衝突是怎麼回事?人和人之間發生衝突,一定是彼此感覺受到了傷害,兩個孩子發生衝突時,孩子的情緒能量或者叫怒火急劇上升,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彼此口角,甚至扭打、哭鬧。

孩子的情緒能量會逐漸耗盡,也就是受到創傷後引發的怒火通過這些方式發泄完了,精神上受到的創傷也就療愈了,第二天又能毫無芥蒂地玩到一塊兒去了。

人類如此,動物也是如此,自然界的動物也會遭遇創傷,比如,生命受到威脅,爭鬥,失去伴侶,但很少有野生動物長期處於抑鬱狀態,因為它們會在遭受創傷後通過大聲吼叫、渾身抖動、奔跑等肢體動作,自動消耗掉受傷後產生的過多激素,釋放恐懼、憤怒、悲傷等能量。

現在我們來看看,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時,假如家長干預會造成什麼後果

比如,小明和小亮打架,家長發現後及時制止,並且各自拉回家進行教育。本來在哭鬧扭打中的孩子,不得不停止肢體動作,忍住哭泣,進入「平靜」狀態。

這種平靜不是創傷釋放後的真平靜,而是能量凍結,創傷產生的負面能量沒有釋放出來,積壓在身體內,就像傷口化膿一樣,表面看起來沒事兒了,但是會起一個鼓包,只要觸碰就會疼。

第二天,兩個孩子相見,雖然還在一起玩兒,但是引起衝突的那個點不能提,那個場景不能出現,一出現就像是有東西去觸碰那個膿包一樣,會痛,用專業的話來講就是卡在體內的負面能量會讓兩個孩子再次引發創傷的感受,雙方在一起時就無法像從前一樣親密。

所謂心理疾病,就是未釋放的創傷能量長期累積固化而形成,一個個精神上的膿包固化在人身體里,在觸碰到這些點時就會引起疼痛。

時間長了,還會引發身體生理上的疾病。如果父母不去干預孩子,讓孩子通過吵和打鬧將負面能量釋放出來,就像是將膿從膿包里擠出來一樣,雖然當時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過後就恢復了,不會讓創傷也就是膿包一直停留在那裡。精神上就不會有創傷點。

還不只這些,父母的干預還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形成一些限制性信念,讓孩子形成各種不健康的人格狀態。

比如,小明的父母告訴小明,以後再和別人打架就會受到懲罰,那麼小明的限制性信念就是和別人發生衝突會遭受懲罰。小亮的父母告訴小亮,和別人發生衝突是沒有教養的表現,會讓爸爸媽媽傷心,小亮的限制性信念就是和別人發生衝突是沒有教養的表現,會讓愛自己的人傷心。

這些潛意識裡的信念就像是木馬程序一樣,植入到小明和小亮的頭腦里,左右著他們的行為,他們就這樣完全不自知地被這些信念控制著。下意識地用不同的方式去規避衝突,最終的結果使得小明成為一個平時的好好先生,吃點虧受點氣也不說,但是一爆發就會引起人際關係的崩潰和毀滅,甚至會毀掉自己的事業。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就是這樣,每到一個單位都特別隱忍,別人說她什麼,讓她幹什麼她都不吭聲,心裡不高興也忍著,但是時間長了,就會對單位的一些人形成強烈的怨恨,覺得他們總是在欺負她,她會在某一天因為一個小衝突導致情緒大爆發,和別人發生嚴重地衝突,最終發展成不可調和地矛盾,成為仇人,最後要麼天天在單位不痛快,要麼乾脆從這個單位離職,她待過的四五個單位都是含恨離開的;再來看小亮,他的限制性信念使他成為了一個別人眼中懦弱沒有擔當的人。

童年是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的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衝突,這都是生命歷程中必然的體驗之一。

衝突本身就是孩子生命張力的體現,孩子的能量和生命就像天然流動的河流,一會兒平緩,一會兒湍急,遇到平原會緩緩平靜地流過,遇到石頭會飛濺起生命的浪花,一切都是人生無常的體驗。

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遇到人生中的平原和石頭時沒有評判,只是客觀地體會,不會執著平原,也不會恐懼石頭,這樣會發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遇到平原時會享受平靜,遇到石頭時會無所畏懼地去接受挑戰,勇敢地碰撞並跨越。

而父母的信念是:平原是好的安全的,石頭是障礙是不好的,這些信念會讓父母焦慮不安,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停地告訴孩子平原是好的安全的,石頭是障礙是不好的,要走平坦地路,遇到障礙要躲開,否則會有不好的後果。

長期地評判讓孩子逐漸形成了和父母一樣的限制性信念,總想執著於平原,想停留在平原上,而遇到石頭時會恐懼會害怕,總想躲避。

所以,父母如果能夠時時覺察自己,儘可能地克服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引發的焦慮,自己去面對那份不安,在孩子遇到衝突時,不干預、不評判,可能再一抬頭,孩子已經自己越過衝突,轉換到平原狀態了。

今天晚上,就由默薇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孩子間的衝突不會引發創傷,但父母的干預會》,不要覺得孩子間的衝突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父母自以為是的干預或許會將孩子帶入另一個深淵。

作者:默薇: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媽心理》簽約作者,動力學取向,精神分析流派,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傳播師計劃成員。

本季讀書會我們將研讀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共34節課。本季讀書會的三位老師都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動力學取向,是曾奇峰精神分析傳播師計劃的成員,致力於將精神分析用於生活。

每周五晚上八點,我們心理老師會用60分鐘的時間和你就本次課程的內容和你互動答疑,教你怎樣「看見孩子,滋養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心理 的精彩文章:

萬達女高管墜樓:職場女性竟然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TAG:媽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