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思維告訴孩子危險情況下如何有效求助?
「
孩子漸漸長大,需要獨立面對很多的事情。比如:在小區玩耍被陌生人騙走,和父母或親人外出走丟,校園外受到欺凌等等。
我們相信爸爸媽媽一定教過TA要尋求幫助,尤其受到威脅的危機時刻。回想下,您是如何教育的呢?有沒有教過您的孩子要在人群中大聲呼救呢?是不是告訴過孩子人越多越安全呢?這是否是正確的方法?孩子是否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下面我們將帶您走進有效求助的背後人類真實的心理過程。
一,人什麼時候會去幫助他人?
美國的心理學家Darley和Latane在1968年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招募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參加一場個人問題的討論,把每位學生單獨安排在一個有對講機的小房間里,能夠聽到臨近屋子裡同學的討論,事前要求在這個實驗過程中不能同其他同學說話。在實際實驗過程中,故意讓他聽到其中的一位同學處於癲癇狀態並要求幫助。
實驗結果表明:當參加試驗的參與人數越多,他響應幫助的行動速度就會越慢;在兩人情境下的每一個人會在160秒內進行干涉, 但是如果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更大群體的成員時,有40%的人永遠也不願意去通知實驗者說有一個同學病得很厲害。
以上就是心理學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效應,即當有不止一個人能夠在緊急事件中幫忙的時候,人們經常會假設其他人會或應該幫忙——於是他們自己就會退縮或不幫忙。周圍他人越多,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就越少,因此降低了個體的助人行為。
哇塞,您明白了嗎?助人責任實際是1/N(N為當時在場的人數)。所以,趕緊告訴您的孩子並非人多就一定好。
二,人什麼的情形下會去幫助他人?
美國的心理學家Darley和Batson在1973年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研究者首先告訴普林斯頓神學院的學生,將要對他們的佈道行為加以評價,佈道中有一段內容是關於善良的撒馬利亞人如何費時費力來幫助躺在路邊的受傷者的故事。
參加實驗的學生被隨機被分配到三個組,安排他們去一個他們不熟悉的教學樓里做演講。
這三個組分別是:第一組是遲到組,這樣他們不得不快速地趕去演講;第二組是按時組;第三組是早到組。
當每一個學生從兩棟樓中間的走廊走過的時候,都會碰見一個不停咳嗽和呻吟的萎靡男子。
這實際是在去給他人講述慈善的撒馬利亞人的路上,提供給這些神學院的學生一個實踐他們說教的機會。
實驗結果是怎樣的呢?
在那些匆忙的已經晚了的遲到組中只有10%的人提供了幫助;在按時組中,有45%的人提供了幫助;在早到組中,有63%的學生向慈善的撒馬利亞人一樣提供了幫助。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想想,現在社會大家都是行色匆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關注某件事情是否嚴重?所以,告訴您的孩子,一定想法設法讓周圍的人注意到這裡發生了一件緊急的事件,需要獲得關注。
三,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全力以赴幫助他人?
心理學家Moriarty在1975年曾經做過這樣實驗:
一種情況是,受害者(實際上是實驗的托)會和身旁的人隨便聊聊,比如,「你有時間嗎?」,但是沒有具體的請求;另一種情況是,受害者(實際上是實驗的托)會對身旁的人說:「你能在我離開的時候照看一下我的手提箱或者收音機嗎?」
實驗的結果:前一種情況沒有引發傍觀者的責任感,因此當小偷拿走東西的時候,那些人只站在邊上看著;然而那些答應替別人照看東西的人幾乎都介入了,有些人甚至追到很遠抓住小偷。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這是因為個小小的請求——你願意幫我看管嗎?——所具有的社會心理學力量幾乎使得每一個旁觀者都能夠耐心地提供幫助,幫助他人的動機可能是每個人類基因遺傳的一部分。
總結一下:當人們沒有產生責任分散,注意到並認定是緊急事件,在某種情境下感覺到責任時,人們更願意去幫助他人。
知道了這樣一個心理學原理,抓緊告訴您的孩子,求助的有效方法:在人群中迅速鎖定一個面善的人,讓他注意到您遇到了麻煩,直接向他提出求助的請求。
TAG:兒童大腦與學習訓練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