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術館應是藝術生態水源地

美術館應是藝術生態水源地

不論是作為知識生產者還是傳播者,美術館都需要注重創新展覽模式,不遺餘力地推廣新的藝術創作形式,探索觀眾對藝術的感知方式

近幾年,國內的現當代美術館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美術館。然而,一些展覽魚目混珠,名義上是在吸引觀眾,結果卻讓觀眾離現當代藝術越來越遠。如何推出更多精品展覽,讓美術館在吸引大眾的同時,保持專業性權威性,成為現當代藝術的重要課題。

美術館作為一個知識生產和公共傳播的機構,既需要學術展覽,建立自己的特色學術品牌,也需要迎接更多觀眾走進美術館。而不論是作為知識生產者還是傳播者,美術館都需要注重創新展覽模式,不遺餘力地推廣新的藝術創作形式,探索觀眾對藝術的感知方式,努力成為藝術生態的建設者。實踐中我們日益體會到,美術館工作需要不斷和觀眾充分溝通。通常來說,美術館推出的學術性展覽對觀眾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知識和修養,或帶著對藝術的好奇和熱愛,才能介入到對藝術的認知和審美。但很多美術館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窘境是,很多學術性展覽的觀眾非常少,往往展覽開幕邀請的嘉賓參觀過後,展覽似乎就結束了。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美術館忽視了和公眾的對話。

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努力嘗試和觀眾進行溝通和互動。比如,我們曾經在展場中為觀眾舉行了13分14秒的擁抱活動;邀請藝術家和公眾一起,進行為期一周的「來美術館做夢」活動;也曾在場館裡布置了幾百個收音器,觀眾每說一句話都能被收音器放大,聲波再通過藝術家的藝術裝置投射到牆面上。美術館希望通過這樣的藝術互動,啟發觀眾理解那些相對抽象的行為藝術和聲音藝術,進而思考現代藝術中,語言、行為和空間的關係,以及觀眾在其中的位置。所以,美術館需要認真策劃,以觀眾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不同的藝術形式,這樣才能既推廣了學術展覽,也讓觀眾慢慢了解藝術,認同現當代美術館是一個不斷呈現創造力的地方。

隨著中國經濟、文化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以90後和00後為主體的新一代觀眾,在文化審美及觀展習慣上較以往有著斷代式的區別。面對這一群體,我們需要思考:未來的美術館什麼樣?未來的美術館需要承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未來的美術館和觀眾需要怎樣的互動關係?基於這些思考,我們以兩年為周期,推出了「今日美術館—未來館」這一藝術探索項目。2015年的第一屆「想像的未來」主題展覽探討了當時美術館最具先鋒性、未來性的空間概念,由實體展覽、虛擬展覽及第三方(增強現實)展覽三部分組成;2017年第二屆今日未來館探索了藝術數字空間與觀眾沉浸體驗的概念,是對實體美術館、虛擬現實以及對未來藝術形式的實驗性討論。這些探索,承載了年輕一代策展人、藝術家、美術館團隊對藝術以及美術館未來的期許與展望,藉助科技和媒介的發展,呈現了新一代藝術從業者對未來藝術、人文情懷及與觀眾關係的深層次思考。

中國的美術館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目標定位大都比較相似,導致美術館個性不突出,影響了館與館之間的差異性。事實上,每個美術館應該根據不同的觀眾群體和社區,不同的收藏和不同的歷史,確定自身的定位與目標。美術館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最先進的科技,獲得最好的管理系統,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藝術家實現藝術想像,邀請公眾更深入地參與到藝術中來,甚至成為藝術生產的一部分,讓美術館成為涵養藝術生態的水源地。

(作者為今日美術館館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0日 09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率台灣各界人士參訪團抵京
提醒:3種癥狀一出現,馬上去看醫生,可能是腎衰了!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