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這些書法家,連紙都買不起…
練習書法固然是一條艱苦卓絕的路,但是在交通、消費、娛樂都極不發達的古代,書法可能是最意趣無窮的寄託,所以有無數古代書法家明知艱苦而迎難而上,我們所熟知的「墨池」「筆冢」告訴我們,古代書法家為練習書法不僅要付出心血和毅力,還要有買得起筆墨紙硯的實力。那麼,自幼家貧、窮得紙都買不起的書法家,被貧窮限制了學書法的行動力了嗎?
草書名家懷素出生在湖南省零陵縣,自幼便在岐山頭書堂寺出家,究竟是誠心禮佛還是迫於家貧,我們無法確定,能確定的是懷素這個生性豪放的十幾歲的傢伙,在寺院的牆上、衣服上、被褥上甚至器皿上筆走龍蛇,一定被住持念了幾百遍阿彌陀佛,懷素也只能思考用別的東西來練字。貧窮沒有限制他的想像力,他乾脆種了上萬株芭蕉樹,每天取芭蕉葉來練字。
一株芭蕉樹就有好多片寬大綠葉,上萬株芭蕉樹簡直是一片望不到邊的綠色天地,難怪乎懷素還風趣地將自己所住的地方稱為「綠天庵」。
與懷素同朝的鄭虔,後世稱之為詩書畫通儒,年青時同樣是窮得買不起紙張,又醉心於書畫,用什麼來練字呢?貧窮沒有限制他的偵察力,鄭虔發現附近的慈恩寺里有幾間房子,全部是存放的平整的柿葉,於是他乾脆搬到寺廟裡住下,方便他每天從房子里取柿葉練字。
柿葉是這樣子的:
雖然沒有芭蕉葉那麼大,但勝在取用方便又量多,鄭虔埋頭苦練,把慈恩寺儲存了幾屋子的柿葉全部寫光了,寺院主持也沒趕他走,可見一心朝著自己目標奮進的人,全世界都給他讓路,包括寺院。
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小時候與懷素、鄭虔窮得同樣買不起「紙」這個書法消耗品,他的母親教他用蘆桿在平整的沙地上練字,字寫完用手一抹,馬上又平整了,這可連筆也省了。沙地練字的主人公,民間又傳是「岳飛」。不管是誰,起碼他們都沒有被貧窮限制了執行力。
正如歐陽修在《學書消夏》所說:「自少喜事多矣,中年以來,漸漸廢去,或厭而不為,或好之未厭,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有愈久益深,而尤不厭者,書也。」人這一輩子,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足,一定會有很多愛好,卻只有書法這個愛好歷時愈久愛之愈深。
書法是內外兼修的勞動,貧窮沒有限制古代書法家習書的行動力,我們可不要讓懶惰限制了我們愛書法的心啊!「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站」。
聚思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TAG:書法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