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在華義大利人的奇山妙景

一個在華義大利人的奇山妙景


一個在華義大利人的奇山妙景

編輯:趙穎|攝影:肖南|撰文:艾默

盆景微雜誌

盆景能夠觀心,是一種被定格的,可以無限生長的性情。歪斜如迎客松的,是豪情與放浪;工整平齊的,是內斂與控制。無論風格如何,盆景的栽培過程都漫長如夜晚,有些甚至需要耗盡一生。十年前,義大利人吉安皮亞特羅·拜羅迪來到中國,用一生的時間,參悟中式盆景的不羈與奇峻,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

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亞省,是山谷與丘陵之地。吉安皮亞特羅·拜羅迪(Gianpietro Bellotti)人高馬大,雙目湛藍,算是地道的布雷西亞山民。來到中國之後,另一種風景引起他審美上的共鳴。三百多盆收藏於中國各地的盆景是這種融合之美的見證,也是這位義大利山民收放性情之處。

義大利山民的盆景之道

穿過上海市中心一處高級住宅區的庭院,吉安皮亞特羅家的後花園一下子躍到眼前,相對於其他庭院的家常與無奇,即便在寒冷的冬日,吉安皮亞特羅的院子也是一片綠意盎然。

院子並沒有刻意精心設計,門口迎面是一排修竹,綠影排闥,風姿蕭然。陽台上有一張木質的工作台,還有一個藤編的鞦韆架。吉安皮亞特羅視若珍寶的二十多盆中式和日式盆景,散放在院子的每個角落,冬天的陽光斜斜地照下來,穿過盆景的枝椏,在地上留下斑駁的樹影。角落裡的幾盆鮮花和一架兒童車吐露出唯一的生活氣息。

「我正準備改造這個庭院,」吉安皮亞特羅說,「要在噴泉的位置挖一個池塘,養上各種魚。」這個即將消失的西式噴泉是中國房東留下的,吉安皮亞特羅想要的,卻是中式魚池。

吉安皮亞特羅去過南京,有一個小花園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也很喜歡蘇州的園林,「那些花園綜合了假山、奇石、流水和綠色植物,很美。」

小時候,吉安皮亞特羅祖母家裡也有個花園,他喜歡在那裡清理草坪,給花澆水,摘取園中的蔬菜來拌沙拉。與園林相關的童年記憶不可磨滅。祖母家在布雷西亞的基亞里,是義大利北部一個充滿綠色的小城,他就出生在那裡。

吉安皮亞特羅真正接觸到盆景是15歲,他偶爾在圖書館裡翻到一本叫《盆景》的雜誌。書中巧奪天工的盆景作品,彷彿是從大自然的一角裁剪下來的,帶著古老的東方的神秘感,讓他久久無法平靜。「我說,天哪,我也想做出同樣的東西。」不久以後的某個周六晚上,他帶著小夥伴一起上山,挖來一棵松樹,照著雜誌依樣畫葫蘆般修剪,儘管有幾分模樣,但還稱不上盆景作品。這棵松樹種在了朋友家的院子里,如今已經亭亭如蓋。

在吉安皮亞特的工作台上,擺放著許多書和雜誌,其中就有那本《盆景》雜誌。二十多年過去了,吉安皮亞特羅和雜誌主編成了朋友。說來也巧,主編的兒子恰好也在中國工作,在業務往來中碰巧聊起來,才發現彼此有這樣的淵源,如今他們經常一起切磋技藝,互贈盆景,並且一起去日本看盆景展。吉安皮亞特羅在中國還認識了許多盆景愛好者。在龍華植物園的盆景園,他和盆景社團的團員時常聚集切磋。特別是秋天,每逢周六,大家就聚在一起,觀賞盆景,討論怎麼製作。

一輩子養一盆景

在造型之前,他常常要先畫草圖,因為盆景樹枝很細,「有時候用力過猛,樹枝就會掰斷,然後你就毀掉了三四十年的歷史。」

漫步在吉安皮亞特羅的園林里,你很難想像這些精巧、迷你的小樹,或許比你的祖父還要年長。有一盆布滿新枝的老樹,是他在福建山區發現的,樹齡已經有三百年,花了三年時間才運回上海。

經過學習,吉安皮亞特羅知道如何判斷樹的年齡,「根據新枝和老樹榦的粗細對比估計出來。」他說。在他的盆景中,老的樹榦有手臂粗細,裸露的樹根大約拳頭大小,在歲月的侵蝕下,顯得既光滑又潮濕,不小心會被當做盆底的岩石。次生的枝椏要細得多,用鉛絲緊緊地綁著,枝椏上密密地冒出的紫紅色的柔嫩新枝,纖細如鐵絲。到了夏天,枝頭會開滿粉白色的小花。「盆景是個體力活。」吉安皮亞特羅輕輕搖了一下樹枝,捆紮用鉛絲比新枝粗得多,平時需要很費力氣才能掰得動。

「這一盆,買來的時候已經長了六十年。在我這輩子,已經不可能從一顆種子開始播種,然後長成這樣的盆景。」在吉安皮亞特羅看來,栽培盆景並不簡單只是種樹,而是要控制生長的快慢和形狀,「大自然中樹長得非常快,因為根扎在土壤里,可以隨意吸收水分、養料和陽光照射,這樣樹會長得很高。我們的工作是使樹濃縮成盆景,原先的參天大樹長得越矮,你創造的價值就越大。」

吉安皮亞特羅一共培植了三四百盆盆景,都是他在中國、日本各地旅遊時淘來的。他在上海的松江和莘庄租了場地安置他那些珍貴的盆景,另外一些散放在蕭山、杭州、宜興、黃山、綿陽、泰興、廣州、以及泰山腳下的濟南。

春秋兩季,他會去當地修剪一下枝葉,察看一下長勢。在義大利老家,還擺放著九十多盆盆景,由他父親照管。

一年四季,植物生長的節奏不同,需要的照料也各異。夏天,吉安皮亞特羅清晨5點準時起床給盆景澆水,有些植物一天要澆兩三次水,有些植物則要多晒晒太陽,「假如忘了或者弄錯了,好幾年工夫就白費了。」秋天,有些植物的葉子會變紅或轉黃,有些盆景枝頭會掛上橙黃、艷紅的果實,這時要及時清理枯黃的枝葉,保持苔蘚濕潤。冬天,除了常綠的松柏不會凋零,大部分植物葉子都掉光了,「枝椏的形狀就很明顯,這時需要修剪枝條,用鐵絲固定形狀。冬天太冷了,基本上只需要澆一點水,幼小的樹要注意禦寒。」春天的盆景最漂亮,植株開始吐出新葉,綻開細小的花朵,放眼望去庭院里一片蔥翠。春天也是最忙碌的季節,萬物發芽,枝條開始瘋長,幾乎天天都要修剪,不然很快就會走形,假如植株長得太大,還要及時給它換盆。

為了工作,吉安皮亞特羅經常出差。途中常常抽空遊歷名山大川,拜訪古剎,尋覓古樹。他會帶著照相機,看到秀麗的樹就拍下來,做盆景的時候可以有所借鑒,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師法自然」。吉安皮亞特羅還常去宜興購買陶盆,院中,一隻藍色的瓷盆正是明末清初的古董。

在吉安皮亞特羅的院子中間,有一盆山水盆景,淺淺的狹長陶盆有一半注滿了水,另一半是幾棵斜斜的松樹和一塊玲瓏的石頭。院中還有一個月牙形狀的石盆,裡面一棵松樹斜逸而出,好像黃山的迎客松,這是他最喜歡的作品。

為了給盆景造型,吉安皮亞特羅買過不少中國和日本的山水畫、花鳥畫圖冊,自己也學會了畫素描。在造型之前,他常常要先畫草圖,因為盆景樹枝很細,「有時候用力過猛,樹枝就會掰斷,然後你就毀掉了三四十年的歷史。」

中式盆景八大派

嶺南派

造型特點: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技法特點:截干蓄枝、分段培育;

流傳地域:廣州。

川派

造型特點:樹樁古樸嚴謹,

虯曲多姿,山石氣勢雄偉;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流傳地域:成都、重慶等地。

蘇派

造型特點:圓片式 ;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流傳地域:蘇州。

揚派

造型特點:樁必古老,以久為貴;

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徽派

造型特點:古傲蒼勁、奇峭多姿;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

流傳地域:雄興鄉洪嶺村、績溪、休寧、黟縣。

海派

造型特點:不拘一格,山林野趣;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流傳地域:上海。

通派

造型特點:樁必古老,以久為貴;

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浙派

造型特點:薄片結紮,層次分明;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

參悟在山水間

古人云:治大國如烹小鮮。吉安皮亞特羅也許並不知道這句中國古話,但是,他二十多年來痴迷於盆景,也從盆景中參悟道理。

十年前,吉安皮亞特羅來到中國工作。起初公司打算派他去巴西工作,臨時改變計劃讓他來中國開拓新業務,這讓他有點喜出望外,因為中國正是盆景的發源地。吉安皮亞特羅在中國的工作很繁忙,要同時管理五個業務各不相同的子公司。吉安皮亞特羅忙於工作,經常出差,常常今天在巴西,明天在泰國,的生活幾乎都是在飛機上度過的。

在盆景和管理公司這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之間,吉安皮亞特羅發現了許多共同點。他指著一盆盆景說:「這些枝條很難看,誰會喜歡這樣難看的東西?其實,它以前很漂亮,尤其是開滿黃色花朵的時候。」然後,他又指了指一字排開的工具,那是各種形狀的剪刀、刀具、鉤子,還有刷洗石頭的鐵刷。「我要用這些工具修剪枝葉,枝條都要用鐵絲紮起來,這樣形狀才會固定。」

三年前,吉安皮亞特羅在義大利一所大學教管理課程,這是MBA課程中的一個專題討論會。他帶著一盆盆景去給他們上課,跟學生說「今天我會跟你們講什麼是管理」,然後學生們看著他,心想「這是什麼?」他沒有多講該怎麼管理,卻講了很多該怎麼做盆景。在吉安皮亞特羅看來,管理公司就像修剪盆景一樣,要先有主幹,然後有一些構想,現在樹是這個模樣,未來會完全不同。

「 我告訴他們:管理的原則就是盆景。」吉安皮亞特說。

「你先得有個大致的構想和主要的行動方案,然後就要採取行動。公司架構的塑造是非常粗放的,然後你就必須深入細節。比如說,我希望這裡有個枝椏,我就要用鐵絲紮起來,照料長出來的葉子。」吉安皮亞特羅侃侃而談,「管理公司也是這樣,你有個前景規劃,那只是大致的想法,然後你就要跟人們打交道。但是管理人員比管理盆景更複雜,你多少可以預測枝條的長勢,但是你很難預測人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因此,你需要教育培養員工,就好像照料盆景也需要澆水、施肥。」

景中有禪意

「中國盆景有很多流派,比如海派、蘇派、揚派、川派、嶺南派等等,」吉安皮亞特羅說,由於各個地區氣候不同,植物的品種、生長方式都會不一樣,「每種流派都有自己的規則。假如這個地區多風,盆景的枝椏是水平方向生長的,假如陽光充足,樹就會垂直往上長。有些盆景植物比較大,有些比較小,這跟海拔、經緯度、是否沿海都有關係。」因此,為了讓植物在更適宜的環境中生長,吉安皮亞特羅盡量把盆景安置在當地,請經驗豐富的花農幫忙照料。其實,來中國之前,吉安皮亞特羅印象最深的是日式盆景。到中國之後,他就被自然奇峻的中式盆景迷住了,「因為中國人更喜歡和諧而非控制。」他說,「日本人更喜歡控制自然,你能看到人工的痕迹。」他指著一盆精巧的小型盆景,「這些枝條都很細小,必須控制每條的生長。」

在吉安皮亞特羅看來,中式盆景植物就像深山裡生長的一樣,有行雲流水般的姿態,而日式盆景的立體感感更強,總能從中看出幾何形狀,就好像書法中行書和楷書的區別。事實上,吉安皮亞特羅的性格也更像不羈的行書。他的妻子經常告訴雙胞胎女兒,不要和爸爸學,爸爸的手上經常沾著泥土,吃飯前也忘記洗掉。

「在我妻子看來,我在盆景上花了不少錢。但對我來說,這純粹是出於愛好,你知道自己度過了有價值的時間。每天早晨,我和妻子、女兒一起坐下來吃早餐,看著外面院子里的樹,感覺很好。」吉安皮亞特羅認為,坐在樹前面的時候,可以忘掉所有的事情,人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盆景能給他帶來靈感,「簡單、細節、自由意志……這些都能跟盆景聯繫起來。」

工作台上擺著一本以「禪」字為封面的盆景書,「我很喜歡坐下來,看著盆景,思考自然、樹和禪的關係,這是一種覺察力,佛陀就是在樹下悟道的。」儘管吉安皮亞特羅不喜內觀,卻認定盆景在參悟上的作用。

「我在花園裡的時候,就能找到自我。這是一種藝術工作,這棵樹本來很難看,但是在你手中,可以變成姿態秀麗的盆景。就像雕刻一樣,你拿一塊石頭,鑿去你不需要的部分,最後變成一件藝術品。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平靜下來。這樣,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才有時間思考其他事情。」吉安皮亞特羅說。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嘩」一聲鑒賞法——香港盆景藏家黃經國論盆景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