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最唯美的愛情詩,美得醉人,你得讀一讀!
《詩經》是我國古典詩歌藝術的源頭,品閱《詩經》,能夠讓我們感受到詩歌初期的原始風貌。《詩經》三百餘篇,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說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孔聖人評價詩經為「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在《詩經》中,歌頌愛情的篇章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最為著名的如《關雎》、《蒹葭》、《桃夭》等。其中,論及唯美無瑕,兼有空靈意境者,當屬《蒹葭》為最。
《蒹葭》原文如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首句中提到的「白露為霜」,告訴我們兩個重要的信息。「白露」,說明天候環境是在清晨時分;而「為霜」,則說明當時正值深秋之際。主人公在深秋寒冷的早晨,就到水邊想要見到「伊人」,足見主人公對於「伊人」的情深一片。然而,主人公知道「伊人」的所在嗎?從第一段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描述中,可以判斷他並不知道「伊人」的居處在哪裡。至於詩中下面的三段,所描寫的意象和第一段基本上是一樣的(這裡是採用賦比興的手法,《詩經》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賦比興)。
可以想像,主人公在以前的某一日,在詩中所描寫的水邊,曾經對「伊人」有過驚鴻一瞥,從此便深戀「伊人」,可謂魂牽夢繞。「伊人」去後,主人公日夜思之,難以抑情,希望能夠再次見到她。於是,主人公不顧深秋天氣的寒冷,早晨就在水邊等候、尋覓。
主人公不辭勞苦,「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的尋覓,希望可以見到「伊人」。但是結果是令人失望的,「伊人」始終沒有出現。主人公不甘心這樣的結局,他甚至幻想「伊人」就在不遠的水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此詩中,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位置,其實都是模糊不清的,給人以一種朦朧縹緲之感。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也顯得難以捉摸,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朦朧而縹緲的淡雅寫意畫。這種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令人尋味。
總體而言,此詩描寫了主人公對於美好愛情的不懈追求,同時抒發了求而不可得的失落之感。主人公情真意切,精神可貴,只可惜其處境未免可悲,其結果未免渺茫。
※此詩是唐人七絕詩的壓卷之作,氣勢雄渾,千古獨步
※蘇軾看似簡單的一首七絕,卻蘊含深刻的道理,開悟許多人!
TAG:今古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