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灣水果如何活過來?台農會理事長:更多陸客最實際

台灣水果如何活過來?台農會理事長:更多陸客最實際

據香港中評社7月21日報道,台灣無黨聯盟、桃園市議員,平鎮區農會理事長庄玉輝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水果今年夏季產量暴增,價格崩盤,照理鳳梨可以加工,為何廠商來不及收購?看到鳳梨任由腐爛棄置好心痛,只能說蔡當局用心不足。他分析,與其寄望水果銷售到大陸,還不如讓陸客多來台灣消費,人多吃多,幫助果農也幫助餐飲更實際。

中評社問,繼鳳梨、香蕉、火龍果等水果,產量過量,今年桃園冬瓜產量也大爆發,產量比去年同期,足足多了一倍,怎樣看民進黨蔡當局的農政產銷管理?

庄玉輝說,鳳梨照理可以加工,為何廠商來不及收到?火龍果現在種植面積增加,會遇到量產價跌,桃園冬瓜情況還好,可以透過老祖先的傳統,以腌冬瓜來克服保存。

圖片來自中評社

他說,實在不忍心看到好好的水果任意棄置,如果可以比照腌冬瓜方式,自然可以避免滯銷,當然農產品會受到季節影響,產量大出,價格自然下跌,價格會波動,如果「農委會」先做好規劃,好比桃園網室蔬菜產量大,颱風旺季來臨前先透過冷藏技術,多保存蔬菜,一旦颱風蔬菜短缺,價格飆升,打開冷藏蔬菜供貨,自然平抑價格。

庄玉輝表示,最好的農業政策,是配合當局做好農業自產自銷,好比桃園就採買自己的有機蔬菜,給學校當營養午餐,當然北部人口多,消費力強,南部是主要農業縣,南部也不可吃完自己生產的農產品,蔡當局就需要一套長遠的配套措施。

中評社問,外銷是解決產量過剩的方式嗎?水果銷售到大陸?

庄玉輝指出,台灣生產的水果與農產品,當然自己吃不完,還是要靠外銷,以香蕉為例,過去外銷日本,現在日本採購少,可以銷售到大陸嗎?有點困難,一來,大陸水果產量也大,再者,很多品種與技術也來自台灣,品質幾乎跟台灣不相上下。

他說,自己曾受邀到大陸參觀當地的農業,吃到龍眼,果肉豐厚,籽粒小,果樹在半山腰,甜度高,又好吃,若台灣只期盼大陸多買台灣水果,恐怕也不能長久,有辦法這樣長期採購?相信大陸也會歧視台灣,除非這種水果很有特色,大陸技術比不上,就另當別論。

寄望水果農產品賣給大陸?庄玉輝告訴中評社,或許可以短暫抒解生產過剩的壓力,但大陸自己農業技術也提升,產量也多,硬要大陸採買台灣水果,也不合理,最實際恐怕是讓更多陸客來台灣,吃水果機會也多,陸客不來,餐廳旅館倒了不少,有人建議發「水果卷」來刺激消費,他說,根本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蔡英文:執政兩年多,台灣經濟是愈來愈好
台灣桃園300萬建巴陵鐵塔被罵翻 市議員:未來媲美巴黎鐵塔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