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最後選擇了「認慫」,甚至被古巴人都瞧不起
古巴導彈危機已經過去了近六十年,深切明白個中厲害的人,至今仍心有餘悸。那是一場差一點就引發核大戰的事件,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屏主呼吸,估計掉根針在地上都會聽得清清楚楚。現在的人們大都能輕鬆的談論這個話題,豈不知如果真的爆發了核戰,哪個國家也不能保證獨善其身,短時間就可能造成大量的無辜的平民生靈塗炭。現在很多人都在詬病赫魯曉夫最後關頭的認慫,豈不知,正是他的認慫,才避免了一場世界性的災難。當年的赫魯曉夫和現在的特朗普有點相似,直率,暴躁,滿嘴跑火車,還特別死要面子,就是這樣一個不靠譜的人卻在最後關頭,拋棄了虛榮,避免了一場人類浩劫。我們真的不應該再詬病他!
古巴導彈危機是由於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引起的。為了挽回戰略劣勢,蘇聯選擇在古巴部署導彈。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在冷戰期間出現的最激烈的一場戰略對峙。
赫魯曉夫選擇鋌而走險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赫魯曉夫認準美國在「豬灣事件」中受挫後,美國會更加謹慎。即使蘇聯在古巴有所動作,美國也會謹慎行事,做出一定讓步,因此,這對蘇聯而言是實現核戰略平衡的戰略良機。第二,向古巴部署導彈主要是為了對抗美國的戰略包圍。美國已經用轟炸機基地和導彈包圍了蘇聯,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都處在美國戰略轟炸機和導彈的攻擊範圍內。第三,重新恢復與蘇聯之間全球戰略平衡。20世紀50年代,美國大力發展核武庫,使其在美蘇競爭中處於優勢。在赫魯曉夫看來,恢復在古巴部署導彈是恢復美蘇全球戰略平衡的捷徑。第四,鞏固卡斯特羅在古巴國內的地位,並對古巴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控制,使其成為和美國之間交換的籌碼。
蘇聯最終選擇了讓步的原因主要還是實力上和美國之間存在較大差距。20世紀60年代初,儘管蘇聯不斷和美國叫板,但蘇聯明顯處於戰略守勢。當時美國在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全面壓制蘇聯,特別是在核力量方面美國佔有壓倒性優勢,美國的核彈頭數量是蘇聯的6倍,核運載工具是蘇聯的5倍。美國已經做好了和蘇聯正面對抗的準備,而蘇聯的計劃中,並沒有考慮到與美國進行正面衝突。
當時的古巴人堅決不同意撤出導彈,但赫魯曉夫還是這樣做了,古巴人感覺他們被忽視、被背叛了。格瓦拉對此更加氣憤,他說:「美國人想消滅我們的身體,但赫魯曉夫的退讓卻毀滅了我們的精神。」 米高揚厲聲回答到:「我們看見你們準備漂亮地死去,但我們相信這不值得漂亮地死。」
古巴導彈危機促使克里姆林宮下決心大力發展核武器,改變劣勢,洗刷當年「懦夫的恥辱」。到60年代末蘇聯終於趕上了美國,使蘇聯在全球爭奪中逐步轉守為攻。到70年代晚期冷戰變得更加激烈更加持久了,影響著整個「和平的」國際體系。
※歐洲國家可以加盟,但是為什麼亞洲國家就是各自為政、一盤散沙?
※這是一所駐紮在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渠家大院」軍隊醫院:270醫院
TAG:上表天軍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