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是一種道德體系嗎?

佛教是一種道德體系嗎?

內容整理自《佛陀與佛法》第十五章

佛教里的道德體系——戒

許多人將「戒」片面、消極地理解為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然而,回歸到「戒」的巴利文sīla,它包含了行為、習慣、道德規範的含義

戒行包含兩部分

a.正持(samādhāna?)——以身業等好習慣的無雜亂性之義,即遠離不善行;

b. 確持(upadhāra?a?)——以住立於善法的持續性之義,即增長善行;

——清凈道論

sīla的英文翻譯是「virture」,即美德,以及另一種中文翻譯「學處」,更能體現原本的含義。

出家 & 在家,這兩種道德準則,都大大地超越了一般的道德教導

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最基本的是比丘227條比丘戒

在家人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五戒:遠離殺生學處、遠離不予取學處、遠離欲邪行學處、遠離虛妄語學處、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學處;

戒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方法

戒僅僅是一基礎階段;

戒是為了定,定是為了慧,慧是導向解脫;

「毗奈耶意在律儀,律儀意在無後悔,無後悔意在愉悅,愉悅意在於喜,喜意在輕安,輕安意在於樂,樂意在於定,定意在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意在厭離,厭離意在離欲,離欲意在解脫,解脫意在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意在無取涅槃。」

——清凈道論

佛教的道德觀是理性且可行的

佛教的道德觀建築於可證事實個人經歷的基礎上;

巴利聖典協會(PTS)的創始人Prof. Rhys Davids曾說:

「無論佛教或非佛教的角度,我對每一個偉大的世界宗教體系都作了一次檢驗,其中我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在完美程度,或綜合理解方面可以勝過佛陀八正道的東西,我願以此來規範我的生活。


Thomas Rhys Davids

研究巴利文的英國學者,PTS的開創者

佛教的終極目標——斷除煩惱,超越於善惡之上

「善法(dhamma)你必須捨棄,更何況非善法(adhamma);」

——MN.22中部22經

煩惱有粗到細分為三個層次,也分別對應三個修行階段:

a. 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b. 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c.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當你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就被稱為「漏盡者」,也就是阿羅漢聖者;

阿羅漢聖者的行為被稱為「唯作」(kiriya),也就是非善非不善,因為只要生起善心,就還會造善業,阿羅漢聖者已經是「不受後有」了,因此不會生起善心,生起的是惟作心。

清凈污染的阿羅漢聖者超越了善惡,意味著消極?

並非消極,他是積極向上的,但行為是無我的;

就世間之法來說,他的行為是善的,但就其自身而言,缺少再生力;

他們會以無我的心,來幫助指導他人走自己已經走過的道路;

一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你現在能看到的,自2500年前所傳承下的佛教經典,最初是由500位阿羅漢聖者在佛涅槃三個月後的王舍城結集而來。

佛陀這樣教導小沙彌羅睺羅,何為善業,何為惡業

「若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於我有害,於他人有害,或於自他有害,然此事即為生苦之惡業,你定要遠離之。

若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於我無害,於他人無害,或於自他無害,然此事即為生樂之善業,你定要多事之。」

——MN.61 中部61經

考慮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牲畜也不排除在外

佛陀在《慈經》中開示道:

「如同母親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自己的獨生兒子,願每一個人對一切眾生培養無礙慈念。」

——小部經集

「一切懼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無害亦無殺。」

——《法句經》第一百二十九偈

圖片來自網路,純屬分享,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會立刻撤除。

This image is just for share.

Please advise removing immediately if any infringement caused.

更多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擇 的精彩文章:

禪修沒有進展怎麼辦?
同志們,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菩薩道」了

TAG:思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