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葩書法的鬧劇該收場了

奇葩書法的鬧劇該收場了

近日,各種奇葩的「書法表演」,成了網友吐槽的重點。

先是「射墨書法家」邵岩,拿著注射器往宣紙上吱墨水,旁邊急赤白咧的叫好聲很配合,之後是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張強的「盲寫書法」,張強扭著頭,不看絹布、宣紙,僅憑感覺寫字,還把「字」寫到女性的身上。

此外,好事的網友還剪輯出來之前各種怪力亂神的「書法」:有插鼻孔寫字,有用墩布寫字的,有寫字豪放到毛筆脫了手……堪稱群魔亂舞、斯文掃地。

面對爭議,「盲寫」教授張強回應,希望「讓不懂藝術的人從感覺上的『胡鬧』,逐漸了解作品背後深層的含義」。張教授還講出一堆深刻的創作哲學,「盲寫」告別了眼睛所代表的「權力意志」,和女性的合作創作使書法作品成為「開放系統」。

指責批評者「不懂藝術」,這樣的回應是如此似曾相識。一些標新立異的所謂藝術家,面對輿論的質疑,要麼表現出清高的姿態,要麼充耳不聞裝聾作啞,繼續扮演他們的「大師」形象,甚至招搖撞騙。

任何有價值的藝術品都是專業審美和大眾審美的結合,就像以梵高為代表的印象派繪畫,一開始公眾覺得驚世駭俗,但是,印象派的價值最終還是被公眾所接受。因為公眾終究還是分得清什麼是胡鬧,什麼是前衛藝術,那些匠心獨運的藝術總會被發現價值的,但是惡搞出來的垃圾並不在此列。

權且不論那些「惡搞書法家」的動機怎麼樣,這些人的創作挑戰了公眾的審美底線,豈止是孤芳自賞,已然是徹頭徹尾的鬧劇和醜劇。

近年來,中國的前衛藝術和行為藝術逐步走向公眾視野。在公眾普遍認可的傳統藝術形式之外,許多創新的藝術形式也是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人表達了認可。但是,隨著藝術市場的建立和擴大,藝術與資本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在資本助推下,某些缺乏審美支撐的偽藝術以前衛的名義大行其道,對藝術界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

最近,被譽為「最走心錄取通知書」的陝西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再度走紅。十餘位老教授手寫了約4500份通知書,而這項傳統已經持續了12年。人們從手寫的錄取通知書中,感受到大學的品格和精神,也體會到那份傳統的風雅。

藝術當然可以標新立異,但是也要警惕小圈子故作高深莫測,裹挾資本的力量,以創新的名義羞辱公眾的審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