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財富的神話 就是把全世界當取款機

財富的神話 就是把全世界當取款機

原標題:財富的神話 就是把全世界當取款機



股神與戰神系列


在世界歷史的進程當中,農業文化、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三大經濟文化雖然各具千秋,但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更容易主導歷史的進程。因為這兩種文化是開放式的,擴張式的,主動進攻式的,都有全球擴張的視野、張力和內生需求。


擴張必然會帶來戰爭,更容易誕生世界級的戰神。在影響世界歷史的戰爭中,排名第一戰神會是誰?亞歷山大?漢尼拔?阿提拉?


?亞歷山大



?漢尼拔



?阿提拉


武財人覺得是鐵木真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們,在戰爭水平和戰爭效率的演繹上無疑是天下第一!他們刷新了人類所能想像的戰爭半徑和反應速度,用輕裝機動的弓騎兵包抄突襲,武器精良的重裝騎兵以正面打擊,通過一次次閃電戰,把兩軍對壘變成了一方屠殺另一方的遊戲。半個世紀的瘋狂征伐,把半個地球的領土納入了蒙古鐵蹄,13世紀的世界,變成了蒙古世紀。


今天就談談以成吉思汗為代表的游牧文明的「財富邏輯」和帶給我們的投資感悟。


天下第一戰神




成吉思汗的「互聯網思維」


-


01


-


2016年,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在一次關於小米生態鏈的闡述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小米的股份機制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全民持股,第二是團隊拿大部分……這是我們向蒙古軍團學習的結果。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軍團打仗是不發軍餉的,誰搶來了戰利品,就由誰來分配。當你用這個邏輯去組建團隊的時候,會發現團隊的積極性會變得非常之高,他們會變得樂於上前線。」



沒想到,在中國的傳統企業還在開始學互聯網思維的時候,互聯網思維的集大成者小米,在學成吉思汗。蒙古軍團真正做到了互聯網時代的「一輕兩高」:輕資產、高周轉、高毛利。

回溯到整整800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和他的繼任者們,統帥著成千上萬威武雄壯的「套馬漢子」,正式開啟了影響人類歷史的三次西征,奔向一片片未知的、嚮往已久的財富聖地:


蒙古三次西徵兵力對比


第一次


西征


第二次


西征


第三次


西征


目標


中亞的花剌子模

俄羅斯及中東歐


波斯和中東


總兵力


10-15萬


10-15萬


10-15萬


對方兵力


40萬+


60萬+


40萬+

在傳統的戰爭中,攻方的兵力一般都是守方的10倍左右。然而,為什麼蒙古三次大規模的客場作戰,軍隊都只有10-15萬呢?是蒙古兵源不足嗎?不是。蒙古軍團最不缺的就是兵源。蒙古軍團每征服一個地方,都會吸引一大批「粉絲」,尤其是中亞的突厥民族,和蒙古軍團風俗相近,志趣相投,是蒙古最好用的「偽軍」,可是,蒙古大軍為什麼還是只有10幾萬人呢?


淝水之戰,同樣作為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苻堅,動用了嫡系部隊30萬,其他各民族的僕從兵力50萬進攻東晉,人數多得號稱可以投鞭斷流;隋煬帝三征高麗,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一百多萬主戰兵馬開進遼東,而為大軍運輸物資的間接參戰人員超過了五百萬。


巨大的成本投入和重資產運作,換來的卻是慘敗,不是等比例的利潤。


蒙古軍團的「輕資產」思維,成就他們實現了戰爭的極致,零成本的擴張。傳統企業是先有產品,再去找客戶,而互聯網思維講究先有用戶,再有產品,做到零庫存。農業文明的戰爭是先有糧草,後有戰爭,而成吉思汗的互聯網思維模式是:先有戰爭,後有糧草。


蒙古西征隨行的,只有少量的醫生、工兵、工匠。蒙古騎兵一般都是一個人帶三匹馬,一匹馬行軍坐騎,一匹馬運乾糧武器,而在打仗時,換上第三匹養精蓄銳、精力充沛的駿馬。在廣闊無際的草原上,馬的糧食可以就地解決,而蒙古騎兵的糧食則靠隨軍遷徙的牛羊和所獲的戰利品解決。


《蒙古族古代戰爭史》記載,從中國的長江北岸到中歐的保加利亞邊境,部隊集結在2-3個月完成,如此算來,每天平均行軍速度達到90-95公里。攻佔北俄羅斯,只用了2個月零5天,每天的平均推進速度85-90公里,攻佔南俄羅斯,只用了2個月零10天,每天進攻速度達到55-60公里。





再看蒙古的「提款機」宋朝。宋朝軍隊的後勤,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計算過:如果要出動10萬軍隊,需要30萬民夫運糧,30萬民夫也要消耗糧食,假定一支軍隊能以每天40公司里的速度進退,在30萬民夫的供應下,10萬士兵的活動半徑只有640公里。這點距離,如果以西安為起點,還到不了蘭州!

蒙古軍團運用的另一個互聯網思維是:痛點和尖叫感。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會讓人性蕩然無存。可是,如果本來就沒有人性呢?在游牧民族看來,他們面前的一批批征服者,就是待宰的羔羊。他們殘忍地抓住敵人的「痛點」,讓被征服者恐怖的「尖叫」,以起到對下一個征服者的威懾作用。


不管任何時候,蒙古軍團遵循一個原則,任何有血性想要反抗的軍隊,都要被全部殺光;所有試圖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如果有蒙古重要將領不幸戰死,全城的所有人、包括這個城裡的阿貓阿狗都要陪葬。


蒙古軍大敗波蘭之後,從每一個屍體上割下一隻耳朵,一下就裝了九大包;在阿富汗的范延,成吉思汗的愛孫木阿禿干不幸中流矢而死,他就下令將城裡的人類和牲口殺個精光,連動物也不許居住在這個地方;在對伊朗尼沙普爾城的屠殺中,他們將首級按男、女、小孩分別堆成金字塔形,又處死城內的貓、狗以及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動物;獲得俘虜後,蒙古軍團會將他們用繩索捆綁在一起,像趕羊一樣,把他們趕到最前線,做攻城的肉盾……


在蒙古軍團還未到之處,恐怖的幽靈已經籠罩了整個城市,那些從蒙古軍團魔爪中逃出來的人,會把蒙古軍團的恐怖主義散布出去,於是,人們相信這是上帝之鞭,蒙古軍團是上帝派來懲罰他們的使者……蒙古軍團已經在心理上征服了對方。



蒙古帝國的「高增長」


-


02


-

靠著四處征伐,13世紀的蒙古帝國,財富呈爆炸式的增長,每年的增速都是天文數字,不斷地釋放出驚人的業績!


可是,我們仔細想想,成吉思汗的征伐,有沒有產生增量的價值?武財人覺得,很少或沒有產出增量的價值,他們摧毀了一個個能夠產生價值的利潤單元,把已經產生的價值和利潤據為己有。



蒙古帝國的利潤,完全靠兼并收購,以及兼并收購帶來的並表。大家回到投資領域來看,為什麼併購能夠迅速提升凈利潤?我們拿公司A和公司B為例:


公司A對B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如果持股不超過50%,那麼它的利潤來源屬於投資收益,投資收益計入報表。但是,如果持股超過50%,就成為大股東,B公司變成A公司的子公司,出現的結果是並表。


A公司原來的報表是下面這樣:


損益表,10-8=2


資產負債表,10=8+2


現金流量表,10


如果A成功收購併合併了B,工商登記在這個月15日之前做完的話,B公司當月的報表就出來了:

損益表,10-7=3


資產負債表,10=8+2


現金流量表,15


那麼接下來,A不能用原來的報表了,上面的這張報表是A的內部報表,而A公司對外的報表,應該是合併後的報表:


損益表,10+10-7-8=5


資產負債表,20=8+8+2+2


現金流量表,10+15=25


所以你看A的報表,在收購之前利潤是2,收購之後利潤是5,利潤突然增加了一倍以上!A公司兼并收購的動作,本身沒有創造新價值,但是利潤卻翻倍了!


回想2015年那波創業板的所謂高增長行情,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兼并收購。打著互聯網公司的概念,享受著百倍估值溢價的中小創,靠增發新股收購兼并非上市公司的利潤單元,把自己的市盈率降下來,他們驚人的利潤並非自己創造,完全來自於資本運作,併購重組。


短命的神話公司


-


03


-


速度和長久,是相對立的兩種世界觀、投資觀。蒙古帝國崛起的速度,也是衰敗的速度。



三次西征之後,成吉思汗子孫們的財富分配基本上塵埃落定,征服的區域被劃分為四大汗國。可以說,蒙古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統一,還是像他們在蒙古草原上做過的一樣,按照家族來劃分地盤。他們從來就沒想到要去長遠經營,他們和很多無良的大股東一樣,只是想著賺一票就撤,掏空公司財富,留下一地雞毛。


據記載,蒙古大軍洗劫過後,沿途「茂草長林,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煙。」一座座傳承千年的歷史名城,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成吉思汗的夢想,是讓「藍天之下都成為蒙古軍團的牧場」,而蒙古重臣別迭等人則向成吉思汗的繼任者窩闊台建議:「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牛羊的牧地?還是文明人的墓地?寫到這裡,武財人內心陣陣顫抖。


游牧民族的理想生活,僅僅是獵物和牧場。農耕、商業、文化,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必需品。當宋朝孱弱的文人嘲笑蒙古軍團了無情趣時,游牧民族也同樣對那些住在雕龍畫壁的樓閣里、天天吟詩作畫的士大夫們抱以鄙視的目光:「這些愚蠢的人連如何騎著馬用弓箭射穿敵人頭顱都不懂,在戰場上連一條狗都不如!」。


只可惜,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蒙古軍團,靠馬背上得來的財富,揮霍不過百年就無以為繼,四大汗國集體破產。與鮮卑、契丹、女真、滿族等入主中原的草原民族相比,蒙古統治者最難接受先進文化。


農業文明是可以承載巨大人口和財富的,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得人口者得天下。而游牧文明不需要那麼多人口,在游牧民族眼中,只要一兩個人,就可以管理幾百隻牲畜,要那麼多人幹什麼,人要吃喝拉撒,是消耗品而不是生產資料,人多不如牲畜多。


落後的生產方式,毫無價值創造的資本運作,在蒙古高增長神話的外衣下,顯得如此堂而皇之和理直氣壯!這正是冷兵器時代的悲哀,也給我們投資者以更深的思考!


蒙古西征,完全是主導了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零和遊戲,負和遊戲。沒有或很少有新價值誕生。而在A股的發展史上,我們也曾遇到過很多短命的神話公司,聽過很多短命神話公司的故事。投資人如果選擇這樣的公司,實際上進入了由這個公司主導的零和遊戲,變成投資人和投資人之間的博傻。


我們可以堅持一個原理:本身不具備長久的價值創造的能力的運營模式,一定不能長久,那些因並表、變賣資產、對外投資、補貼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帶來的利潤暴增,都可以忽略。不能持續創造價值的公司,不是長期投資的對象。



護城河的邏輯


-


04


-


游牧民族並不善於攻城戰,但是,曆數那些被蒙古軍團攻下的歷史名城,金國的中都(今北京),西夏的國都興慶府(今銀川),南宋的名城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花剌子模的國都撒馬爾干(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羅斯人的重鎮莫斯科、基輔,阿拉伯人的政治中心巴格達……哪一個不是城高牆厚,防守嚴密?哪一個不是有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南京,背靠長江天險,虎踞龍盤,自古帝王之都。南京城的堅固程度,在中國曆朝歷代的城市中屈指可數。可是,我們隨便列舉一些歷史事件,魏滅吳,隋滅陳,宋滅南唐,蒙古滅宋……每次兵臨城下,都發現堅固的南京城就像是紙做的。


到了明代,南京城牆高14-21米,寬7-14米,總長30多公里,號稱世界第一城牆。為了確保質量,朝廷要求地方官員以及基層組織負責人,直至造磚人、燒磚窯匠,都在磚上留下姓名,以便驗收時對不合格的城磚追究責任,甚至殺頭!





可是有用嗎?在新的南京城剛剛建好沒多久,就發生了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兵臨城下,南京城失守;在天平天國時期,湘軍兵臨城下,南京失守;抗戰時期,日軍兵臨城下,南京失守……一次次兵臨城下,一次次「金陵王氣黯然收」,絕無特例。


我們再看下《神鵰俠侶》里大書特書的、南宋抵禦蒙古入侵的前線襄陽城。據史料記載,宋代襄陽城的護城河,平均寬度超過180米,最寬處達到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然而,即使有如此高深的城池,被攻陷也只是時間問題。蒙古軍團已經從遼、金、西夏的軍隊上學到了步兵攻堅的本領,並且學會了運用漢人發明的火藥和拋石武器。


於是問題來了:護城河究竟有沒有用?


沒有用。


一個王朝的護城河,不是繞在周圍的一條河,不是長江天險,蜀道之難,而是制度、效率和民心。真正的護城河,是拒敵於國門之外,如果真的有一天已經兵臨城下,一個王朝如果讓人家兵臨城下,那一定是早就氣數已盡了。


表面上的、外在的「王氣環繞」,不是「王氣」的決定因素。


反觀投資,什麼才是一個公司真正的護城河呢?


有時候我們看到表面,一個公司有知名品牌、高市場份額、高利潤、強大的管理團隊、佔地廣闊的廠房……覺得這些都是公司的護城河,這些是外在的護城河。而真正的護城河,是對後進入者的高壁壘。比如,高轉換成本、低生產成本,定價權、專利權、特許權等等。


然而,對於一個公司而言,再堅固的護城河都有被侵蝕的危險,特別是跨界打擊、降維打擊。這個我們可以在以後的文章中去慢慢分析,感悟和學習。

文:武財人 來源:天生武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資訊 的精彩文章:

谷歌給AI定了七條規則:不開發武器AI 納入隱私設計原則等
流水線上的地產從業者:天天擔心被「幹掉」

TAG:第一財經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