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閱讀VS不愛閱讀的孩子,不到十歲就拉開了差距

愛閱讀VS不愛閱讀的孩子,不到十歲就拉開了差距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孩子上學了,每門課的知識都是需要通過閱讀來學習,閱讀而後理解了,才能真正學會,無論是課後作業或者是考試,你都得讀懂題意才能答題。

在幼兒時期大量閱讀,會鍛煉孩子通過各種方式,接受不同的信息,將看、聽、讀、寫結合在一起,為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孩子有了閱讀能力,相當於自己就掌握了學習新知識的工具,能夠進行自我「升級」。

閱讀能力形成的越早,語言表達能力越強,思維會更加活躍,專註力也更強,那麼孩子的綜合發展就越好;閱讀能力越強的孩子,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也越強,慢慢的,就和閱讀能力不強的孩子拉大了差距,這點在小學低年級就能有個明顯的差異。

儘早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毫不誇張的說,孩子的一生都將受益。一般來說,6歲以前是培養孩子閱讀的黃金期,在這個時期內培養成閱讀習慣更不容易在日後被丟棄。

而且,小時候沒有沉醉在書的海洋里,沒有體驗過閱讀的樂趣,成年以後想撿起來,幾率不太大,愛閱讀的人,多半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不過,當爸爸媽媽熱情滿滿的拿起繪本,想要為孩子們閱讀的時候,有的寶貝們卻不配合,這時候可怎麼辦呢?

閱讀+遊戲,沒有孩子會拒絕!

01

讓孩子當故事的主角

「從前啊,在海上有一個怪物島,住著很多很多小怪物,有個小怪物,名字叫......叫什麼呢?」

在給孩子讀繪本中,把孩子的名字替換上去,如果有其他角色,也可以把爸爸媽媽替換上去,這樣能夠把故事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孩子有代入感,從而對這個故事更加有興趣,孩子喜歡的故事多讀幾遍,通讀,精讀,還能多認幾個字。

02

給孩子錄音

在孩子還並不會認字的時候,讓孩子複述故事,並不單單指的是讓孩子把這個故事死記硬背下來,而是讓孩子能夠通過記憶力、想像力、歸納能力等等,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對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但是複述故事,對於孩子來說往往並不容易,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個挑戰,很多孩子嘗試了下就不願意了。

爸爸媽媽可以用錄音的方式把孩子講的故事錄下來,放給孩子聽,告訴他這是他在講故事,真棒,如果孩子能夠複述的故事多了,還可以做個合集,刻個光碟做個紀念,孩子一定會非常喜歡!

03

猜猜看

請爸爸媽媽隨意抽一本繪本,和孩子一起,從繪本的封面圖案和故事名字來猜猜看,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

可以考考孩子:「你猜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天空?地上?海里?森林裡?」

「這個角色是好的,還是壞的?」

「你覺得這個故事是高興的還是悲傷的?」

和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猜猜看。

在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全家一起猜猜看是什麼結局?誰要是猜對了,就可以得到一個棒棒糖的獎勵。

孩子會非常興奮的參加這個猜猜看遊戲,爸爸媽媽,可要讓著點孩子,讓他贏哦!

04

製作簡易繪本

孩子們都是很喜歡動手做手工和畫畫的,將這些和閱讀結合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嘗試。

在讀完一個故事之後,讓孩子找出: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結果,這個也是將來寫作文要注意的五要素。

鼓勵孩子把故事裡的地點、人物、大致的情節和結果畫下來,標上時間,製成一個簡易繪本。

這在開始的時候,等於讓孩子模仿寫繪本,待孩子看的越多,製作的越多,孩子漸漸的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可以自己編故事了。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辦法有很多種,爸爸媽媽們也不妨開動腦筋,多試試,當然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積極地參與進去,和孩子一起享受親密時光。

文章內容系村長講故事原創發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家有聽話的孩子,原來媽媽都是這樣說話!比吼罵管用千萬倍
聰明媽媽絕不會說的5句話,毀掉的是孩子一生

TAG:村長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