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本侵略,中國政府為什麼沒有立即反擊?
原標題:面對日本侵略,中國政府為什麼沒有立即反擊?
本文作者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近代史所研究員,季我努學社顧問。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國民政府、蔣介石一直採取的是對日妥協、退讓政策。我所首先要講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前中日兩國的狀況,看看我們當時有沒有可能立即和日本進行一場迅速的、堅決的戰爭。
九一八事變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經過明治維新以後,已經迅速成長為現代化的工業強國,中國雖然是大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卻依然是落後的農業國。從一些具體的數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中日兩國在經濟力量、軍事力量方面的對比。
九一八事變紀念碑
戰爭爆發前,日本年工業產量是60億美元,中國僅僅是13.6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4倍還要更多。鋼產量,日本的年產量是580萬噸,中國只有4萬噸,日本是中國的42倍;石油,日本當時的年產量是169萬噸,中國僅僅有1.31萬噸,日本是中國的129倍;日本當時每年生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日本的年造艦(造軍艦的能力)是52422噸,當時的中國還不能生產一架飛機、一門大口徑火炮,不能生產一輛坦克、一輛汽車。除了小型的炮艇以外,還不能造出任何一艘大型的軍艦。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進軍
國家的經濟力量是軍事力量的基礎,戰前日本的總兵力是448萬人,中國的總兵力是200餘萬人;日本當時的作戰飛機有1600架,中國僅有223架;日本的艦艇285艘,中國僅有60餘艘。以步兵師來說,日本每個步兵師有21945人,中國僅有10923人;日本步槍的射程是3000公尺,中國僅僅有2000公尺。日本每個步兵師有機槍285挺,中國僅有60餘挺;日軍每師有重機槍104挺,中國軍隊僅有54挺;日本每師有野山炮64門,中國只有9門。
我列舉這樣的一些數字,目的是想說明在戰前,中日兩國在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方面,強弱大不一樣。兩國之間,在國力、軍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存在這樣巨大差距的情況下,當日本進攻中國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可能馬上就反擊,馬上就死打硬拼,和日本進行全面的戰爭?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2)》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冀魯豫區抗日軍民在艱苦的反「掃蕩」年代中是如何堅持鬥爭的?
※日偽在東北施行的「行政供出」和「地盤育成」分別是指什麼?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