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其頓地區的分裂為何持續到今天?加個「北」字兩國和解

馬其頓地區的分裂為何持續到今天?加個「北」字兩國和解

文|郭曄旻

位於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共和國傳出消息,該國將在國名之前增添前綴曰「北」,而成為「北馬其頓」。這次更名,也意味著圍繞「馬其頓」這個歷史地理名詞而產生的國際糾紛,最終畫上了句號。

從公元7世紀算起,南部斯拉夫人與希臘人在馬其頓地區的混居持續了12個世紀以上,就連奧斯曼帝國的征服也沒有動搖這一局面。鄉民們用希臘語做東正教禮拜,在生活中仍然說斯拉夫方言。希臘因此對此耿耿於懷:「如果不是大多數人口是文盲,馬其頓人可能已經完全希臘化了。」反過來,對於鄉民們「簡直是被反保加利亞的神職人員利用」,保加利亞同樣因為「鄉村民眾的冷漠感到很煩惱」。只有鄉民自己無所謂,「我們都是基督徒——你說的希臘人或保加利亞人是什麼意思呢?」

在民族主義浪潮席捲歐洲的時刻,這樣一塊尚無明確民族意識的土地不可避免地淪為周邊民族「想像的共同體」的一部分。用「群狼環伺」來形容當時的馬其頓毫不為過。在南方,從奧斯曼帝國獨立的希臘立即萌發「偉大理想(Μεγ?ληΙδ?α)」,意欲重建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既然馬其頓當地人屬於希臘教會,所以他們是「說斯拉夫土語的希臘人」。在北方,以貝爾格萊德為首都的塞爾維亞國家建立之後,就將尚在土耳其統治下的馬其頓視為「南部塞爾維亞」;在其看來,斯蒂芬·杜尚大帝(1331-1355年在位)正是在馬其頓的斯科普里加冕,並從這裡統治塞爾維亞帝國。東方的保加利亞人在語言方面提出的論據顯得更為有力:保加利亞語與馬其頓土語同屬南部斯拉夫語的東支,比起塞爾維亞語距離更近。甚至在西方,阿爾巴尼亞人也以巴爾幹半島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亞人)直系後裔自居,毫不猶豫地將馬其頓的西部劃入了夢想中的「大阿爾巴尼亞」範圍之內。

繪畫,描繪馬其頓方陣對陣情形,馬其頓方陣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創建的一部劃時代的戰爭機器

於是,在出於各種利己動機進行的普查中,馬其頓的人口構成淪為看客眼中的笑柄。1899年,塞爾維亞宣布,馬其頓有205萬塞爾維亞人,20萬希臘人、23萬土耳其人和5.7萬保加利亞人;翌年,保加利亞針鋒相對地宣布在馬其頓只發現了700名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則多達118萬,此外還有70餘萬希臘人和土耳其人;希臘方面同樣不甘示弱,他們的統計顯示馬其頓有希臘人66萬,斯拉夫人46萬,土耳其人57萬,總人口比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統計數據竟少了一百萬人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統計中,馬其頓偏偏沒有「馬其頓人」的存在。儘管1893年成立的「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已經發出了「馬其頓屬於馬其頓人」的微弱聲音。

奧斯曼帝國對於馬其頓的長期統治在1912-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之後宣告結束。土耳其人滾蛋了,馬其頓卻沒有獲得自由。戰後的馬其頓被劃為三部分,皮林山區一帶歸保加利亞,稱皮林馬其頓,面積僅0.8萬平方公里;皮林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之間的部分歸塞爾維亞,稱瓦爾達爾馬其頓,面積2.6萬平方公里;這兩個「馬其頓」以南至愛琴海的土地則併入希臘,稱愛琴馬其頓,面積3.4萬平方公里。歷史上的馬其頓地區從此分屬三國。在屬於希臘的那部分馬其頓領土上,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與土耳其進行的人口交換,超過100萬的小亞細亞希臘人被安置於此,令當地希臘族人口比例從1912年的43%,上升到1923年的89%,在1000多年之後重新變成了主體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鐵托做出了最後一次統一三個「馬其頓」的嘗試。一方面,1944年8月2日,南斯拉夫共產黨拋棄了大塞爾維亞主義的成見,建立了一個以斯科普里為首都的馬其頓人民共和國,作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成員國。這標誌著馬其頓作為一個民族的存在得到正式承認。1950年,標準馬其頓書面語創製出來並得到推廣。另一方面,1946年6月,保加利亞領導人季米特洛夫告訴南斯拉夫大使,保加利亞準備將皮林馬其頓割讓給馬其頓人民共和國,作為南保兩國合併建立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南(部)斯拉夫(人)」國家進程的一部分。至於將希臘的愛琴馬其頓併入馬其頓人民共和國則是鐵托的最終目標,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一度也為其背書:「薩洛尼卡(愛琴馬其頓的最大城市)曾是一個斯拉夫人的城市。」但隨著冷戰爆發與蘇南交惡,美好藍圖頓成浮雲,馬其頓地區的分裂局面持續至今。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譚嗣同兒時常受虐待,成人後活得豪氣衝天,被捕入獄後還淡定作詩
講究血統純正的德國納粹,為何軍團里還有日本人印度人?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