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以入道
《道德經》說:夫慈,故能勇。學道、修道首先就要讓自己葆有一顆慈愛之心。慈故能勇。慈故能柔,柔故能和,和故能勇。慈愛的心是柔和的,慈愛的人才可以勇往無前。只有保持一顆柔和的心,學道之人才能接近、契入那不可思議的大道。太上道祖曾這樣形容大道的運行:「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河上公注說:「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
河上公取象於水來比喻大道。道像水一樣至柔,但卻能貫通天下的至堅金石之物;道像水一樣無為,卻能含容養育天下的群生。學道之人體會大道之奧,就要在艱難的修行歷程中常常保持心地的柔和,才能無所畏懼,才能與道相應,才能堅定恆久。黃元吉先生告誡後學:「自下手以至丹成,無不當冥心內運,專氣致柔。蓋丹乃太和一氣煉成,修道者當以謙和處之,苟稍有粗豪,即動凡火,為道害矣。」
可以說,在整個修道過程中,柔和都是貫徹始終的。修道之難,就在於學修者時常會因爭強好勝,而丟失柔和的心態,落入強梁的心緒中。因此,太上有「強梁者不得其死」的教誡。
要保持心地的柔和,則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因此,太上在《感應篇》中教導世人:「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其實,不論是「立一千三百善」還是「立三百善」,其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在積累善行的過程中,在心地播撒慈愛柔和的種子,在心地培植慈愛柔和的力量,以期為日後結出碩碩的果實鋪平道路。
有慈才有仁。一顆慈仁之心,是學道者入道的前提。濂溪先生周敦頤的窗前春草滋長,從不剪除。總有人問這是為何?他回答說:「與自家意思一般。」 所謂與自家意思一般,也就是與本有的一顆仁心生機一般,因此讓周敦頤溫暖地愛著身邊的一草一木,並深深地體會到充盈在野草中的天地生生之意。也正是在這份溫暖的愛意中,他沒有將窗前野草視為異己之物,而是心生愛惜,將其視為自家生命的一部分,不忍心剪除。儘管這些野草在很多人眼中不過是多餘的礙眼之物,但以慈心生命的情懷來觀照則是全然不同的。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學道者慈心接物,並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他人或他物,同時也是為了涵養自家的真實生命。在對天地萬物的愛惜與不忍中,他們認識到了天地化育萬物的大德,也體會到了「天地萬物,本吾一體」的實情。宋儒大程子(程顥)將之概括為一種「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的境界。
他說:「醫書言手足痿庳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 大程子將「仁」看作「氣之貫通」,將「不仁」視為「氣已不貫」。不仁之至,手足都不屬於自己;「若夫至仁,則天地為一身,而天地間品物萬形為四肢百體」。
道門常言:「人身為一小宇宙,宇宙為一大人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其中的要妙就在「體仁」。故《易經·乾卦·文言傳》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南華真人說:「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學道之人知天下萬物同一和氣,故以慈仁之心為進道之玄鑰。他們在追求「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中,逐漸消除了人我之間、物我之間的隔閡與對立,漸入「渾然與物同體」的仁者之域。就在這種「與物同體」的歷程中,學道者方才得入「眾妙之門」,真正地踏上修道之正途。
凈明祖師劉玉真先生就說:「至道不煩,只是以善化惡,以陽制陰,收萬歸三,收三歸一,錬消陰滓,身凈自然化生。每見後天之法,不曾究竟得一個大本領,搬出許多枝梢花葉,徒為已墮之魂重添許多妄想。凈明先天之學,只要了得核中有個仁,仁中有一點生意,藏入土中,春氣才動,根生干長,都出自然。」
玉真先生判攝「先天之學」與「後天之法」的準繩就在於是否抓住了根本。他認為修道的根本在「了得核中有個仁,仁中有點生意」。只要抓住了這個根本,「春氣才動,根生干長,都出自然」。否則,終究是在「枝梢花葉」上簸弄精神,徒勞無功。玉真先生明確地點出修道之本在於擁有一顆慈仁之心。慈心以體仁,就是要在心源根本處做工夫,「身凈自然化生」。只要立住了這個根本,修道才能上路。才有了一體皆愛的大胸懷。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