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陰影的參演,一如正視自我的存在
電影是一場造物主的神話,當放映機轉動,世界就亮了起來,夢從此刻開始自由揮灑,無論歡笑和淚水,亦或痛苦和恐懼,在這方靈魂的伊甸園中,都彌足珍貴!愛上電影,找尋你的愛與歸宿,和瘋塵一起嘮嘮這場視覺旅程!歡迎走進《瘋塵嘮電影》!
回顧過去的日記,忽而有感,想嘮嘮這部2014年上映的寧浩的經典公路喜劇。
要說經典,或許在反響上,趕不上寧浩的瘋狂系列,而放在公路片範疇,又與寧浩的《無人區》的黑色與深沉無法相提並論。實話講,第一次看時內心並未收穫帶來太多驚喜與感觸,即使寧浩玩了一把平行敘事、交叉剪輯,製造出時空錯位的邏輯把戲,但整體看下來,對這樣一個由分手引發的荒誕鬧劇,仍舊感覺乏善可陳,一如《黃金大劫案》,只不過為了迎合市場而應付差事罷了。
然而,就算第一眼評價不高,這些年斷斷續續還是不自覺地把這部電影反覆刷了好多遍,有時候權當是星爺的無厘頭喜劇,聊慰片荒,畢竟寧浩電影里的包袱確實都經過了認真打磨,並非那些只能惹人皮笑肉不笑的無聊爛梗。可每次看著看著,總能越看越入迷,不知是徐崢黃渤這對兒黃金搭檔演得確實帶勁兒,還是寧浩製造的生活化場景太寫實以至於讓觀眾不自覺帶入,總之幾刷下來,好感值逐漸攀升,直到現在,筆者甚至認為這是一部被低估的優秀喜劇。
對於公路片而言,電影劇情圍繞著一段旅程編織鋪陳,看似像是簡單的命題作文,但想把故事講好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像好萊塢經典的公路電影《雌雄大盜》、《末路狂花》、《內布拉斯加》等,雖然都講一路所見所聞,但每段旅程承載的意義與內容各出各的彩。從藝術表達的角度說,公路電影其實可以看做是尋找自我的意象的塑造。人生本身就是一段旅程,而在旅程中我們還會經歷大大小小的短途旅行,或一路走向遠方,或兜兜轉轉回到起點,最終的結果都是完成自我的尋找與救贖,這是公路電影的終極意義。由這個角度出發,再來評判公路電影的好壞,便一目了然,無非就是看導演是否將「自我尋找與救贖」表達的完整且深刻。
韓寒導演的處女座《後會無期》,雖然是典型的公路電影,但文人氣太重,無端填充了太多沒來由的大道理,忽略了電影本應夯實的故事性,人物也撐不起「尋找與救贖」的意義表達,是這部電影失敗的硬傷。另外國內比較經典的公路喜劇片《人在囧途》系列,深受觀眾喜愛,根本原因不是片子有多優秀,而是系列傳承下來的劇本結構做得好。首部以春運站點為結構,二部以王寶的泰旅清單為結構,三部則是港味經典為結構。這是極為討巧的做法,導演只需依照結構中每個節點的亮點編織笑料就夠了,所以理論上講,這部電影可以一直拍下去,但也一定會越拍越爛,因為公路電影真正需要結構的核心仍是主人公的自我尋找。
所以,相比上述所說的這些作品,《心花路放》在結構與主題設置上處理得高明很多,寧浩導演為「耿浩」與「郝義」這對好基友安排的救贖之旅,每一站「遇見」都格外耐人尋味。若說他製造的「耿浩」與「康小雨」跨越時空的相遇是影片妙筆,倒不如說妙筆其實藏在電影里每處刻意為之的荒誕笑料里。
耿浩,一個有才華卻不得志的網路歌手,心高氣傲卻不得不為現實妥協,造就了他失戀後敏感、脆弱、自卑、不善表達、故步自封的痛苦狀態。而他的好基友郝義剛好與他相反,一個四處耍嘴、混吃混喝的小製片,卻憑藉資源善用在職場情場各種場順風順水,而他的這種表面上的自由散漫和心性不專,恰恰是他怯懦、孤獨、恐懼未來的掩蓋。所以,表面上兩基友的個性截然不同,其實心中亟待找回的寄託與依靠是一致的。並且,影片經由郝義與耿浩之口表達出的核心命題:陰影理論,也他們身上呈現出來。兩個人的個性其實構成一個人的一體兩面,一個迴避陰影,一個身陷陰影,所以這趟公路之旅,既是自我救贖,也是兩人互相療愈的過程。
這一路旅程,就是兩人正視陰影的過程,期間的遭遇也恰恰對這一過程的漸進做了巧妙詮釋。耿浩在郝義的勸說下,勢要擺脫陰影,用新的艷遇來填補婚姻失敗的傷。於是這一路,兩人一共遇到了四個不同類型的女性。第一個是阿凡達女郎東東,其實她與耿浩的個性極為相似,同樣對現實境遇心有不甘,自尊心強,用情專一,幾乎可看作是女版「耿浩」。而導演恰恰把她放在第一個出場,與耿浩上來就發生正面衝突,就是藉此反映出耿浩的性格問題,解釋其婚姻失敗的深層原因,而最終東東被郝義征服,同時幫助郝義走出了他的陰影,並與他喜結連理,也再次證明了男女之間登對的奧秘:與你個性相似的不一定般配,互相嵌套的一對才是終成眷屬的正解。影片的最後,耿浩與東東閨蜜小北走到一起,也是這一觀點的進一步佐證。
第二個女性是髮廊妹周麗娟,年少無知,有偏執的自我喜好、對愛情儘是衝動的懵懂。她的出場首先讓耿浩邁出了放下內心架子、自我解放的第一步,其次誤打誤撞讓耿浩變成自己最痛恨的第三者,也解開了他第一道心結:不要以為你是最受傷的那個人,你一樣可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別人帶來傷害,感情的事情從來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
第三個女性是女同思晴,讓耿浩一度誤認為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其實是人家誤會自己是GAY才表示出特殊的親近。這種因同情而生髮的親近,恰恰是製造男女之間感情傷害的最大黑洞,於是一場自作多情之後,耿浩在婚姻上的第二道心結隨著防線崩潰一併瓦解。
第四個女性是陪酒女莎莎,這場激情之下的遭遇看似是全片最荒誕的情節,實際是笑中帶淚的悲情。金錢能買來自己想要的真愛嗎?耿浩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卻在真正丟掉尊嚴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完整的解脫。他與郝義在井檐上演的那場「恩斷義絕」的戲碼,其實是他對陰影中的自己說的,那是他真正學會放下的開始。
縱觀這四種不同類型的女性,當你將她們的典型性格全部合併在一起,便會豁然發現,原來寧浩將「康小雨去大理」的過程插敘其間的用意,其實是為了佐證耿浩的這場自我救贖。四種女性的四種典型性格,完整地集成於康小雨一身。她面對男友及閨蜜的逞強,自我生活的失控,對耿浩音樂的喜愛源於一種同情的共鳴,以及再婚選擇了更有生活保障的有錢的愛人,四種特性也在耿浩心中形成了重重心結。所以,耿浩這一路旅程實則是將心中的康小雨層層剝離掉,是陰影束縛的解脫,也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寬恕。
而且,雙線交叉敘事的方式也可以看作「陰影理論」的延展,康小雨是耿浩的陰影,所以這一路旅程,曾經的康小雨也如影隨行。而在時空順序上,康小雨先於耿浩之前經歷了一場從陰影中走出來的過程,而後她又成為耿浩的陰影,由此可以看出寧浩真正想要表達的觀點:每個人的背後都有陰影的存在,你站在別人陰影中時,自己的陰影也會遮蓋住別人,正因如此,我們都應該正視陰影,它構成了我們最完整的自己。如此一看,卞之琳的名詩《斷章》想表達的思想,都在這部電影里了。
其實,耿浩與康小雨剛一見面的飲水習慣,一個喜歡橘子皮,一個喜歡橘子肉,早已詮釋了他們的愛情註定分道揚鑣的宿命,剛好也與開頭耿浩分割財產的戲碼相呼應。而最後為何說小北是耿浩的終極真愛?一個做音樂,一個編曲,合在一起才是一首完整的歌啊!
回到開頭,之所以對本片忽然有感,是因為當回顧過往日記時,看到一篇篇從生活陰影中瀝出的文字,筆者才終於對寧浩的「陰影理論」恍然大悟。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其實應該感謝「陰影」的存在,感謝曾經那些帶給我們痛苦與悲傷的時光,正因為這一路走過,才真正塑成了如今的自己,更加成熟、豁達、樂觀且對未來滿懷希望的自己。畢竟,只有背靠陰影的時候,才是我們面向光明的時候!
觀賞電影——《心花路放》
(寧浩執導)
TAG:瘋塵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