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柏拉圖:什麼是理想的國度?

柏拉圖:什麼是理想的國度?

一、蘇格拉底之死對柏拉圖的影響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前347的),出生於雅典的名門望族,母親是梭倫的後裔。柏拉圖出生時,伯羅奔尼撒戰爭進行到了第四年;20歲時拜在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門下,隨即陷入對哲學的深深沉迷。後來雅典戰敗,雅典民主制被三十僭主代替,八個月後恢復了民主制。但這時的民主法庭卻以「褻瀆神明」和「腐化青年」兩項罪名對蘇格拉底提出指控並判處死刑。蘇格拉底拒絕了朋友們的救助,最終以身殉道。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可能沒有哪個人的死會比蘇格拉底更具有理想的光輝,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法庭宣判時,蘇格拉底從容地說:「我將服從上帝,而不是你們。」也就是說,蘇格拉底尊重的是一些更高的原則,而不是一宗錯誤的審判。這種更高的原則是什麼呢?兩千多年來一直有人在追尋。在蘇格拉底的心中,法律的尊嚴、人的尊嚴都要比個人的生死重要的多。也許,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獨善其身,但在客觀上,他的死喚起了雅典人關於往昔光榮與崇高的記憶,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歐洲的精神傳統。兩千年後,我們從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我反對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意見的權利」中,仍然能感受到這種對於理想和尊嚴的敬重。

「認識你自己」是德爾菲神廟的銘句。蘇格拉底以此要求哲學首先要研究人自身,通過審視人自身心靈的途徑研究自然。因為蘇格拉底把哲學關心的重點從自然轉向了人本身,轉移到個人自己的內心世界。人們稱他為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請回人間的哲學家。他的名言是:「自知自己無知而熱愛智慧,才是真正的聰明。」、「美德即知識」等。

蘇格拉底之死對柏拉圖影響至深,特別由於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眾公投而判處死刑,在柏拉圖心目中蘇格拉底代表著雅典的良心,當公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了他們的良心時,柏拉圖認為雅典也就成了一具沒有了靈魂和良心的行屍走肉。雅典當時的政治體制讓柏拉圖徹底失望。於是他離開了雅典,開始周遊各國,結識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弟子,並深受其影響。他曾三下西西里島,希望在那裡實現其理想,然而理想之夢一一破滅。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在雅典西北郊購置住宅,創辦了哲學學校。學校地處希臘阿提卡的英雄阿卡德摩斯(Academus)的園林墓地,因而被稱作「學園」(Academy)。學園存在了9個世紀之久。柏拉圖是第一任領袖。學園的課程分為兩類,一類針對普通聽眾,一類更為專、深,適用於哲學研究者。柏拉圖在那裡完成了後期大部分對話。

開辦學院是柏拉圖生平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所學院叫做「阿卡德米」。柏拉圖早年受其他學派影響,醉心數學,所以在學院門前立了個牌子「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他教授學生算術天文等,要求學生有一定知識基礎。這所學校開辦了二十多年後,柏拉圖再次外出遊歷,他到處講學、寫作,不亦樂乎,在80歲高齡安然長逝。

二、柏拉圖的政治學說

柏拉圖以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制定了一套國家制度學說。

(一)社會分工學說

1、依據:(1)每個人的德性;(實際上就是每個人的道德修養)(2)神創造每個人時的材料(實際上就是每個人的層次)。

2、社會的三個階層:(1)生產者階層。人數最多、德性為節制。(2)武士階層。德性為勇敢。(3)政治統治者階層:人數最少、德性為智慧(政治領主就是哲學王)。

(二)理想國的各種主張

1、武士和統治者的教育和培養。

2、每個人只做適合他的本性的事情即正義。

(三)柏拉圖心中理想國的模樣

1、他對理想國的詳細描述:

按照他的主張,柏拉圖在《理想國》里,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他認為掌握智慧的人才能統治國家。他按照智慧的層次來把社會分為幾個階層。他認為智慧最高的人就是哲學家,只有哲學家才有資格來領導國家。由善的理念來統轄理念世界,一個理想的國家也應以善為最高理念,按照不同的階層來組成一個理想的國家。個人是國家的縮影,國家是個人的集合。個人的靈魂由三個部分組成,理性、意志、慾望。也即知、情、義。每一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德性。理性的德性就是智慧,意志的德性就是勇敢,而慾望的德性就是節制。正義是建立在智慧、勇敢、節制的基礎上的,因此正義、智慧、勇敢、節製成為了古典四德。既然個人是國家的縮影,國家是個人的集合,那麼國家也必需在各個組成部分之中達到德性的和諧。

柏拉圖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由三種人組成:第一種人是統治者,他們的美德就是智慧,而這些人在柏拉圖看來就應該是哲學家,國家的最上一層人即統治者,應該用智慧和理性來管理國家。第二種人是保衛者,即軍人或武士,用武力來保衛國家,相當於個人靈魂中的意志這一部分。他們的美德就體現為勇敢。斯巴達素來以忠誠著稱,對他們來說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他們隨時可以為國家捨身捐軀,當然也視個人榮譽比生命還要重要。柏拉圖的第二個階層是按照斯巴達的模式來設計的。第三個層次的人是公民,即被統治者、勞動者。為國家提供基本的生活資料,被管理、被保護,但也要供養前兩個階級。相當於個人靈魂中的慾望,這個階層的美德應該表現為節制。一定要服從統治者的統治,服從保衛者的規則,勞動者能節制自己的慾望,安於命運,不作反抗。

這樣一來柏拉圖的理想國里,統治者用理性來統治國家,他們的美德體現為智慧。保衛者用武力保衛國家,他們的美德體現為勇敢。勞動者用勞動來供養國家,他們的美德體現為節制。

如果三個階層能夠各安其職,這個國家就實現了它的最高理想,這就是正義。

但是在他的理想國里,奴隸是沒有任何地位的。因為奴隸在當時整個希臘社會都是沒有任何權威和地位的。

在描述理想國的社會狀況時,柏拉圖認為所有公民都應該從小過集體生活,在公共食堂就餐,組建家庭也由國家來統一分配,包辦婚姻,撫養孩子、教育孩子都是國家的責任。這樣一種狀況恰恰是斯巴達式的。斯巴達人非常重視優生,對男女兩性的定位就是戰士和生戰士的人,他們認為多餘的財產都是沒有用的。柏拉圖認為對公民首先要重視強健的體魄和堅強意志的鍛煉,其次接受必要的教育,然後選出其中最優秀的一批人讓他們接受哲學的教育,掌握了智慧,最後才能成為真正的統治階層,所以叫哲學王。另外柏拉圖認為詩人和藝術家是無用的,多餘的也一律趕出理想國。

他認為一個越有智慧的人越應該成為統治者。哲學和政治應該有效地結合起來,只研究政治不研究哲學的人和只研究哲學不研究政治的人都要排除出去,這樣的哲學王的思想影響了後世一批有著哲學智慧又有著偉大理想抱負的人,比如亞歷山大大帝。

2、質問荷馬

在《理想國》卷10里他質問荷馬親愛的荷馬,如果象你所說的,談到品德,你並不是和真理隔著兩層,不僅是影象製造者,不僅是我們所謂摹仿者,如果你和真理只隔著一層,知道人在公私兩方面用什麼方法可以變或變壞,我們就要請問你,你曾經替哪一國建立過一個較好的政府?……世間有哪一國稱呼你是它的立法者和恩人?

3、柏拉圖為什麼要禮送詩人出境

「如果有一位聰明人有本領摹仿任何事物,喬扮任何形狀,如果他來到我們的城邦,提議向我們展覽他的身子和他的詩,我們要把他當作一個神奇而愉快的人物看待,向他鞠躬敬禮;但是我們也要告訴他:我們的城邦里沒有像他這樣的一個人,法律也不准許有像他這樣的一個人,然後把他塗上香水,戴上毛冠,請他到旁的城邦去。」

柏拉圖本人很有才華,有很高的藝術修養,詩歌寫得也很好,但是他在詩人和哲學家之間選擇了哲學家,因為他認為詩歌和藝術不能救國,只有哲學才有益於國家,這在他當時那個時代是很可以理解的。

他認為詩歌的兩條罪狀

1)不表現真理,「從荷馬起,一切詩人都只是摹仿者,無論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們所寫的一切題材,都只得到影象,並不曾抓住真理。象我們剛才所說的,畫家儘管不懂得鞋匠的手藝,還是可畫鞋匠,觀點也不懂這種手藝,只憑車的顏色和形狀來判斷,就信以為真。」

2)敗壞道德,刺激人性中低俗的部分,激發人的「感傷癖」和「哀憐癖」並且它的作用極大。他認為詩人有兩點類似畫家,頭一點是他的作品對於真理沒有多大價值;其次,他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這就是第一個理由,我們要拒絕他進到一個政治修明的國家裡來,因為他培養發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殘理性的部分。一個國家的權柄落到一批壞人手裡,好人就被殘害。摹仿詩人對於人心也是如此,他種人惡因,逢迎人心的無理性的部分,並且製造出一些和真理相隔甚遠的影象。

從這些都可以看出柏拉圖是有政治理想的,只不過統治階級沒有採納他的治國理念和思想。他對詩人和對藝術家的一切評論的出發點都是從是否有益於城邦(國家)的建設,因此我們要把它們放到柏拉圖那個時代背景中去看。而且他的政治理論與他的哲學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因此我們不能不儘可能詳盡地去了解一下柏拉圖的哲學思想。

三、柏拉圖的哲學思想體系

首先,柏拉圖哲學是綜合了前輩這些哲學家的主要思想而發展的:

(1)智者派:認為不可能有(關於現象的)知識。

(2)蘇格拉底:認為真知永遠是關於概念的知識。

(3)赫拉克利特:認為(現象)世界經常變化。

(4)愛利亞派:認為(理念)世界是不變的;認為存在是一。

(5)原子論者:認為存在是多。

(6)阿那克薩哥拉:認為精神統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質有區別。其中蘇格拉底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是對蘇格拉底的思想原則的發展。柏拉圖哲學思想體系的主要內容:

、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基礎和中心理論——「理」論

1、「理念」的含義——即理式,它源於「心靈的眼睛看到的東西」的含義,引申為理智的對象(Idea)。它在柏拉圖的使用中具有兩種意思:

一、它是人的理智所認識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二、它向人的理智所顯示的普遍真相。

2、「理」的特徵:

1)本原性——它是萬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為理智所把握。

3)不變性和永恆性——只有理式是永恆和不變的。

4)絕對性——它是絕對的、純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觀性——它客觀地存在著,不依賴於人們的意志、想像。

6)真實性——它是唯一真實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式的最終追求目的。

8)單一性和多數性——它一方面是同類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對不同類型事物是不同的。

9)等級性——眾多的理念不是雜亂的,而是有等級的。

3、關於「理」與具體個別事物的關係的學說

柏拉圖設立「理念」本來就有用它來說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對於個別事物來說,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據,總之是先有理式,後有個別事物。關於它們之間的關係,柏拉圖提出了「分有」說和「摹仿」說。

1)「分有」說

Ⅰ、「分有」說的基本思想:「分有」原義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圖用它說明存在的每一個事物是因為該事物有其所在的類型而得以存在。「一個東西之所以能夠存在,只是由於『分有』它所『分有』的那個實體,別無其他辦法」。個別事物與理念的關係就是『分有』與『被分有』的關係。「一件東西之所以美,是由於美本身出現在它上面,或者為它所分有」。

「分有」的結果是個別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據,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與被分有的理念類型相類似。

Ⅱ、晚年柏拉圖因「分有」說在說明理念與具體事物的關係時遇到困難,對「分有」的意義進行了限制和修正。認為:分有不適用於全部的可感事物。分有不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分有不等於個體之間的相似關係。分有不是認識者與認識對象之間的「摹仿」關係。

2)「摹仿」說:認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個別事物是摹仿原型的複製品。

由於柏拉圖把從最高的理念到具體事物的關係劃分成四個層次,即神聖的原型、神聖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後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創造出來的。

(二)、柏拉圖的知識論

關於兩個領域、兩種認識的區分和對比。

1、可知領域:理智領域和知識領域。

對象:是者的理念世界。

主體:自由人。

比喻:太陽、洞外的東西等。

知識形式:(1)數學:低級的知識。(2)理性知識:純粹的知識,即哲學。

2、可感領域:非知識領域、意見領域

對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

主體:囚徒。

比喻:影像、雕像、幻象等。

知識形式:(1)幻想:個人的想像和印象。(2)信念:關於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覺。

(三)、柏拉圖的靈魂學說

柏拉圖的靈魂學說是他的理念論應用於分析人的結果,也是他的理念論的延伸,包含了認識論思想等。

1、對靈魂作三重區分。

1)認為人的靈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慾望三部分。

理性:靈魂的最高原則、是不朽的、與理念相通,是靈魂的本性。

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

慾望:指肉體慾望、既可服從理性也可背離理性。

2)認為靈魂的各部分與各種德性相對應,而且是政治等級關係的基礎。

理性——智慧。

激情——勇敢。

慾望——節制。

2、靈魂回憶說

1)認為學習就是回憶。根據是:靈魂是墮落的理念、不純粹的理念。

2)認為學習就是「練習死亡」。回憶是凈化靈魂的過程。

(四)柏拉圖的美學

1、理式論:美的本質論

理式(eidos,idea),即理念,是柏拉圖哲學的核心概念,是世界的本原、本體,萬物共相。

柏拉圖作為一位觀念論者,把理式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是先驗的、第一性的、真實的存在,現實世界正是對理式世界的摹寫;藝術則是對現實的摹寫。因此,藝術是「摹仿的摹仿」,「與真實隔著三層」。比如床。有三種床:床的理式;木匠製造的床,它只是個別的,而非床之所以為床的理式;第三種是畫家畫的床,它是按時木匠製造的床畫出來的,與真實的理式隔得更遠。

2、美自體:在《斐多篇》和《會飲篇》中,柏拉圖指出了美作為一種「理式」其本身的性質:它是單一的、獨立的存在,是永恆不變、不生不滅的,其它東西由於分有它的特性而成為美。

「這種美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它不是在此點美,在另一點丑;在此時美,在另一時不美;在此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隨人而異,對某些人美,對另一些人就丑。還不僅此,這種美並不是表現於某一面孔,某一雙手,或是身體的某一其他部分;它也不是存在於某一篇文章,某一種學問,或是任何某一個別物體,例如動物、大地或天空之類;它只是永恆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與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進而生,時而滅,而它卻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減。」

3、美的層次與美的境界:

《會飲篇》:從個別的美的形體到美的形式,進一步心靈的美,到行為和制度的美,知識學問的美,於是最後達到美的最高境界,進入「美的汪洋大海」:

「凡是想依正路達到這深密境界的人應從幼年起,就傾心嚮往美的形體。如果他依嚮導引入正路,他第一步應從只愛某一個美的形體開始,憑這一個美的形體孕育美好的道理;第二步他就應學會了解此一形體或彼一形體的美與一切其形體的美是貫通的。這就是要在許多個別美形體中見出形體美的形式。假定是這樣,那就只有大愚不解的人才會不明白一切形體的美都只是同一個美了。想通了這個道理,他就應該把他的愛推廣到一切美的形體,而不再把過烈的熱情專註於某一個美的形體,就要把它看得渺利其小。再進一步,他應該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可珍貴,如果遇見一個美的心靈,縱然他在形體上不甚美觀,也應該對他起愛慕,憑他來孕育最適宜於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從此再進一步,他應學會見行為和制度的美,看出這種美也是到處貫通的,因此就把形體的美看得比較微末。從此再進一步,他應該受嚮導的指引,進到各種學問的知識,看出它們的美的。於是,放眼一看這已經走過的廣大的美的領域,他從此就不再象一個卑微的奴隸,把愛情專註於某一個個別的美的對象上,某一個孩子,某一個成年人,或是某一種行為上。這時他憑臨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觀照,心中起無限欣喜,於是孕育無量數的優美崇高的道理,得到豐富的哲學收穫。如此精力彌滿之後,他終於一旦豁然貫通一唯一的涵蓋一切的學問,以美以為對象的學問。

先從人世間個別的美的事物開始,逐漸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象升梯,逐步上進,從一個美形體到兩個美形體,從兩個美形體到全體的美形體;再從美的形體到美的行為制度,從美的行為制度到美的學問知識,最後再從各種美的學問知識一直到只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徹悟美的本體。」

這是一個思辨的過程,邏輯演繹,層層推導,逐步遞進。

(對比:子曰:「仁者樂山,知者樂水。」「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直截了當。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實用理性的總結。

4、摹仿論:藝術的本質與功能論

「摹仿(mimesis)」這一概念是古希臘廣為流行的概念,並非柏拉圖的首創。赫拉克利特就明確地表達過,藝術是對自然的mimesis。亞里士多德在《論宇宙》中記述了赫拉克利特的藝術摹仿論:

「也許,自然喜愛相反的東西,且正是從它們中,而不是從相同的東西中,才求得了和諧,就像自然把雌與雄結合在一起,而不是使每對相同性別的東西結合一樣;所以,最初的和諧一致是由於相反,不是由於相同。在這方面,藝術似乎也模仿自然。例如,繪畫就是把白與黑、黃與紅混合起來,才創造出與自然物一致的作品;音樂是糅合了高音與低音、長音與短音,才譜寫出一曲不同音調的悅耳樂章;文法也是母音與子音結合在一起,才從中形成了這門整體的藝術。」

據科勒(H·Koller)研究,mimesis源出對酒神和植物神狄奧尼索斯的崇拜。狄奧尼索斯代表著無限的生機和豐富的創造力,對他的祭祀活動中,人們通過狂熱的舞蹈表達與他同一的願望。後來,mimesis被理解為對某個角色的戲劇表演,這裡狂熱減退,但戲劇性和舞蹈程式的性質加強了,由此產生了希臘悲劇。因此,凌繼堯和徐恆醇認為,在希臘的「摹仿」術語中始終包含三種意義:1、對摹仿對象的仰慕;2、摹仿者和被摹仿者的現實同一;3、真正的摹仿具有戲劇舞蹈性。

實際上,在柏拉圖那裡,存在著兩種摹仿一種儘可能準確地再造模型的實際性質,其真正的尺寸、比例與色彩,這種摹仿產生一個真正的相似物。這是現實對理式的摹仿。藝術的摹仿只是摹仿對象從某個視點看上去的樣子,即只是摹仿對象的外觀,這時,它產生的只是外在的相似性。詩人或其它藝術家常常在這個意義上被稱為「一夥摹仿者」。

在《理想國》第10章中,柏拉圖也表達了這個意思:畫家並不是按照實際的樣子,而只是按照「顯示出來的樣子」來摹仿木匠的床,因此,他除了表面的相似性之外,並不能用於記錄和傳達床的實際結構。因此,如果一個人既能摹仿一件事物,同時又能製造它們,他就不會專在摹仿上下工夫,而寧願去製作它們,「這樣做,他可以得到更大的榮譽,產生更大的效益」。顯然,在柏拉圖看來,藝術對現實的摹仿只是一種外形的摹仿,藝術所摹仿出來的美無論如何達不到現實美的高度。也就是說,藝術美低於現實美。

在《高爾吉亞篇》(463-465)中柏拉圖區分了四種偽工藝或「誇飾的藝術」體操與化妝;醫藥與廚藝;立法與詭辯;行政管理與修辭術。體操產生健康,化妝產生健康的錯覺;醫藥表明什麼是我們對的,而廚藝則只是產生嘗上去好的味道;真正的立法產生真正的正義,詭辯論則是偽裝出來的正義;存在著正義的行政管理,也存在著修辭術,即前者的代用品。

由於藝術只是摹仿事物的外觀,因此,現實美高於藝術美。現實和理式的絕對美只隔一層,而藝術美和理式隔著兩層。

5、「迷狂說」與「回憶說」:藝術的心理與本體根源

1)迷狂說:

詩為什麼能影響人?因為詩人寫作詩歌時被神靈附體而非他們自己的創作。詩人的靈感來源這種附體之後的迷狂:

凡是高明的詩人,無論在史詩或抒情詩方面,都不是憑技藝來做成他們的優美的詩歌,而是因為他們得靈感,有神力憑附著。……詩人是一種輕飄的長著羽翼的神秘的東西,不得到靈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沒有能力創造,就不能做詩或代神說話。……神對於詩人們像對於占卜家和預言家一樣,奪去他們的平常理智,用他們作代言人,正因為要使聽眾知道,詩人並非借自己的力量在無知覺中說出那些珍貴的辭句,而是由神憑附著來向人說話。

(2)回憶說:靈感的第二個源泉是靈魂從前生帶來的回憶。人是由某種靈魂依附於肉體而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它帶來了關於前世的理式世界的某些美好回憶。當回想起理式世界的純真與美時,他不由自己主地陷入迷狂狀態。

6、藝術教育

柏拉圖非常重視藝術教育的作用,把藝術完全變成了服務於社會的手段。在《理想國》里論述了詩歌和音樂對統治者和城邦衛士進行教育的作用。詩歌中把那些不敬神的內容堅決去掉,只留下頌神的和讚美好人的詩歌。他在《理想國》里對音樂的作用有很好的論述:

他認為,音樂教育使人心靈美化;可以辨別美醜;好美而惡丑,使人具有節制、寬容、勇敢等優秀品質。

音樂教育比起其它教育都重要得多。……頭一層,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拿最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沒有這種適合的教育,心靈也就因而醜化。其次,受過這種良好的音樂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藝術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醜陋,很正確地加以厭惡;但是一看到美的東西,他就會讚賞它們,很快樂地把它們吸收到心靈里,作為滋養,因此自己性格也變成高尚優美。他從理智還沒有發達的幼年時期,對於美醜就有這樣正確的好惡,到了理智發達之後,他就親地接近理智,把她當作一個老朋友看待,因為他的過去音樂教育已經讓他和她很熟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藕花館 的精彩文章:

阿喀琉斯:古希臘理想之詩歌青年

TAG:藕花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