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美劇夠燒腦!美陸軍首次跨界反艦,海軍反而鼓勵它衝到一線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最新披露,一個多星期以前,美國陸軍在來自25個國家的50餘艘艦艇和2.5萬名軍人的「見證」下,創造了該軍種的又一項歷史記錄——首次成功發射一枚岸艦導彈,擊中一艘5000噸級退役戰艦。就在美陸軍歡呼從此咱也是具備超視距反艦能力的「全球軍種」之時,美國海軍迅速送上「祝福」:陸軍的角色就是向前抵近部署,如果反艦這單技術活兒做好了,你們就是能「消滅弓箭手,而不僅僅是對付他發射的箭矢」的偉大軍種啦!
就是這枚NSM反艦導彈為美國陸軍創造了歷史。
為何區區一枚反艦導彈會讓號稱世界上最強大軍隊的美軍,出現陸海兩大支柱性軍種表面喊哥們,背地裡下絆子的局面呢?這要從美軍近年來推行的重返亞太——印太戰略說起。要知道就連美國陸軍首次實射購自挪威的NSM隱身岸艦導彈,選擇的場景也是亞太地區最大規模聯合軍演——環太平洋軍演2018的演習現場。
跟美陸軍組團刷怪,哦不對是聯手發射岸艦導彈的,是同樣沒有自甘寂寞過的日本自衛隊,確切的說是陸上自衛隊。美日同盟各自的陸上軍事力量不專註於陸戰本職工作,卻「不約而同」地搞起以陸制海、岸基反艦這一套,據稱是為了在各自海軍、海上自衛隊戰力不足、無暇顧及之時,勇挑重任,堵上太平洋上那幾道由大小島嶼組成的防線上的「反艦缺口」。
美陸軍購買的就是這款NSM反艦導彈的岸基型號。
在美國陸軍的計算中,位於西太平洋某些近海的海峽、咽喉要道最寬一般不超過400公里。而NSM岸艦導彈最大射程為185公里,而且具備隱身外形和多模式導引頭,突防能力非常出色,雷達反射截面也很小。所以如果在關鍵海峽、水道兩側的島嶼上部署NSM岸艦導彈,美陸軍認為自己就終於能在全美國軍事力量都極為重視的西太平洋某些海域有了「用武之地」,在該區域有了此前近乎於無的存在感。最後的最後,也自然而然有了在國會「理直氣壯」大聲爭取經費的底氣。
而且,插手一向屬於海軍專利的反艦作戰,美陸軍的算盤打得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2016年,他們就提出的可以向東南亞、東亞等地部署可發射制導彈藥的155毫米自行火炮,或者具備發射短程反艦彈道導彈能力的M270火箭發射系統,以實現以岸制海的有陸軍特色的作戰意圖。
美製M270火箭發射系統。
當然,陸軍思考的出發點一般都會腳踏「實地」,他們可能不會留意到,到了今時今日,如果局勢到了要靠射程不到200公里的岸艦導彈戰鬥在一線的時候,基本也就是本方喪失制海權的時候。在沒有制海權的前提下,陸戰力量再強也無法獲得海上作戰的勝利。
更令人諷刺的是,對於這個道理,恰恰是最有體會和發言權的兩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似乎在視而不見。二戰時期,美軍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鏖戰,從來都是失去制海權的一方最終落敗。哦不對,當時對戰的不是美國陸軍和舊日本陸軍,而是美國海軍和舊日本海軍。後兩個並不是這次聯手發射岸艦導彈打靶艦的主角。
美日軍艦舉行聯合演習已是家常便飯。
然而,美國海軍在陸軍如此積極尋求獲得反艦作戰能力一事上,卻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旁觀者。海陸之爭也並不是二戰時期舊日本軍隊獨有的歷史。美國陸海軍之間的「明爭暗鬥」,歷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美西戰爭。在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那場戰爭之中,美海軍首次全面挑起大梁,陸軍卻由於準備嚴重不足,在戰爭中飽受缺衣少糧、彈藥匱乏之苦。
美陸海軍這梁子一結就是一個多世紀,直到今天。現在,當陸軍試圖插足「反艦業」的心越來越紅火之時,美海軍不但沒有全力阻止,反而不斷有重量級人物在檯面上為陸軍的「進取之心」鼓勁喝彩。比如已經退役的美國太平洋戰區前司令哈某斯就對此表態:「關於陸軍在『確保進入』中的角色,就是向前部署,與美國盟友、夥伴、朋友共享戰區空間。」
美軍海陸之爭由來已久。
美國海軍既不是大方更不是短視,而是看準了在未來海戰中,岸基反艦力量在特殊戰爭形勢下,只可能是遭到中短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首輪大規模精確打擊的「炮灰」。連美國空軍都在一個勁地琢磨在機場被炸的情況下,如何實現F-22快速轉場部署的「快速猛禽」計劃,更何況對海空作戰有著先進理念的美國海軍?
F-22隱身戰機。
至於美國陸軍,當然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完全不明白以岸制海在今時今日可能遭遇怎樣的失敗。不過,那不是還得等到真正的戰爭爆發時才需要面對結果嗎?所以在那之前,美陸軍考慮的恐怕不是此舉未來的成敗。美國一些媒體已經直言不諱地認為,陸軍此舉,端的只為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話語權,從而為本軍種爭取到更多經費和資源。
※有蘇35還不滿足!東南亞這國要搞隱身戰機,拿十幾億跟韓國合作
※我軍這戰艦1個月四過宮古海峽,勞模艦名頭太響,引來國外大客戶
TAG:百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