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跟孩子說話 孩子才能夠聽進去?
我自己覺得如何跟孩子說話,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是家長以什麼樣的狀態跟孩子說話,也就是如何說的問題;第二點才是說什麼的問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說什麼樣的話。這三個部分都考慮到了,家長跟孩子說話,孩子才有可能聽得進去。
家長以什麼樣的狀態跟孩子說話?
這一點首先建立在家長的自我和諧上,所謂自我和諧就是家長本身就是有安全感和自信的,同時也足夠相信孩子。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其實是一個長期修鍊的過程。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在心理學流派薩提亞模式里有一個非常好的自我覺察工具,叫做冰山模型。這個模型里會把人的內心世界分為感受、觀點、期待、渴望等各個部分,當我們處在不同的部分的時候,在人際關係里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不同的。具體到親子關係里,一個切實可行的做法就是家長要時時覺知自己當下處在哪個位置。明白自己是不是陷在某個情緒里出不來,從而對孩子出言不遜;或者明白自己是不是想用自己的某個觀點來控制孩子,如果孩子不聽從就大發雷霆;或者要明白自己是不是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在孩子不能滿足的時候失去理智。如果可以覺察到自己哪裡不對勁了,就可以及時調整,以良好的狀態面對孩子,比如改變自己的觀點,降低自己的期待等等。
調整好自己的基礎上,也要在人性的層面和孩子聯結,對孩子保有接納和尊重。很多家長物化了自己的孩子,比如有的爸爸會說「你是老子的孩子,你就要聽老子的!」這樣說話,孩子一定是不喜歡聽的。他的確是你生的孩子,但他也是人,有獨立的人格和內心需求,他和我們是平等的。和我們一樣,孩子也有被接納、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他如果可以在家長的談話里感覺到家長是出於愛、接納和尊重的,他才願意聽家長說,否則溝通便會沒有效果。
我覺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如果之前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可以真誠地跟孩子道歉。很多時候一個道歉孩子就會發生很大改變。我認識的一位爸爸,兒子初二的時候,父子關係非常糟糕。後來爸爸意識到自己錯了,就真誠地跟兒子道歉。從此父子倆的關係變得非常融洽,甚至到了勾肩搭背的地步。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種表現,在孩子面前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我們很多家長是做不到的。然而,但凡你做到了,並真正改正,改變就會神奇地發生。
家長跟孩子說什麼孩子會聽呢?
第一,當孩子需要我們支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說?
在這一點上,共情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回來非常傷心地告訴我,老師的公開課上,她回答對了好幾個問題,結果一下課她的好朋友就不和她玩了,還拉走了別的同學。我就跟她說:
「被同學冷落了,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的女兒就流著淚直點頭,哭得說不出話來,可見她的確感覺到非常委屈。這說明我共情到了她,她感覺到了媽媽對她的理解。但同時她又疑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我便告訴她:
「你沒有做錯什麼!問題回答得對,說明你知識面比較寬。你現在是不是生那個同學的氣呢?」
我女兒再一次點頭,我就告訴她,自己並沒有做錯了什麼,卻被同學冷落,委屈、生氣是正常的。當我這麼說的時候,我的女兒慢慢就止住了哭泣。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怎麼跟同學相處的問題上了。這便是我們通常說的「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當我和她一起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她的情緒就徹底好轉,可以去做作業了。
我女兒遇到的問題很多小朋友都可能遇到,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就是會有這樣的情緒的,並且和他共情。這個時候切忌說「那咱以後就別和她玩了」這樣的話,因為對孩子來說,她還在自己的情緒里沒出來,而且在她心裡就害怕別人不和她玩。家長如此說,等於把孩子推向又一重深淵。
也就是說,當孩子尋求支持的時候,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所說的話也是考慮到他的感受的,孩子才能感覺到支持。
第二,當我們需要孩子配合的時候該怎麼說?
這一點用「我信息」和「描述性」是比較有效的。比如媽媽下班回到家,家裡被孩子搞得一團糟,這時候媽媽就可以說:「我看到玩具到處都是,都沒有放腳的地方了,感覺好窩心啊!」這就是用「我信息」並且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果需要孩子把玩具都收拾好,就用簡單直接的語言告訴孩子:「吃飯前把這些玩具都收到箱子里!」通常不被指責的話,孩子是願意配合家長的。
如果家長說的話是「怎麼搞的,把家搞得這麼亂七八糟的,告訴你們多少遍了就是不聽,你們是想挨揍嗎!」小的孩子會感覺害怕,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大的孩子就會有抵觸心理,覺得媽媽在小題大做。因為通常孩子們在玩的時候是顧不得那麼多的,他們只管開心,會忘記媽媽的叮囑的。
我們想讓孩子配合我們的時候,要用描述性的語言,簡單直接地表達我們的意願,並且教給孩子如何做。對小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知道如何做好,而不是只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比如我們不希望孩子晚上回來太晚,就要明確告訴他:「你必須在下午6:00前到家,否則我會擔心你的!」等等。
第三,當孩子取得一些進步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讚賞和鼓勵孩子?
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家長少用那些「太棒了!」「你真強!」這樣籠統的句子來誇獎孩子,而是要把孩子的具體表現說出來,讓孩子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你就可以描述你看到的:「你畫的這個牡丹花的色彩還有漸變,就跟真的似的。」當孩子把自己的衣服洗乾淨了,你也可以讚賞他:「你連最難洗的領口都搓洗得這麼乾淨,看得出來你是用心洗這件衣服了!」這樣的讚賞代表你對孩子有非常清晰的認可和肯定,會讓孩子感覺到開心和自信,同時也願意再去努力做得更好。
接下來我們討論怎麼看情境說話
我常常給家長做培訓,也教給大家如何跟孩子說話的技巧,但你會發現家長學習的時候信心滿滿,回去用的時候卻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就是因為孩子獨特又複雜,對不同的孩子一定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過,就算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需求則是相同的,孩子們都需要無條件的愛、接納、理解等等,所以,了解孩子當下真正的心理需求,給孩子獨特的陪伴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做的功課。
就算同一個孩子,時間和地點不同,你需要和他說的話也應該是不同的,我國古代就有「教子七不責」之說,這七不責就是「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講的就是我們和孩子溝通交流是受時間、地點、心情等等方面影響的,一定要注意。
你比如「對眾不責」這一點,如果孩子放學在校門口和他的小夥伴在一起,你就不能對孩子說那些對孩子來說是隱私的話題,這會讓他在同學面前覺得沒面子。
對「悲憂不責」我是特別有感覺的,我女兒上高中的時候,數學學得很差,考試總是不及格排名也很靠後,當時的她就非常沮喪,我那時候採取的就是不在學業上過多指點,而是問她我可以做點什麼幫助她。她能想到的就是找老師補課,那我就和她一起找老師,最後找到了合適的老師,她的問題才慢慢被解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也要用不同的方式跟孩子說話,比如對10歲以內的孩子,你可以教導他,但對青春期的孩子,你恐怕就要多聽少說了。
如何跟孩子說話,看似簡單,實則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問題,還需要家長們持續修鍊才行。
TAG:陪伴教育劉稱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