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覆的發茶試驗,只為一口立體的茶湯

反覆的發茶試驗,只為一口立體的茶湯

飲茶起源於中國,從古至今,中國主流的飲茶方式從唐代的煎茶,到宋元的點茶,再到明代及之後的泡茶,飲茶群體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飲茶方式,共同締造了中國茶文化。近年來,隨著物質豐裕,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靜下來喝一口茶,成為放鬆與調節生活步調的一種方式。位於上海市永福路的融·藝術空間,室內陳設簡凈素雅,小院綠植茂盛,有「城市山林」的氣象。在這裡泡一壺茶,品一口茶湯,或獨自一人享受久久不散的回甘,或與三五好友共同探討茶之滋味,更得飲茶人的樂趣。

融·藝術空間的庭院

泡茶不僅在於形式,更在於內容

融·藝術空間主持人孔淑貞,別署無心,研究生時師從周聞先生,主修山水畫專業,讀研期間便喜歡上了茶。「我能與茶結緣,非常幸運。當時遇到兩個朋友,一個是茶葉鑒定師,一個是收藏家,收了很多茶。因此我認識和品嘗了很多佳茗,心中便有了一個評判茶葉和茶湯好壞的標尺,這對我開始認知茶並逐漸喜愛上茶產生了很大影響。」

無心學習泡茶,一方面從古人的書籍中習得,如《茶經》《大觀茶論》《續茶經》等,思考古人泡茶所用之水、火、器具,並依照古人的飲茶方法進行實踐;另一方面通過與茶友交流,對泡茶有新的認識。「我能夠認識茶壺的發茶性,是受一位茶友的啟發。有一次我去拜訪這位茶友,帶了平時一直喝的一款茶,朋友將茶泡好,我一喝便覺驚艷,茶湯非常立體,完全不同於平時喝的滋味。此後我便開始關注茶壺、泡茶用水、沸水點和發茶等影響茶湯的因素並反覆試驗。」

無心

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無心對茶有了自己的認識。「泡茶就如同女孩子出門,去不同場合就有不同的穿衣方式。田間老農可以用玻璃杯泡很大一壺茶,茶藝師也可以擺很漂亮的茶席,『全副武裝』地泡茶。若遇到好茶,就應該好好準備,非常講究地沖泡。」在無心看來,喝茶如果總是講究,不免使人覺得很累,泡茶可繁可簡,視場合和心情選擇需要和喜歡的方式,否則一切就失去了意義。

相比於形式,無心更看重內容,她認為水、火、沸點、器具是影響茶湯最本質的因素。「泡茶首先選水,然後選火爐,最好是炭爐,燒水炭火要旺但不能見煙。煮水之鐵壺、銀壺、砂銚等據茶性選好,拿捏好水的沸點,泡茶所用器皿可以發茶,投茶量得當,沖泡手勢正確,出湯點恰到好處,茶杯要適宜茶香、茶氣、茶湯厚潤度的保存,才能品到一盞完美的茶湯。」

宜茶之水以「清、輕、甘、潔、活」為美。唐代陸羽《茶經》中記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歷代文人、茶人都將山泉水奉為烹茶上品,但山泉水取之不易,無心每到山裡都會收集山泉水。她去國外也會習慣性地試各種水,但都不理想,她不禁感慨說:「一方水土一方人,也是一方水土一方茶,最適宜中國茶的,還是中國的水。」無心平時泡茶所用之水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模擬山泉水;一種是自來水,自來水經多次過濾,雖仍含有活性,但因處理水質所用的氯化物過多,會有異味,不適合泡比較淡雅的茶;一種是真正的山泉水,但只能存放五至七天,這種水是無心尤為珍惜的。

沸點

沸水點對茶湯的影響很大,有一沸、二沸、三沸。一沸是剛開始冒小泡泡,二沸是小泡泡轉為大泡泡的一瞬間,三沸是大泡泡,二沸與三沸相差約兩秒。無心指出,二沸是最好的,起水早,水過嫩,會造成茶氣不足,泡出來的茶軟塌,壓在舌面;起水遲,水過老,茶就沾染了火氣,焦躁且香氣盡散,茶湯亦毛躁。「二沸點很難拿捏,每個壺的沸水點都不一樣,因此要對自己的壺非常熟悉,了解它的響聲。如果沸水點掌握不好,要寧嫩毋老。我泡茶每次只燒一泡,一方面能掌握沸水點,另一方面水不用反覆燒,保證其新鮮度。」

煮水器不同,煮出的水也不同,比如銀壺燒出的水較軟,鐵壺燒出的水較有力量。想要喝比較柔滑的茶如老普洱,用銀壺,想要喝比較有力度的茶如岩茶,用鐵壺。「關於泡茶之器,我關注的是能不能發茶,發茶的壺能泡出茶的厚度、油潤度和茶氣。再好的茶壺如果不能發茶,對我來說也毫無意義。」無心曾用一個她認為發茶性達六成的清代紫砂小壺,向宜興製作紫砂壺的老師展示茶壺如何發茶,並一起探討如何製作能發茶的紫砂壺,經過多次試驗,製作出了能發茶的壺。茶杯也能夠影響茶湯,無心發現建盞能夠發茶。發茶的器具難尋難遇,能夠尋得一件發茶之器總是使無心無比興奮。

白茶:有的只是天然的清香

白茶是經輕微發酵製成、表面披滿白毛的茶類,宋代時由綠茶「三色細芽、銀絲水芽」演變而來。其特殊性首先體現在它的稀有,產量較小,主要產於福建;其次是製作難度大,白茶「其葉瑩薄」「芽葉如紙」,不適合蒸焙,一直採用生曬的製作方法。製作過程沒有揉捻的工序,因此沒有太多人為的成分,有的只是天然的清香,最大程度地保存了茶葉最本質的內涵。

白茶老壽眉

白茶分為三種: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無心形容這三種白茶為:「白毫銀針是公主,出身好,樣子高貴;白牡丹為大家閨秀,風骨不錯;壽眉為村姑,雖樸實無華,但是真正好的村姑可比西施,是萬中選一的美人,所以好的壽眉很難找。」無心很喜歡白茶,認為它像隱藏在山林中的美麗女子,天然、純凈,很含蓄地滋潤著你。

簡單地泡茶,獨特的茶味

千利休說:「喝茶,不過澆點水點茶而已。」無心選用「簡單」的白茶——白牡丹和老壽眉,用最常見的水溫、最普通的水、最簡單的方式沖泡。她用兩種方式沖泡白牡丹,一種是用白瓷蓋碗泡,無心認為白瓷的材質對茶湯幾乎不會產生影響,白瓷蓋碗就像一個標準件,能清晰地呈現茶湯最真實的狀態;一種是用發茶和不發茶的紫砂壺同時泡。她還用發茶和不發茶的紫砂壺泡了老壽眉。讓我們從觀茶色、聞茶香、品茶味中感受新茶與舊茶的區別,體會何為「發茶」。

白茶白牡丹

蓋碗沖泡

品茗所需茶器和準備工作就緒之後,便可以開始沖泡了。

注湯溫蓋碗、溫盅、溫杯:開水溫燙蓋碗、茶盅和茶杯。無心所用蓋碗、茶杯均為景德鎮白瓷,茶盅為玻璃杯。她稱自己最喜歡的茶盅就是玻璃杯,因為相比於銀、鐵等材質的茶盅,玻璃杯不會影響茶的香氣,且便於觀看茶色。

溫杯

舀茶入則、納茶入蓋碗:用茶則取適量茶葉,由茶則將茶納入蓋碗。無心喝茶喜歡濃一些,「我泡茶時水和茶葉的比例一般為10:9,如果想要淡一些,茶葉在蓋碗中漲開時佔七分,再淡茶就出不來了」。

納茶入蓋碗

注湯入蓋碗:湯沸注入蓋碗泡瀹。無心將沸水均勻地淋在每一片葉子上,不驚弄茶湯。第一泡湯沸一般作為洗茶之用,沖洗茶葉在製作過程中沾染的灰塵;或有認為第一泡茶味不佳,故作洗茶不喝。無心是不洗茶的,在她看來,茶葉足夠乾淨是不用洗的,不幹凈的茶葉洗也洗不幹凈。她選用的茶不施任何肥料、不用農藥殺蟲劑,堅持純傳統手工製作,天然日光萎凋,不壓餅,不僅不需要洗茶,泡出來的茶湯茶氣強,飽滿、油潤、耐泡。

注湯入蓋碗

注茶入盅、分茶入杯、奉茶傳杯:先將泡好的茶傾注進茶盅,使茶味、茶色均一,然後由茶盅均勻分茶湯入杯,最後將茶杯遞與客人。無心泡茶講究滴水不漏,所以幾乎沒有用到茶巾。喝一口無心泡的茶,很油潤,有一種陽光的味道。「用蓋碗泡茶能感覺出每一泡的層次,用發茶的壺泡茶,每一泡中都能體會到不同的層次。你們要記得這個茶味,對比發茶的壺泡出的茶,你們會驚嘆於發茶的壺的神奇。」無心笑著說。無心的白牡丹極其耐泡,即便用蓋碗,泡了好幾泡後,茶湯依舊不水,依舊有茶香。

注茶入盅

分茶入杯

發茶

無心用兩個器形相似的紫砂壺,用相同的水、相同的投茶量沖泡白牡丹,唯一的區別是一個能發茶,一個不能發茶。無心在注湯入壺後,不同於用蓋碗沖泡的是,她用手拍了一下壺蓋,「我是為了將蓋子中的水珠拍出來,蓋子中的空氣被趕走後,將壺蓋蓋於壺上,茶湯上升到蓋面上,水也不會溢出」。無心將泡好的茶分別倒入兩個玻璃茶盅,發茶的壺泡的茶湯顏色更深、更濃郁。啜一口不發茶的壺泡的茶湯,味道和蓋碗泡出的差不多,「這個不發茶的紫砂壺的泥料比較好,如果是泥料差的紫砂壺,泡出的茶湯還不如蓋碗呢」。喝完味道淡的,再喝發茶的壺泡出的茶湯,立刻體會到了它的力量和厚度,比較飽滿和豐富。當我們還沉醉於茶味時,無心將兩個空茶盅遞給我們,讓聞其中殘留的茶香,雖然香氣已經有些散去,但還能明顯聞出一個濃、一個淡。

左為不發茶的壺泡出的白牡丹茶湯,右為發茶的壺泡出的白牡丹茶湯

建盞

喝到第三泡時,無心拿出建盞,神秘地講:「用這件建盞喝茶,可以喝出不一樣的味道。」建盞厚胎黑釉可以保溫和襯托茶色,使乳白色茶沫充分呈現,因而在宋代風靡於世,宋徽宗每年從數十件建盞中挑得一兩件用以鬥茶。茶湯倒入盞中,在建盞獨特斑紋的映襯下美到讓人窒息。茶湯入口,剛剛用白瓷杯喝時的苦澀感瞬間減少了很多,變得柔滑、豐厚,茶氣略有增強。「你們用的建盞是能夠發茶的,真正的宋代建盞每一個都能發茶,但當代燒制的建盞並不是所有都能發茶,恰恰相反,是幾乎都不發茶,我還曾經用發不發茶來鑒定自己收藏的老建盞之真偽。建盞能發茶,但不是所有能發茶的建盞改變茶湯的方向都一樣,不同花紋的建盞改變茶湯的方向也會略有不同。建盞還能發酒、咖啡等,能使咖啡的苦澀度降低。」談及建盞能發茶的原因,無心說:「除了建盞胎壁厚外,可能跟它具有很高的含鐵量有關,據研究宋代建盞的鐵分子還在活躍,這需要相關專家驗證。」聽著無心講建盞的神奇性,我又喝了一口茶湯,感受獨一無二的建盞轉化出的與眾不同的味道。

水在不同建盞中呈現不同的樣子

陳韻

「能喝上一口老茶,也是極難得的。老茶在密封儲存過程中雖然會被慢慢氧化,茶氣下降,但喝喝陳韻也是極好的。」無心拿出她珍藏的一款老壽眉,雖比白牡丹低一個等級,但無心極喜歡。在取茶葉時,無心迅速將其取出並將茶葉袋密封,生怕茶葉過多地與空氣接觸。無心仍用發茶的紫砂壺和不發茶的紫砂壺沖泡,毫無懸念,前者泡出的茶湯茶味更立體。相比於白牡丹,老壽眉的茶湯顏色更濃,為深黃色,香味更多、更豐富。「新茶甜,老茶香。白牡丹也有花香,只不過被太陽味掩蓋了,而壽眉在陳化過程中會慢慢轉化出荷香、蜜香、糯香、棗香等。」除了花香味久久不散外,老壽眉的茶湯溫潤、柔和、飽滿,或許就是隨著存儲時間的延長,茶性逐漸變得溫平的原因吧。

注水入壺,壺中為老壽眉。左為不發茶的紫砂壺,右為發茶的紫砂壺

左為不發茶的壺泡出的老壽眉茶湯,右為發茶的壺泡出的老壽眉茶湯

煮茶

無心對茶非常珍惜,老壽眉泡過後,她便將其放在爐上煮。「好茶我絕不浪費,泡完之後都會再煮。」無心分享了一個煮茶的故事,有一次她將泡過的普洱、老白茶、老烏龍同煮,三種茶的茶氣很神奇,老白茶很寬容地包在茶湯表面,老烏龍很沖,茶氣直線上升,普洱的茶氣有力地沉在茶底。啜茶時首先感受到老白茶,然後是老烏龍,最後是普洱,後來老烏龍的味道淡了,普洱和老白茶的味道還在。這也正是無心所推崇的,「喝茶、泡茶有各種方式,關鍵是看你想要哪一種」,不拘泥於固定泡茶方式,才能品嘗到各種奇妙的茶味。老白茶是易煮之茶,可以煮一兩個小時,煮了一段時間後,無心將茶湯倒進茶盅,再由茶盅倒進茶杯中遞給我們喝。茶湯的香味雖然沒有第一泡那麼香,但是很濃郁,棗香味更重。

煮茶

茶還在爐上煮著,我看著花園中的綠植,聽著鳥鳴,望著桌上的簡單茶具,品著用最簡素的方式泡製的茶湯,想到明代著名文人、茶人羅廩在《茶解》中所述的境界:「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如聽松濤,傾斜入杯,雲光瀲灧。此時幽趣,故難與俗人言矣。」雖不得古人之山、之水、之松濤,但有了與他們相通的茶境,也是一種幸福。

文|王芷岩

攝影|包依靈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2018年6月刊。原標題:《水、火、沸點、器具的交融:在融·藝術空間泡一壺喜歡的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我國最新十大綠茶排行榜,看看你認同嗎
大S御夫有術,擁有奶茶妹妹同款「望夫臉」,難怪汪小菲這麼寵她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