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選擇是為了誰?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咪蒙老師公眾號發的。
說一個姑娘問她,這姑娘的男朋友家境不好,有點兒窮,這姑娘有些猶豫要不要嫁。
男朋友保證了,以後會努力讓她過好日子。
但是這姑娘有點兒不放心,萬一到了三十多歲,男朋友沒有變得很有錢,那她不就虧了么?
到了三十多歲,她就過了黃金期,她把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了男朋友。
文章觀點很明確,如果你猶豫要不要嫁給很窮的男朋友,那就先努力去掙錢。
下面的評論就有些意思了。
有人接了文章的茬,說姑娘們要趁年輕多掙錢,以達到想嫁誰就嫁誰的境界。
還有人提到結婚前要擦亮雙眼,太窮的會很拖累人。
這不禁就開始了那個古老的題目,感情和物質哪個更重要。
確實,這題很難。
金錢和物質換不來感情,感情是寶貴的,有再多的物質也彌補不了感情的缺失,有再多的物質沒有感情也不快樂。
物質是感情的基礎,溫飽這種基本需求沒被滿足的時候,再深的感情也會分崩離析,如果沒有物質基礎,感情也不可能被培養出來。
這些都可以說是事實。
不過,當一個問題涉及到情感,人性,價值觀的時候,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因為這個問題將沒有一個正確的標準答案。
答案將取決於不同的人,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做出的不同選擇。
按照自己的本心去選擇。
這才是正確的答案。
而這也是最難給出的答案。
回頭看看開頭的故事,姑娘在猶豫要不要嫁給窮男朋友。
她以為她的問題是要不要嫁。
實際上她的問題是,我,做為一個女人,能不能換到更多的錢?
這樣說可能有些不好,不過邏輯上應該還算貼切。
在她猶豫的一剎那,這個問題已經與感情無關了,它變成了一個可以計算的題目。
這個姑娘嫁與不嫁,都感受不到快樂。
如果嫁了,會有對未知的害怕,而且再也感受不到她男朋友的愛,她所能感覺到的,只是她有沒有得到足夠多的回報。
如果不嫁,她會先感覺到失去的痛苦,然後在選擇其他對象時感到困擾,最後,她依然要辛苦地計算自己能不能得到足夠的回報。
很有可能在選擇中錯過她自己所說的「黃金期」,然後將「我」處理掉。
我覺得,文章說得對,這位姑娘真正缺少的,是錢。
而她自己卻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在選結婚對象。
我要為上面的說法澄清,我堅決反對物化女性,也沒有針對所有女性。
因為這樣的事情男人身上也有。
比如說,在選結婚對象時,要不要放棄糟糠之妻,娶自己上司的女兒。
本質上也是一樣。
他們需要的,是事業上順利,而他們還以為自己割捨不下感情。
在他們問這個問題的一剎那,就跟感情沒有關係了。
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容易。
知道之後做出符合自己本心的決定,不光不容易,還需要勇氣。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得先認識自己。
如果我不知道我是誰,不認識我自己,那我也就不會為我做選擇。
不論選哪條路,都是在踩別人的腳印。
最好的結果,是踩不同人的腳印。
TAG:閑蛋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