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是村姑,國外變仙姑
住底樓的鄰居陳醫生家年年都會種蜀葵。每年端午節前後,老媽和我都會去看看。老媽喜歡這個花,總說,「樹茄花又開了呀」。四川人給蜀葵取了很多形象的名字,也叫它端陽花,棋盤花或一丈紅。
雖然名字里有個蜀字,雖然每次四川省花的評選都排名第一,但蜀葵——這種大西南地區土生土長的花,貌似並未因此而被我們格外看重。
這裡面的原因,真說不大清楚。人對花的感情,跟人與人之間交往很有些相似——總有一些,無由來的就喜歡;反之亦然。
花腋生,單生或幾朵,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式
下面這張圖片,展示了蜀葵頗為矛盾的特質:嬌柔艷麗的玫瑰色花瓣,與密被絨毛的萼片與苞片,手感粗糙的發皺葉片,及同樣粗糙的莖桿。或許,這就是蜀葵不招人待見的原因:它的一身上下與花總有種違和感。就像一個做慣粗活的村姑,卻長著一張小姐的臉。
心平氣和地看,這張臉其實也算美麗。蜀葵的花瓣,有點像畫國畫用的宣紙,輕薄、柔軟,紋理豐富。園藝品種太多:單瓣的我幾乎沒見過,都是重瓣或半重瓣,花色也豐富極了。花瓣也有各種形狀,有些圓潤,有些卻很明顯的撕裂。
除了花,蜀葵給人的觀感(及手感)就只有一個粗字了。粗壯直立的莖與掌狀分裂的圓葉子都是毛乎乎的,就連萼片、苞片、托葉,也都是粗毛密布。
葉卵狀心形,掌狀分裂,葉脈也是掌狀的
托葉寬卵形,深齒裂,裂片披針形,密被糙毛
莖密被開展的白色糙毛
然而,傲慢與偏見都是要不得的。接下來,蜀葵就讓我領教了它有多高級。
第一個發現,是蜀葵精妙的傳粉方式。它設計了技術含量相當高的運動模式:雌雄異熟,雌雄異位,柱頭運動——以保證高質量的授粉。
開花第一天,花柱尚未伸出
第二天,花柱才伸出來
花柱分枝反轉
蜀葵具有錦葵科典型的單體雄蕊。所謂單體雄蕊,是指花絲聯合成一束而花藥完全分離的雄蕊。蜀葵的花朵開放時,雄蕊先成熟,大量地散播出花粉,直到花開後第二天,柱頭才從雄蕊柱中鑽出,雌雄蕊成熟既有時差,也有空間差,有效地避免了自花授粉,從而為異花授粉提供了雙重防護。
更厲害的是,蜀葵還準備了「備胎」。它的花柱剛伸出來時是直立的,2-4小時後即反轉向下接觸花藥。這一來,若是傳粉者不足就可開啟自交授粉模式,從而確保成功繁殖。蜀葵,就這樣以它的高智商征服了我。
花謝後,蜀葵的萼片重新收攏,變成舊時人們出行前打好的布包袱模樣。
花謝後的樣子
果實
蜀葵的屬名Alcea來自希臘語中的錦葵一詞alkea,種加詞rosea的意思是玫瑰色的,指花色艷麗。它是我國原生的重要傳統花卉之一,在歷代花卉典籍中均有記述。
明代畫家戴進的《葵石蛺蝶圖》
如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但今天的蜀葵,在國內仍然是村姑待遇。即使在重慶,城市綠化都用得不多,我見得最多的一次,是去川西的路上,沿途的農家都種得有,生機勃勃。
蜀葵真正大放異彩,反倒是被引種到歐洲後。說起來,還真有點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味道。
自16世紀起,蜀葵就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花,特別是在梵高、莫奈等諸多大師都畫過它以後。蜀葵在英語中叫Hollyhock,只要用這個詞搜一下,會搜出一大堆畫作,看多了,我覺得蜀葵在國外真不是一般的紅,簡直就是紅得發紫。
先來一張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花園中的蜀葵》:
Claude Monet,《The Garden, Hollyhocks》
梵谷這幅《花瓶中的蜀葵》可能是最出名的一張:
Van Gogh,《Vase with Hollyhocks》
荷蘭畫家揚·凡·海瑟姆也畫過《花瓶中的蜀葵》,現存於倫敦國家美術館。
Jan van Huysum,《Hollyhocks and Other Flowers in a Vase》
英國畫家阿爾伯特·威廉姆斯(Albert Williams)畫過多幅以蜀葵為主題的作品,到底是有多愛啊~
《Hollyhocks in a basket》(花籃中的蜀葵)
英國畫家克里斯托弗·瑞蘭德的《蜀葵與向日葵》,又是另一種畫風:
Christopher Ryland,《Hollyhocks and sunflowers》
還有下面這個,沒查到畫家的名字,也好看得緊:
蜀葵還因建築而名垂青史。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一生設計了400多座建築,美國建築師協會評選出17個賴特代表作,洛杉磯的蜀葵別墅(Hollyhock House)就是其中之一。周潤發在好萊塢拍的電影《替身殺手》中,蜀葵別墅也友情出鏡,成為黑社會老大曾江的老窩。
蜀葵別墅的主人是石油大亨的繼承人艾琳·巴斯黛爾(Aline Barnsdall),因她酷愛蜀葵花,賴特從中得到了設計靈感,將蜀葵花作為主題裝飾符號運用到了建築內外的各種細節上:花園的庭院柱子,室內的木製傢具,地毯上的花紋,種花草的花盆,屋頂上的裝飾物,外牆面窗口上的紋樣,玻璃窗的圖案......在大師手上,蜀葵花被抽象成各種幾何造型,遍布在這棟別墅內外。
1927年,艾琳把蜀葵別墅捐獻給了市政府,最新一輪的翻修使其恢復了1921年初建成時的完美狀態。如今,蜀葵別墅是對外開放的,如果你去洛杉磯旅行,不妨將這棟風格獨特的經典建築列入參觀清單。
別墅的外立面及廓柱均以蜀葵花序作裝飾
餐廳的高靠背椅,椅背面也是蜀葵圖案
無水印圖片均自網路
我想,大概沒有第二種中國植物在西方得到過這種殊遇吧?蜀葵,真是東西方審美情趣迥異的一個典型案例。
文章與植物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
若你喜歡,請分享,謝謝支持
植物上癮者
微信號:plantfiend
發現每種植物的獨特之美
※自帶小水庫的奇樹,最適合酷暑天
※辟汗草大軍即將抵達39℃高溫現場
TAG:植物上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