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鍋包肉技術詳解
東北鍋包肉
鍋包肉是著名的東北菜,除了講究「色、香、味、形」之外,還強調一個「聲」字,即入口會發出類似爆米花的脆響,這是肉塊被炸至酥脆的標誌。這道菜的創始人是生於一百多年前的哈爾濱名廚鄭興文,當時他為了接待俄羅斯客人,將咸鮮味的「焦燒肉塊改為酸甜口,大受歡迎,從此一代代流傳下來。
製作流程:
1、豬精肉(可選外脊、梅肉、底板肉等)250克切成稍厚的片。
2、玉米澱粉加鹽清水、色拉油調成厚糊,放入肉片抓勻。
3、鍋下寬油燒至五成熱,拎起肉片逐次下人鍋中,盡量使其舒展平整,中火炸至淺黃色,撈出後升高油溫至八成熱,放入肉片快速「闖」一下至外焦里嫩。
4、生抽、糖、醋、黃酒、清湯調成清汁。
5、鍋下底油燒熱,淋入清、蔥薑絲快速炒至沸騰,大火收至粘稠,放∧肉片、香菜段快速翻炒兩下,起鍋裝盤即可。
特點:酸甜屬鮮,外焦里嫩,肉片酥香
湯也別多糖也別多
以半斤肉片為例,兌汁時需加30克高湯、25克朴酒、20克白糖、15克醋,並加少許生抽調色。糖的作用是出小甜口和香氣,無需太多,否則就成了「琉璃」或「糖熘」菜;湯的作用是融化白糖、混勻各料,因此量不要太大,否則熬制時濃度遲遲上不來,費時費火。
「雨過天晴」才是正宗
很多廚師不知道,有一個跟鍋包肉相關的術語是「雨過天晴」,這是對清汁(即炸烹汁)的形象叫法,它質地較稀,不同於「焦熘糖熘」的濃汁。最傳統的鍋包肉裹的就是這種汁,在肉片表面若隱若現,上桌10分鐘後盤內會積下薄薄一層清汁,食材表面則不變色、不粘稠,乾淨清爽,這就是「雨過天晴」。如今很多廚師加大量的糖(一份菜約70克白糖),熬出的汁特別粘稠,掛上去厚厚一層,類似「琉璃肉」的質感,這其實偏離了鍋包肉的傳統面貌,但如此操作相對簡單,客人也能接受,算是一個衍生的「厚汁版本」。
TAG:小吃技術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