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明燈成「縱火器、飛行垃圾」?一群台灣年輕人,文創拯救孔明燈

孔明燈成「縱火器、飛行垃圾」?一群台灣年輕人,文創拯救孔明燈

首發:7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袁全、賈釗

2018年3月2日,在台灣新北市舉行的平溪天燈節上,市民在放天燈慶祝元宵節。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施放天燈有上千年歷史,承載著祈福許願的傳統,但近年來卻被視為「飛行垃圾」和安全隱患,因而遭到抵制。有關天燈存廢的爭論不休,而台灣創業者邵璦婷希望用兩全其美的方法,為美好的傳統文化找到一條生路。

「天燈是台灣最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邵璦婷說,「如果什麼都不做,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天燈可能真的會被禁止,這很可惜。」

她和團隊設計的「環保天燈」,可以讓天燈紙和支架在升空後燃燒殆盡,不留殘骸。傳統天燈往往在升空300到500米後,火焰熄滅,此時天燈紙,連同底部的鐵絲或竹條支架,便從空中墜落。

有「污點」的習俗

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作為軍事通信之用,在清道光年間,由來自福建惠安及安溪等地移民帶入台灣。當時因盜匪作亂,騷擾聚落,百姓只好避難山中,待危機過後,才由留守村中的壯丁以天燈為信號,通知家人返回,因此又有「平安燈」「祈福燈」之稱。

台灣新北市的平溪自1990年後開始大力推廣天燈觀光,鼓勵遊客在天燈上寫下心愿,將心愿托給上天。如今在平溪,天燈無處不在。車站,餐館,街道,處處都掛著天燈。就連當地的警務站也設計成巨型天燈的造型。曾有媒體統計,每年至少有30萬顆天燈在這裡施放。

平溪的天燈已成為最能代表台灣風情的標誌。2010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被設計成天燈形狀,平溪每年的天燈節更是多次被海外媒體評為全球最佳慶典之一。

每逢過節,特別是元宵當至之時,賞燈人潮絡繹不絕,最高人數曾達十萬餘人次。夜空下,成千上萬天燈冉冉升空,如星如雨。不過,第二天來的遊客往往會看到觸目驚心的一幕:花花綠綠的天燈殘骸散落在屋頂、樹梢、溪邊,既不美觀,又製造垃圾。

商家大多採用防水性的紙張、膠帶和鐵絲等材料,難以降解;也曾有報道墜落的天燈支架砸傷或困住山裡的野生動物,還有的落地時引發火災或是落到道路上導致交通事故。

「不要讓你寫心愿的美夢,成為當地居民的噩夢。」這是平溪居民寫下的訴求。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稱天燈是「縱火器」,是「飛行垃圾」,並呼籲禁止施放天燈。

「真的不鼓勵放天燈,這樣就是丟垃圾而已。我看過天燈綁到貓頭鷹致死。」優兔用戶「阿楓雪平」寫道。

2014年元宵節,台北、新北、基隆三市市長曾一起燃放天燈祈福平安,卻被多家環保團體批評,要求重新檢視施放天燈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並嚴控施放數量。

寄託美好願望的天燈似乎成了平溪的「污點」。

「難道傳統文化與環保就只有衝突嗎?」26歲的邵璦婷說。「其實該被解決的不是天燈,而是它產生的垃圾。」

遊客將寫滿祝福的天燈,施放到空中。新華社記者賈釗攝

拯救天燈

從2016年起,邵璦婷創辦的致力於紀錄、保護和創新台灣傳統文化的「文化銀行」就開始了拯救天燈的計劃。她和團隊曾嘗試用竹條和鞭炮線取代鐵絲和膠帶,確保燃燒後竹條脫落,而天燈紙可以完全燃燒。她還設想將天燈紙換成糯米糖紙,即使墜落到山林里,經過雨水沖刷即可溶解

今年2月,他們在網路上發起第二代「環保天燈」的眾籌。這次,他們計劃用雞蛋防撞的紙盒來製作支架,將紙漿以紙塑熱壓加工的方式成型,做出全紙質天燈,讓所有零件在空中完全燃燒,不會墜落到地面產生任何垃圾。

邵璦婷預計環保天燈的價格為新台幣350到450元,這大約是現在普通天燈的2到3倍。她並不擔心價格高會沒有市場。三個多月的時間她籌到了新台幣160餘萬元,賣出了1000多顆天燈。她相信如果能做到環保,消費者會願意多付一點。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環保天燈」。有些商戶認為邵璦婷是來平溪搶生意,並不友好;有的對「環保天燈」的環保性能持懷疑態度。

平溪一家大型天燈店的負責人稱,目前使用的竹條框架已經很環保,而所謂「環保天燈」材質複雜,也許在製造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會更嚴重。

也有網友給邵璦婷的團隊留言,認為「環保天燈」即便不產生垃圾,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

71歲的林國和是平溪少數還在堅持手工製作天燈的工匠之一。他時常臨街而坐,看到遊客,就滔滔不絕地介紹起傳統手工天燈的做法和其中蘊含的文化典故。林國和支持「環保天燈」,也多次出謀劃策,參與設計,但他認為天燈不僅要「環保」,也要「管飽」。

「天燈在這裡的確有環保問題,這個不能騙人。但是環保的『保』,與填飽肚子的『飽』,要怎麼平衡,這才是重點。」

從2013年開始,平溪天燈業者建立了天燈殘骸的回收機制,用現金或實物激勵沿線居民一起維護環境。

據林國和介紹,當地回收天燈(殘骸)的都是老人家。他們上山撿天燈,每撿一個回來可以得到幾塊錢的現金獎勵。假如環保天燈流行起來,這些老人便會失去這一收入來源。

但邵璦婷認為天燈的回收機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畢竟不是所有的天燈都能被回收,有些掉到山地叢林人跡罕至的地方,很難撿回。有媒體估算每年至少有大約有4.5噸的天燈殘骸無法被回收。

林國和說,平溪早年依賴煤礦,煤礦關停後,無心插柳培育起了天燈這個地方名片,到如今天燈產業已是當地不可或缺的經濟支柱,每年至少帶來幾億元的經濟收入。

「如果不靠天燈,我們這偏僻的地方有誰會來?」平溪當地一位居民說。

在社交媒體臉書上,有網友感嘆:「天燈本身並沒有錯,錯誤的是人,當天燈能夠多到讓你看到遍地都是的時候,那代表是平溪的遊客乘載量已經超過負荷。」

「所以環保天燈恰是拯救當地經濟的一個契機,」邵璦婷說。「平溪商業形態單一,天燈幾乎是唯一帶來可觀收入的旅遊項目。如果再過三五年,天燈真的因為不環保而被禁止,那麼當地的經濟可能會受到重創。」

在平溪,鐵路沿線的店家大多是售賣天燈的商鋪。施放天燈,已成為當地的旅遊名片。 新華社記者賈釗攝

環保出路

事實上,在生態和環保意識日漸增強的當下,很多傳統文化都遭遇著跟天燈類似的境遇。

比如春節燃放煙花爆竹,因其產生空氣污染和易引發火災,近年來在大陸多個城市被施以禁令。在台灣,燃放鞭炮是各大宮廟為神明舉辦繞境踩街祈福活動的傳統項目。然而,今年在台北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期間,主辦方主動提出繞境踩街不放鞭炮,避免帶來環境及噪音污染,讓「保生大帝」環保出巡。

此外,端午時節北方民間就有折柳枝、掛葫蘆的習俗,寓意平安。但這項傳統也因破壞植物,被抵制而漸漸遺忘。在內蒙古、新疆、雲南等地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與馴養動物有關的傳統習俗比如獵鷹,甚至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環保人士指控「虐待動物」,希望立法取締。

而另一面,很多像邵璦婷一樣的年輕人,都在努力通過創新,保留傳統文化。

比如紮根新北市三峽區的甘樂文創,回收了北港朝天宮媽祖來當地繞境時燃放鞭炮的炮紙,打成紙漿,做成紅包袋、平安符等文創產品。據了解,台灣的信眾認為迎神慶典的鞭炮屑可以帶來好運,這些再生的紙品便有了延伸媽祖信仰的意義,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當然,炮紙製作的這些產品不便宜,主要是賣給認同媽祖信仰和環保理念的觀光客,距離普通人對日常用品的預期有些遠。」甘樂文創的活動經理陳柏安坦承。

陳柏安表示,雖然銷售情況一般,但重視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理念是正確的,在處理傳統習俗與現代環保要求之間的關係上做了身先士卒的嘗試。

他認為,不能因環境的問題而扼殺傳統信仰、習俗的發展,兩者不能對立起來,而是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環保天燈」的做法,順應了這種趨勢,即通過環保的方式,把習俗和信仰傳承下去。

邵璦婷說:「台灣很多傳統文化像天燈一樣面臨瓶頸,這些瓶頸結合現代技術,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突破,只是需要人們花時間去想該如何結合科技、設計和商業模式讓傳統文化實現永續。

她接下來還打算建立種樹基金,將售賣天燈的一部分收入用來植樹,儘力平衡與吸收燃燒天燈所造成的碳排放。

林國和還建議,應該在乾燥少雨的季節控制天燈施放的總量,減少火災隱患,也給大地和山林休息的機會。

保護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改變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邵璦婷說,希望「環保天燈」能啟發更多的人「為傳統文化找到一條生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山西:荒郊絕壁,有群寂寞而執著的文保員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