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月五日,蛇蟲避退宜放假

五月五日,蛇蟲避退宜放假

放假

6月

18日

楊公忌日,大事勿用。

註解:「楊公忌日」,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共有十三個「忌日」,農曆五月初五即為其一。這一日,決不能被選來做為開張、動土、嫁娶、簽訂合同等,說白了,就是:放假最好了。

才沐蘭湯又插蘭,天香何以到人間

6月18日(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的端午節了。

聚靈菌掐指一算,發現這竟然是2018年倒數第二個節假日,痛定思痛,為大家仔細介紹一下端午習俗。

眾所周知,端午這天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

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習俗,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可分為「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前面三種說法我們自不陌生,這裡聚靈菌想給大家講講「惡月惡日驅避說」。

提及端午節,聚靈菌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暴露年齡的《新白娘子傳奇》里白娘子喝下許仙帶回來的雄黃酒後變回白蛇,把許仙活活嚇死的片段。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有了小時候如此這般的心理陰影,聚靈菌每每過端午節,也總不忘想喝一口浙江的雄黃酒,看看自己會不會有什麼反應(滑稽)。

再看端午節的其他習俗,例如掛艾草菖蒲、栓五色絲線、佩長命縷、戴香包、避五毒(所以雄黃酒真的不來一口嗎?)等,也都有著「驅邪避災」的含義。

聚靈菌翻閱無數小論文,發現在過去,除了以上這些眾所周知的習俗,還有不少在現代人看來匪夷所思的習俗說法:就好比「不舉五月子」(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又或者是「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

其實追根溯源,「惡月惡日」的說法由來已久,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均有記載。

南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也有記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現代張心勤的《端午節非因屈原考》也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

這是聚靈菌珍藏的82年的雄黃酒,真的不來喝一口?

時至今日,這些習俗不少都已淡出大家的生活。

那我們當代我們還保留著哪些有意思的小風俗呢?

除了吃粽子、掛艾草外,比較有趣的就是給小朋友們的手腕腳腕上繫上象徵五方五行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絲線、喝一口充滿愛意的雄黃酒、又或是用雄黃酒抹在小孩額上畫「王」字。

竹床散發西窗睡,悟入花神幾個關

那麼,究竟為什麼端午這天會有這些習俗呢?難道因為中國古人太迷信了嗎?

現在,聚靈菌就將帶領大家,走進科學。

端午節種種風俗,究其原因還是離不開氣候。

端午正直夏季,天氣炎熱,人易患病,瘟疫容易流行,且蛇蟲繁殖,易咬傷人,對於醫療設施和住房設施不像現代這樣先進的古人來說,的的確確是「惡月惡日」。為了讓人平安度過這段時期,這才有以上的「驅邪避惡」之習俗。

五月之時,五毒俱生。蛇、蠍、蜈蚣、壁虎和蟾蜍出沒,民間用各種方法預防五毒之害。

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方向,可驅蚊蠅、蟲蟻,還可以凈化空氣,驅毒除瘟,懸掛或燃燒艾葉可以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

系五色絲線和佩戴長命縷則更像是防止瘟疫的象徵手段,科學度不高,但是吉祥意義豐富(想想說不定什麼時候潮牌保不齊什麼時候出個五色手鏈,竟然還有點美滋滋呢)。

民間還會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在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

不過聚靈菌在此友情提醒,關於最後這一點,大家可以玩一玩,別太當真,看見真的毒物還是要打要躲的,以防萬一。

最後,祝大家擁有一個超級輕鬆的端午節!

在外出踏青遊玩的時候不妨順道去捎點艾草菖蒲回家、又或者是在手上纏會兒五色絲線看看隔天睡醒是不是能變成東京池面、又又或者是和聚靈菌一起品品這口82年的雄黃酒靜靜等待自己變成蛇蛇的瞬間。

三葉看了聚靈菌的瞎謅也會流淚

(此圖來自動畫電影《你的名字》)

好啦,今天的相聲說完了,聚靈菌在此再次祝大家端午節快樂!乾杯!

END

你們那裡有什麼特別的驅避習俗呢?

歡迎在下方給我們留言

點贊數最高者……也沒有粽子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靈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聚靈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