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房價還會漲嗎?

房價還會漲嗎?

來源:錢大爺筆記(Qiandaye100)

作者:錢大爺

隨著近期棚改政策一收一放,很多人又開始疑惑,房價是不是又要開始漲了?

今天錢大爺講一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了房價?房價會不會跌?

有人說中國樓市畸形無比,有人覺得中國樓市就是一個只漲不跌的神話,究竟是什麼導致無數專家看不透中國房價漲跌,到底是什麼令中國房價漲個不停。

用任澤平的話總結就是: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1

上面我們說的棚改,是土地政策的變化,更多的是金融政策的變化,隨著國開行一紙通知, 「收回棚改項目地方貸款審批權」。這樣一來,全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就等於畫上了句號。

短短五年時間,棚改區住房改造2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700多萬戶,涉及上億人遷入新居。

貨幣化棚改相催生了三四線城市大量住房需求,短期加快住房購買力。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三四線城市棚改,其實與去庫存息息相關。

就中國三四線城市而言,總體去庫存已經結束,2013年到2017年,中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由33%上升至49%。

中國人愛存錢的習慣也開始發生轉變,中國居民儲存增速由2010年之前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要知道,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因為居民開始負債。

居民負債劇增後,棚改如果繼續帶動房價上漲增加居民負債,將會面臨巨大危機。

同時,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經理這輪暴漲後,庫存大幅下降。

所以,中國房地產去庫存在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已經完成,棚改審批權上收,宣告中國轟轟烈烈的去庫存正在結束中。

2

過去三十年,貨幣增發,中國幾乎沒有房價不大漲的城市,即便是人口流失的東北,房價一樣上漲。

過去長時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超過9%,但是比中國GDP增速更快的還有M2我們的貨幣一直在超發,這種現象不是超發一年兩年,而是長期,廣義貨幣增量年均增長超過20%。

2000年,北京海淀區房價4000元,2018年54000元十八年通州房價漲了13倍。

2000年,北京人均職工薪酬為1500元,買套總價40萬100平的房子,需要22年。

2018年北京人均薪酬為9000元,買套總價540萬100平的房子,需要50年。

短期1、2年,我們感覺不到貨幣在貶值,但是把時間拉長,貨幣的貶值是驚人的。

2010年我一個長輩打算在成都買房,但他們認為買了房,便沒有多餘的現金保證生活,所以便放棄購房,2017年,當他們存款增加後,反而買不起房。

去年,M2增速出現巨變,今年6月M2增速已經跌至8%。M2增速低,並不代表房價會下跌。

6月末我們的M2月已經高達177.02萬億元,大基數意味著,每增加1個百分點,也會增加龐然大物般的貨幣。在金融監管收緊的情況下,足以支持房價不跌。

金融、土地政策已經形成穩定房價的趨勢,房價未來長期走勢,回落到人口趨勢。

3

中國人口未來流向哪裡?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會得出千奇百怪的答案,比如北京上海限制人口,人口分流至二三四線城市,也有新聞現在部分農村人口迴流。

我們用一個笨方法,分析全球發達國家城市發展,來臨摹中國樓市發展的軌跡。

同樣在亞洲的日本,人口1.26億,東京都市圈人口達到3700萬人,韓國人口5100萬,首爾都市圈人口達到2500萬,佔了全國近半人口數量。

那麼,北京上海2000多萬人多嗎?

不多,因為北京上海城市人口適量明顯不及東京、首爾。

多,因為北京上海城市規劃、軌道交通明顯不如東京、首爾。

大城市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從全球主要國家城市化進程來分析,人口是流入城市的,而且是大城市,這個過程幾乎不可逆。

最近三四線城市房價暴漲,並不是人口大幅流入導致。一是因為去庫存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二是人地分離,部分一二線城市工作人群因為投資或被迫選擇三四線城市購買。

人口流動對一個地區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從東北樓市變化可以看出,東北地區人口持續流出,東北房價相比全國其他地區漲幅極度溫和。

未來人口流向資源豐富的城市,規模越大的城市意味著資源、工作、教育、醫療城市基建等等資源更加優質。

越是大城市,未來被重點規劃的城市,將會獲得更多資源發展,個人同樣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房價越堅挺。

結論:

從短期來看,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但貨幣基數大,「三限」行政調控政策穩住了房價;中期來看土地政策在「房主不炒」的定位下強調多方式供應土地,對於土地稀缺的一線城市(如深圳),因資源的稀缺性,未來房價肯定看漲;從長期來看,人口凈流入的城市,房價未來也一定會上漲。

如果你是剛需,也確定未來發展的城市,遲買不如早買 。

歡迎留言討論,評論區見。

作者簡介

錢大爺:80末工科男碩士,文能提筆寫字,武能鏟地蓋房,業餘投資者、職場行動派、馬拉松愛好者,分享投資理財、職場進化、跑步運動思考,用有趣對抗無趣。理財的複雜世界裡,關注「大爺」就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2P圈 的精彩文章:

TAG:P2P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