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堆的胃藥你吃對了嗎

一堆的胃藥你吃對了嗎

導讀

這胃酸了、胃脹了、胃痛了,您知道該怎麼辦嗎?您的家中是否準備了一堆的胃藥,但最終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同樣都是胃疼,但產生的原因卻各有不同,您該如何正確地辨證論治呢?胃的實寒和虛寒有什麼區別?對胃部不適該如何正確認識?本講話題中祁老師又會給出怎樣不同的治療對策?那麼,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該如何關照好自己的胃呢?

點擊聽取音頻

《中醫祁談》第三十六講:一堆的胃藥你吃對了嗎(上)

作者/祁營洲

前言

Preface

「話說我經常會遇到一些胃部不舒服的病人,同時,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現在很多人的家中都常備一堆的胃藥,但當胃真的不舒服了,卻又不知道該吃哪一個了,或者是吃了葯也沒有管用,最後還是得來看大夫。」

首先跟各位分享的是寒邪犯胃型的胃病。之所以起寒邪犯胃這個名字,就是為了方便大家歸納記憶。這種類型的人群,遇到寒冷的天氣或者吃了什麼寒冷的東西,這胃部就開始不舒服了。很多時候表現為胃部疼痛,以及胃部具有寒涼感,這個時候很多人喝杯熱水或者用暖水袋去捂一捂,癥狀可能就會緩解一些。簡單地總結一下,寒邪犯胃型的胃病就是感覺到胃部冷痛,遇寒會加重,遇熱可能會減輕。從中醫的病機角度來說,就是因為胃部受寒了,寒是主收引的,就相當於物理學中所說的熱脹冷縮。寒主收引,導致胃部的氣機不能舒展,從而引發了胃痛或其他不舒服的癥狀。所以對於這種類型的胃痛,我們就需要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針對受寒而引起的胃痛胃酸胃脹,祁老師將給出什麼樣的實效小藥方呢?這隻有兩味葯製成的良附丸,是怎樣達到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呢?祁老師說,胃是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的,為了我們的健康,應該做的是什麼?除了良附丸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什麼同類的藥品呢?

明白了這個機理之後,祁老師要推薦給各位的方法是,如果你的胃痛很輕微,可以喝一點生薑紅糖水,因為生薑紅糖水有溫胃散寒的作用。其實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小常識。但如果你喝了生薑紅糖水依然緩解不了,那就真得吃點葯,祁老師推薦給各位的經典中成藥叫作良附丸

良附丸是一首經典的小方,它出自清代的一部名著,書名叫作《良方集腋》。單聽這書名就知道這本書是很了不起的,可見古人對這些方子的珍視程度。良附丸當中只有兩味葯,分別是高良姜和醋香附。這是一首治療寒邪犯胃、寒凝氣滯的經典方子。方子雖然只有兩味葯,配伍卻相當精妙。高良姜是大辛大熱的葯,可以祛寒濕、暖脾胃;香附能行能散,可以入肝經和三焦經,能夠疏肝解郁、行氣止痛。醋香附就是用醋炮製過的香附,中醫認為酸味可以入肝,所以就更加強了它可以入肝行氣止痛的作用。這兩味葯配伍在一起,一個散了寒邪,一個行了氣滯,最終共同達到了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所以,凡是因胃部受寒而導致的諸如像胃痛、胃酸、胃脹等不良癥狀的,都可以用良附丸。

良附丸原方做成的中成藥,目前在全國各大中藥店都可以買到,一般都是小水丸。祁老師建議每次吃1 袋,每天早晚各服1 次。在服藥期間,飲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同時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良附丸是治療寒凝胃痛的,並不適合因胃熱而導致的疼痛。那這兩者如何辨別呢?胃熱疼痛的典型癥狀是胃部感覺到發熱疼痛,同時還伴有諸如口乾舌燥、口苦便秘等上火的表現。另外,良附丸中的香附能行能散,具有走竄之性,孕婦應當禁用。

最後,對於寒邪犯胃型的胃部疾病,除了剛才講的良附丸之外,也可以選擇另外一款葯,叫作丁桂溫胃散。這也是一款經典老葯了,同樣可以起到溫胃散寒的作用,對於寒邪犯胃型的胃痛同樣是有效的

話說,這胃病有實寒就有虛寒,那麼胃中虛寒的癥狀都有哪些呢?根據脾虛胃寒的病機,祁老師會跟大家分享一個怎樣的經典方子呢?很多人夏天在空調房待的時間長就會拉肚子,從本質上來說,這類癥狀的根源是什麼?

以上跟各位分享的是寒邪犯胃型胃病,這種類型說白了,脾胃本身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只不過是受了寒邪,或者是吃了什麼寒涼的東西而突然出現的胃部不適,這種情況在中醫當中我們把它叫作實證。有實就有虛,有實寒也就有虛寒,接下來祁老師就要跟各位分享一下脾胃虛寒型的胃痛。

什麼是脾胃虛寒各位會發現身邊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從來都不敢吃什麼涼東西,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像西瓜、雪糕等解暑的東西也是不敢吃的,否則就會覺得胃部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胃部隱隱的疼痛,有時還會吐清水。同時這類人平時經常體倦乏力,手腳發涼,大便容易不成形,這些其實都是脾胃虛寒的典型表現。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脾胃虛寒的病機。一個是脾胃的氣虛,一個是脾胃的陽氣不足。明白了這兩點之後,我們就應該想到,虛了就要去健脾胃,寒了就要去溫中。所以在治療的時候就需要溫中健脾,和胃止痛。針對這種情況,祁老師要給各位推薦的一款經典中成藥叫作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治療脾胃虛寒的經典方子,為了說明這附子理中丸,我們必須要先說這理中丸。理中丸,來自於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當中的理中湯。由四味葯組成,分別是党參、白朮、乾薑、炙甘草。其中党參性味甘溫,是補氣健脾的;白朮性味也是甘溫,是健脾燥濕的;乾薑辛辣辛溫,可以說是治療胃寒的專葯了。這三味葯放在一起,一補一燥一溫,最後再加上甘草來調和諸葯,共同達到了溫中健脾的作用,所以這個方子的名字叫理中湯。

附子理中丸就是在理中湯的基礎之上又加了附子這味葯。說到附子,可是大辛大熱之品。在《本草正義》當中就說到附子「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葯,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腹,果有真寒,無不可治」。所以你會發現加入附子後這附子理中丸的溫胃之性才是真的更強了,它針對的就是那種脾胃虛寒、手足不溫等癥狀。脾胃虛寒更有甚者,會經常出現腹瀉,常年大便不成形,瀉出去的東西經常都是吃進去的原形,這在中醫當中叫作「完谷不化」,就是糧食原樣被排出來了,好像是胃腸一點消化作用都沒起到,怎麼進來的就怎麼出去的。而且肚子還經常會怕冷,即便是在夏天,這邊出著汗,那邊還得保護著肚子。

很多人夏天在空調房中待時間長了就想拉肚子。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表現的根源就是因為中焦甚至是下焦的虛寒。而這個虛就是功能的萎縮,這個寒就是能量的不足。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好比是一個灶台,下面的火力不足或者是沒火了,這鍋里的米飯就沒有辦法煮熟了,而附子理中丸的作用就彷彿是在灶台的下面加了一把火。

有人問,如果吃附子理中丸上火了該怎麼辦?祁老師會給出什麼樣的巧妙對策呢?針對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病,除了附子理中丸,還可以根據哪些不同的癥狀正確選擇中成藥呢?參苓白朮丸和黃芪建中丸,在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地使用呢?

附子理中丸一般都是大蜜丸,常規情況下祁老師建議一次吃1 丸,一天吃2 次。但附子理中丸畢竟藥性比較溫熱,很多人在服用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上火的癥狀,對此祁老師提出的破解方法是:第一,可以減少用量。比如可以一次吃半丸,或者一天吃1 丸。第二,可以選擇適量生梔子來泡水。生梔子也是一味非常好的草藥,藥房都可以買到。因為梔子的藥性是偏寒性的,它可以清泄三焦,用生梔子適量泡水來送服附子理中丸就可以減輕熱葯帶來的上焦之火。

對於脾胃虛寒型的胃病,除了我們剛才講的附子理中丸之外,如果癥狀較輕,大家也可以選擇另外一款葯叫參苓白朮丸。這款葯也是健脾利濕的,同時還具有一些補益作用,經常用於那些表現為常年腹瀉、大便不成形的脾胃虛寒證。除了參苓白朮丸之外,大家也可以選擇黃芪建中丸,這也是一款非常經典的中成藥。但這款葯更適合那些虛寒型的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而且,黃芪建中丸這個葯的特點是以補為主,以溫為輔;而附子理中丸則是以溫為主,以補為輔。所以,各位可以量力而行。

作者寄語

祁老師不得不再次提醒的是,胃其實是很容易受到我們自身情緒影響的。所以,建議各位在胃部不舒服的時候要儘可能地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激的情緒產生不良刺激。

相關書籍推薦

《祁營洲家庭小藥箱講記:一起發現中醫之美》

本書是以祁營洲醫師中醫科普授課內容整理提煉而成的,涵蓋其面授課程和網路課程之精華,通過幽默風趣、簡潔精鍊的文筆,將中醫理論講解得通俗易懂,保留了授課內容的原汁原味,詳細解讀了常見病症的起病原因、鑒別方法、治療誤區等。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蕁麻疹難愈如何論治?試試以下經驗用藥
珍珠粉真的管用嗎?怎麼用可以重塑水嫩肌膚?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