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設計師眼中好的產品設計?

什麼是設計師眼中好的產品設計?

爆款產品 · 高手面授 · 獨門心法

關注置頂水滴 第一時間分享

我們一定要往前走,往回看

授課老師|楊繼棟

潤米科技設計合伙人

水滴產品進化營的課堂上,潤米科技設計合伙人楊繼棟老師,結合多年產品設計經歷,向我們分享了:

1.設計發展與三次技術革命有什麼聯繫?

2.德國和日本的兩大設計體系厲害在哪?

3.設計與時代的關係,該如何思考?

筆記約3200字,閱讀需6分鐘。

01

從蒸汽機到計算機

時代進程與設計產業化

一百多年前,世博會推出了一套明信片,主題是想像2000年以後的生活狀態。內容包括海底觀光、自動收割、無動力航行,還有戰爭等等。現在2000年又過去了快20年,這些事物已不再新鮮。這個就是觀念認知的問題,那觀念又來自於社會現實存在,我們可以說,設計與時代進程息息相關

1.第一次技術革命

1819 年的時候,第一次技術革命,蒸汽機發明了,紡織業、工業、鋼鐵出現。那這時候我們看到藝術進行到什麼狀態。

這裡有很有名的一幅畫《梅杜薩之筏》,它是浪漫主義繪畫的一個代表作品,色彩濃烈,人的表情動作都特別誇張,藝術家通過畫作來表現當時的社會狀態和他所理解的社會精神。

《梅杜薩之筏》泰奧多爾·席里柯 1819年

那這時我們用的器具是什麼樣的呢?當時全球的中心就是在法國的巴黎,這個洛可可風格的傢具,依然呈現了很多田原的風景,它是一個載體,承載了很多東西。

洛可可風格傢具 法國 18世紀

當時科技迅猛發展,很多行業開始產業化了,但是產品設計製造依然是由藝術家獨立完成的,並沒有產業化

2.第二次技術革命

帶電的東西出來了,出現了電氣化、電力、化學、石油、汽車與飛機製造等工業。

那個時候最經典的椅子是鋼鐵材質的,跟之前發生了一個質的變化。前面 100 年就已經有了鋼鐵,100 年後才能用鋼鐵的東西開始來做傢具,進入每個人的家裡面,大家的認知開始發生改變了。

《瓦西里椅》 馬歇爾·布勞耶 1925年

科技進入電器時代以後,產業也在發展,材料更加深入到大眾生活中,所以藝術也在不斷地創新。這個時候包豪斯的現代體系開始建立,因為繪畫已經達到科學的水平上了,所以設計才有一個產生的土壤。這個時候設計師開始能夠介入產業化

3.第三次技術革命

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第三次技術革命。這之後的數年,喬布斯已經推出了蘋果的個人計算機。

第一代蘋果個人電腦 喬布斯 1976年

我們的社會是什麼狀態呢?瑪莉蓮夢露,特別大的一個 IP,全球的 IP。那這個創作這個畫像的是誰呢?安迪?沃霍爾,他應該是當時活在世上個人藝術收入最高的藝術家,但是他不畫畫。

《瑪麗蓮·夢露》 安迪·沃霍爾 1962年

這是我們現在很常見的一種椅子,路邊攤上比比皆是。它是1960年由丹麥人潘東設計。在那個時候的技術條件下,做出一個沒有腿,整個是一支架的椅子,難度相當大。

《潘東椅》維納·潘東 1960年

你看科技跑得多快,但是椅子還只到這個層面上。藝術跑得更快了,藝術已經都回去了,又回到我們能看懂的時代了。

所以科技在進入新的時代以後,新材料也就成熟了,藝術觀念在不斷的大眾化,商業體系下的設計開始進入他自身的發展時期,設計師深入到產業裡面了

02

從東方到西方

德國與日本自成體系

工業設計發展到今天,放眼全球,有兩個國家形成了自己完整而又獨特的工業設計體系,同時對中國的工業設計也產生深刻影響。

1.德國體系之產品設計的「黃金十條」

第一條,設計是不斷的創新。無論是微創新還是全面的創新是一定要去做的,創新的可能性永遠無窮盡。

第二條,約束創新,要實用的。東西創作出來,不僅功能上,還有心理和審美上都要具有很強的可用性。

第三條,好的設計一定是唯美的。這個美看上去一定是精心設計過的,值得每天相處的。

第四條,好的設計師讓產品能說話。該有按鍵的有按鍵,該有孔的要有孔,該有螺絲的地方一定要有螺絲,不要去遮掉它。讓這個產品能夠說話,表達它的結構和使用方式,擁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

第五條,設計是安靜的。這個是指場域感,一個好的人,一個好的產品放在那不扎眼,能夠待得住,就像他有基座一樣。產品得保持自己的特性,而不是作為藝術品或者裝飾品。

第六條,好的產品是誠實的。這個誠實其實是應對很多企業家想要產品獲得更多溢價時候,提的一個反對意見。要忠實的傳達功能,而不是企圖顯得更高級,更奢華。

第七條,好的設計是歷久不衰的。其實如果前面的幾條都能達到了,這個東西一定是這樣的。就像我們看到一百年前的椅子,現在各個空間都在用,無論是仿的還是造的。

第八條,好的設計師是周密的。考慮的要成熟,細枝末節都深思熟慮。

第九條,好的設計要與生態和平共處。產品的整個周期盡量節省能源,並將污染降至最小化。

第十條,好的設計是極簡的。從包豪斯開始,極簡主義就成為一個標杆。至純至簡,要更少設計但卻要更好。

2.日本體系之國計與民生「雙軌運行」

一個軌道是國之重器,這是影響一個國家生存的。另外一個軌道,就是有一部分人會關心這個國家的人民該怎麼生活

我覺得日本做到了,日本有設計師其實是在國之重器之外,關注整個的國家的民生的。

他們幹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重新定位觀念。他們會說,這東西漂亮吧?可美了。然後你覺得不美,他每天都告訴你這個東西很美,你要能看出他美來,然後就形成了日本人的名義文化。

索尼從 1946 年開始,一直到 2009 年,出了很多個產品,但是真正讓大家能夠記住索尼,我想應該是從 walkman開始。但是索尼曾經幹了無數個不值得乾的產品,你們相信嗎?我們可以看到同一款有無數個款型,他是靠這樣試錯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整個的一個 DNA 的,最後他在國際化的時候拿出來的是一個很漂亮的東西。

隨著日本生活電子類的產品無盡豐富,他們對生活的品質提升有了一個新的機會。無印良品之父,田中一光,其實是一個平面設計師,他是做店鋪和品牌管理的。這是一個讓人極其尊重的神秘級人物,特別是他成立了日本設計中心, 為了整個的國家榮譽在做工作。

這是他的作品,整個的語言色彩體系其實是完全不違和的,就說明他們真的抓到了這樣的一個美學的認知點。

這是他給無印良品做的頭幾張海報之一。第一個是愛沒有裝飾,就是要赤裸裸的表達愛。第二個是以前他們吃魚只吃中間一段,現在說買整條的魚回去吧。表達了一種生活態度,不要浪費。無印良品其實就是一個雜貨攤品牌,現在一步一步做起來了。

我覺得日本還有另外一面,就是它的國之重器,包括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等。在這些品類裡面,他們依然特別厲害,這得益於他們非常重視科技研發。

我因為要找材料認識了東麗,是優衣庫的核心供應商。優衣庫的老闆曾經對外說過,優衣庫不是一家服裝公司,優衣庫是個科技公司。當我們去到東麗以後,他們在中國南通的確有一個研發中心,把材料當科學去研究,那你說這個公司沒有競爭力嗎?它跟 zara 走的路線截然不同。

03

從過去到未來

改變中找准設計方向

當我們在梳理整個設計史的發展的時候,始終無法脫離背後的宏大社會背景。換句話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決定了社會的主流觀念,而任何一個產品的設計都離不開它的設計理念,也就是觀念。

當我們理解設計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往回看,回溯它的社會和時代背景,可以說《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美學方向;而當我們設計一件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往前看,《潘東椅》就憑藉其超前的設計理念,洞察社會發展趨勢,成功的影響幾代人。

新一代的產品媒介改變了,使用的方式改變了,記憶的方式改變了,語境的平台改變 ,我們所有遇到的事情其實都在改變。

那麼,我們知道,十九世紀是機器推動人的時代,二十一世紀是人反過來看機器的時代,應該是這個狀態。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熊貓表情包,請收下!
不會再有大赦!移民改革爭執不下,川普怒罵「別浪費時間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