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禪師「被戀愛」,《天乩之白蛇傳說》也許該為自己「扶乩」了
近日,大型網路劇《天乩之白蛇傳說》竟然添加「法海與小青」的感情戲吸引眼球。
影片中「法海」角色以佛教僧人的形象,與蛇妖小青飲酒、摟抱、接吻、互訴心中情愛、愛到死去活來。甚至就連出家,都設定為不敢直面愛情的怯懦和逃避,之後更安排僧人角色在放棄信仰、追逐世俗情慾的漩渦中反覆掙扎。從場景到道具,更充斥著諸如佛像、佛珠、袈裟、海青等佛教法物。這些編排,嚴重傷害佛教信眾的宗教感情,引起強烈社會不滿。
《天乩之白蛇傳說》中的「出家人談戀愛」橋段
在新中國的文藝事業發展過程中,國家一向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保護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例如,1987年,「違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小說《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在《人民文學》雜誌第一二期合刊上發表引起強烈社會不滿,主編被停職檢查,當期的《人民文學》被禁止發行,並在電台和報紙上播發了消息;2003年,天津《今晚報》發表了一篇涉伊斯蘭教的寓言故事,穆斯林認為「褻瀆伊斯蘭教」,津冀魯穆斯林圍攻報社,報社最終道歉;2013年,格力空調和佛山維他(光明)有限公司撤除了戲謔佛教祖師法海的廣告,並發布致歉聲明;2015年,《尹志平的奇幻旅程》因直取祖師名諱、誹謗道教祖師大德,遭道教聯名抗議而遭禁播和視頻;最近,網劇《不負如來不負卿》因涉褻瀆佛教和佛教祖師而被停播……這些實例都有力說明了國家對宗教信仰的充分尊重。同樣道理,《天乩之白蛇傳說》在對法海禪師的褻瀆程度上,並不亞於《不負如來不負卿》,兩者都是從同一個資本和娛樂的邏輯起點上出發而在網路上製造傷害效應的。
目前,佛教界人士已組織材料,向國家相關職能職權部門遞交投訴舉報信,並通過多種渠道展開合法權益的維護。
維權行動以該劇涉嫌詆毀與歧視宗教為名,要求對《天乩之白蛇傳說》出品方「歡瑞世紀」、播放平台「愛奇藝」採取嚴厲措施,立即停止該劇的播出,消除節目源、消除多方惡劣影響;同時要求相關涉事方,向社會公眾與佛教信眾做出公開道歉。
「法海小青」部分戲份被刪
2018年7月16日該劇上線第八天,愛奇藝刪減了劇中「法海」角色剃度時與小青的吻戲近景、「法海」角色以僧人形象對小青的回憶情景、小青臨死二人攀爬摸手的橋段與部分對白。
刪減,可見其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中國佛教信眾高達2億,
文娛公司為何不放在眼裡?
《中國宗教的現狀與未來——第七屆宗教社會科學年會》公布的數字顯示,佛教信仰者人數在中國人口比例中最大,大約佔18%,絕對值在2億左右。
曾有佛教界人士評論稱,即使從務實的角度看,這一龐大的群體都應當被廣電網路領域的從業者們爭取、甚至追逐,不應當被忽視,更何況被欺辱。
面對佛教屢遭娛樂經濟等圈子的戲謔與惡搞,2016年5月,佛教界、學術文化界發起公開聯署——全面抵制毀謗佛教惡性言論。
《佛教界、學術文化界聯署全面抵制毀謗佛教惡性言論》
http://fo.sina.com.cn/news/jnxw/2016-05-09/doc-ifxryhhh1797334.shtml
怎麼又是法海?
世風日下,戲謔升級!
曾有人在網路上總結說:「70後認為法海為了收妖而為難白蛇,80後認為法海喜歡白蛇而為難白蛇,90後認為法海喜歡許仙而為難白蛇。」如今,「法海」之名再下一城,又被中國當代的文娛公司和青蛇編排在了一起。
世風日下,戲謔升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佛教高僧、禪門祖師、宗教領袖,就在一代代有意無意的戲說、持續糜壞的惡搞中變得面目全非。
鳳凰佛教評論員曾論述道:「在以市場論高下的當今娛樂圈和媒體界,文藝創作有觀眾緣,就有資金鏈;抓得住眼球,就掏得到荷包;雷得倒眾生,就佔得住市場。如此一來,部分文藝創作者便不惜高調行惡,打著多元主義的旗號,用邊緣與惡搞的娛樂形態強佔收視制高點。當真是只為自己的荷包負責,不為受眾的腦瓜負責。」
網路間不少追劇的網友面對佛教界的抵制,有一個典型的抱怨:「你們為什麼偏偏抓住這一部劇抵制?怎麼不去往更早的源頭上抵制?怎麼不去抵制其他的辱佛現象?你們看這部劇紅了,是不是別有居心?」
護法信眾回應稱:「標本兼治,不妨從治標開始,為治本贏得時間!」
2013年「法海事件」
——漢傳佛教當代護法行動的開端
法海禪師再度處於輿論聚焦之下,自然讓人想起2013年著名的「法海事件」。當年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上,歌星龔琳娜大唱《法海你不懂愛》,直接針對佛門的宗教領袖掀起娛樂風潮。
有法師率先以「法海事件」為端,公開抵制娛樂圈戲謔佛教三寶的行徑,樹起漢傳佛教界主動護法的大旗。該事件立時掀起風起雲湧的民意大討論,引發當代中國佛教信眾首次公開向戲謔佛教的低俗文化說「不」。
有一系列數據統計顯現了佛教美譽度在「護法元年」的觸底反彈之勢:
「法海事件」過程中,堅定守護信仰、果敢署名發聲的,有某賢法師為代表的數十位佛教法師;有金易明、王雷泉、王志遠教授等十多位學界與文化界菁英;有人大禪學社、天大思行學社、北大禪學社、北中醫國學社、北大國學社、北大宗教哲學研究會、北大易學社等青年社團;以及橫跨理工、人文、社科領域的名牌高校碩士、博士數十人。
圍繞「法海事件」的主題撰文先後多達40餘篇、合計近20萬字。網民評論計2萬7千多條、參與評論推薦的人次更是高達8千萬,累計組織民意調查5次,投票人次多達420萬。相關文章與文字,在國內各大重要網站及主流微博平台不斷被轉載,擴散效應持續升級。
彼時的鳳凰佛教評論文章曾經說:「我們不憚承認,重塑信仰尊嚴、重啟文化自覺的過程難免會有反覆。我們要給上坡路,一點耐心;給回歸與療傷,一點時間。」 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佛教在互聯網深化時代的輿情治理與公共美譽度維護,任重而道遠。
文章來源:禪林網
※夢示雞骨,舊習不改,終至冥府
※法句經故事集——智者應護持自己的心念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