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帛琉不惜開罪中國?真相只會讓人哭笑不得

帛琉不惜開罪中國?真相只會讓人哭笑不得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牛二熊】

台灣的「邦交國」所剩無幾,自然對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最近台媒又在炒作一則新聞,說是帛琉拒絕與大陸建交,甚至不惜為此開罪大陸,而該國的帛琉太平洋航空公司現在又宣布停飛中國航線。

雖然也有嚴謹點的媒體指出,停飛是因為財務危機,但這已經無法引起大多數人的注意,台媒還是大大興奮了一把,很多台灣人也在社交媒體上讚揚這一「友邦」的「情義相挺」,紛紛號召要組團前往該地旅遊。

可惜,這又是一則自欺欺人的假新聞,事實的真相說出來之後,很多人會覺得荒誕的眼淚流下來。

簡單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帛琉跟兩岸的關係怎樣?

眾所周知,帛琉在1994年獨立之後,本打算與大陸建交,但最終還是在1999年選擇與台灣「建交」,那時候正是台灣「金元外交」相當盛行的時候,所以當時台灣當局也下了重本,支援該國建設了不少大型工程,比如總統府。

另外,國民黨黨產也非常積极參与當地建設,作為以旅遊為唯一支柱產業的國家,帛琉需要建設不少高級酒店,所以那時候台灣一些企業包括國民黨的黨營企業就前進帛琉,成為如今接待日本和台灣遊客的主力軍,最有名的莫過於老爺酒店,這在台灣也是響噹噹的牌子。

不過,中國大陸與帛琉雖然沒有外交關係,但大陸企業也沒閑著,也都看中了這裡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紛紛想方設法建立溝通渠道,並在當地投資建設旅遊項目,甚至參與當地的太陽能開發和經濟特區建設。

說到這裡,就可以追問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宣布停航的帛琉太平洋航空是什麼來頭?

台媒的報道中,這家航空公司還專門向該國國會報告停航事宜,從而給人一種這是當地國資的假象,殊不知,這家航空公司是由台商投資成立的。

這位台商名叫邱宏照,早年在台灣以電子業起家,後來就到大陸投資興業,先後經營內地與香港的運輸交通、地產、食品等十多個行業,後來又進一步擴展到旅遊業,換句話說,邱宏照雖然出身台灣,但其事業版圖基本上都在大陸,或者香港,後來因緣際會發現帛琉的商機,也是致力於經營中國大陸與帛琉之間的旅遊生意。

當然,因為中國大陸與帛琉沒有外交關係,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存在直航協議,邱宏照只好轉為借道港澳中轉,他成立了百悅旅遊集團,在帛琉購買了酒店,然後又租用了探索航空的飛機,成立帛琉太平洋航空,專門經營兩條航線,那就是香港和澳門飛往帛琉的科洛爾機場。

說到這裡基本上就可以破案了,宣布停航的這家航空公司跟帛琉政府沒有半毛錢關係,自然也就不存在替政府決策背書的問題,其停航決定更不代表帛琉政府的意向,許多台灣人由此認為帛琉政府對他們情義相挺,未免有點自作多情了。事實上,該公司之所以宣布停航,純粹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因為中國大陸的團隊客人大幅下降,經營下去已無利潤可言。

這就進一步牽涉到第三個問題,帛琉確實是因為台灣「邦交」的緣故而排擠大陸旅遊團嗎?亦或是,大陸出於外交考慮,才限制遊客赴帛琉旅遊?

答案恐怕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雖然2017年底曾經傳出消息說,大陸旅遊局發布禁令,限制大陸遊客前往梵蒂岡和帛琉旅遊,不過事後這件事被外交部否認。

具體的事實應該是,大陸居民赴境外組團旅遊只能前往國家旅遊局公布的「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家」,這是2002年實施的《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的明文規定,只是隨著國人出境游的飛速發展,許多旅遊社也遊走在法律邊緣,經營了不少不在清單上的出國游項目,這些非邦交國自然都位列其中,政府部門曾經多次加強監管,不過大多也是不了了之。

最近一次恰好就是2017年底那次,所以帛琉團隊游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了衝擊,這一點也得到帛琉政府的確認,不過數字並不大,只比上一季度下降16%。要知道,中國遊客在高峰時曾經達到當地人口的5倍之多,如果基數沒有重大變動的話,單純下降16%並不會產生本質影響。

真正對帛琉的旅遊帶來深遠衝擊的,其實還在於帛琉政府自己的政策。新上任的總統雷蒙傑索是一個深具環保理念的政治人物,這也不奇怪,帛琉這種海島國家,時刻面臨著氣候暖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對環保問題要比其他國家要給予更多的重視。

正是出於環保的理由,該國政府擔憂遊客增多超過該國的接待能力,更重要的是,超過了該國的環境承載能力,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該國政府宣布要限制中國遊客,將中國包機砍半,事後他們還解釋這並非針對中國。

到了2016年,該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取消了對外國遊客的落地簽待遇,外國人入境都要支付50美元的簽證費,以及100美元的環保費。這就等於讓團隊遊客的出行成本一下子增加了1000人民幣以上,對於熱衷於低價團的中國遊客來說,幾乎就是致命一擊。

當然,任何政策都有遲滯效應,一系列限制舉措在經過一兩年的發酵之後,到了2018年終於帶來實質結果,中國大陸的遊客熱情終於出現了實質下降。

其實不光是大陸遊客,另外幾大來源包括日本和台灣遊客,也同樣腰斬,所以這基本上就無關中國政府的政策,也跟帛琉跟台灣的「邦交」無關,而純粹是該國發展理念導致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看,那些打算組團前往帛琉情義相挺的台灣民眾或許也要失望了,因為當地也不太歡迎他們,或者非要去也可以,多付出不少成本才行。

有意思的是,也正是因為對環保的執著,恰恰讓帛琉政府與中國大陸政府的關係開始拉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這讓帛琉政府感到受傷,轉而尋求中國政府的幫助,以便繼續遏制氣候暖化的趨勢。先前傳出台灣與帛琉「邦交」不穩,其實就來自於這一背景。

換句話說,中帕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帛琉也亟需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這已經超越了短期經濟利益的誘惑,更何況中國的基建本身在當地也長期存在,接下來要出現外交關係的改弦更張,其實也只是時間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當香港本土法律不足以制裁港獨活動,我們還能怎麼辦?
張忠謀與台積電:半導體製造強者給大陸什麼啟示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