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應實現的「深度工作」

理應實現的「深度工作」

最近讀的是一本方法論書籍,deep work rules——如何有效使用每一點腦力深度工作。來自美國暢銷書作家Cal Newport。外國人擅長輸出方法論,好處是邏輯清楚,可操作性強。

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理論:深度工作是有價值的;深度工作是少見的;深度工作是有意義的。第二部分,準則:工作要深入;擁抱無聊;遠離社交媒體;摒棄浮淺。

作者是個計算機教授,全書以一種精密的邏輯展開,事例、說理、概念、方法,讀起來很容易,大概一個空閑的周六就可以全部翻完。

可惜,道理是簡單明了的,實踐起來是困難的。我是個重度的網路依賴者,思維淺快,生活稍有間隙,我便要拿起手機刷一刷。早想改變,可惜無濟於事。買這本書,當然是我盼望能夠改變。好的品質當然不容易養成,不然為什麼成功的人那麼少呢?

書中對深度工作的定義是: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註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識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浮淺工作: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而在浮淺狀態下度過足夠的時間,將永久性降低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

在一萬小時、刻意練習等精英習得理論的基礎上,本書提出了另一個公式: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專註度。因此,保持專註,不被打斷是很重要的。當你從任務A轉移到B時,注意力還會對A有殘存效應,從而影響到對B的效率。

因此,從繁瑣浮淺的生活中解放出來,真正實現人生意義,靠的就是深度工作。前提是,你要想清楚,你人生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下面略談一些準則。

選定深度工作模式,形成習慣

深度工作者常見幾種模式:①禁慾模式,將外界的干擾最小化;②雙峰模式:一段時間用於深度追求,一段時間用於做其他事情;③節奏模式:設定一個常規習慣,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開啟深度工作模式;④新聞記者模式:只要有空閑時間,立即轉入深度工作模式。

這幾種模式可以自由切換,最好在每周開始時即制定計劃,安排出一周的深度時間。深度時間新手一般每天最長1小時,熟練後每天最長4小時。

關注點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簡化選擇,制定出自己的目標,定期問責,深度工作方能有的放矢。

「二八」原則同樣適用於此。我們的重要目標80%是靠我們20%的活動完成的。也就是說,當你為實現一個目標列出10-15項活動時,只有最重要的2-3個活動將決定我們是否實現目標。

完工儀式

工作結束之時,屏蔽掉一切對工作問題的擔憂與思考。每天給自己設置一個停工時間。

享受無聊,鍛煉注意力

我們不應該讓大腦處於時時分心的狀態之中,一旦適應了分心,將迷戀於此。這對人的心智是有害的。

最好一天中計劃好自己使用網路的時段,在這些時間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網路。這樣,原本一整天的分心就變成了一整天的心智訓練。

在這些無法使用網路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冥想,將注意力集中到最近的專業難題上。將注意力渙散或停滯時,重新回到這個問題上。

遠離社交媒體

很多網路工具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現代人不自覺地進入一種思維模式,覺得一旦發現一款網路工具有一點益處,就覺得應該使用它,卻忘了它可以帶來的種種弊端。事實上,我們應該做更理性的價值衡量。

想想決定你成功和幸福的核心因素是什麼,只有一種工具對這些因素的實際作用利大於弊時才選用它!

似乎不寫一篇推送,就無法結束一本書,這是我建立這個公眾號的初衷。

事實上我早就讀完了,而終於寫下來,是因為我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即時的快樂,過去了就過去了,留不下一絲痕迹。只有真正有所小成時,才擁有發自內心的愉悅感。

我想在這個世界留下一絲痕迹。也希望看到你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曲書童 的精彩文章:

生為女子,我們比她們幸運

TAG:曲書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