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當你徹底沒有意見的時候

當你徹底沒有意見的時候

當你徹底沒有意見的時候

一生一世的功課

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禪是感性、理性和智慧達到究竟的平衡點。一個修行人也是很有感情,但是,他用的是理性與般若智慧的感情!你們來晨曦社,希望你們以功課為主,要把80%的時間放在功課上,家人很不容易把你送到台大,這個最高的學府,家人對你有所期盼。記得!你學佛,自己喜悅,但不要製造逆境。

有的人學佛以後,就跟家人合不來。學佛要把握好時間和空間,不要讓家人以為學佛就是要出家。一次,我到清華大學演講,有同學問:「皈依可以結婚嗎?」「皈依可以吃葷嗎?」我說:「都可以啊!」我告訴大家,學佛不是學得怪裡怪氣的,佛陀是很正常的人,我們不能用對立的方式來學佛。當你看到家人不能接受,你就避開不談。實在沒有辦法吃素,也不要一直堅持。禪修,一定先要修養自己,不要與別人敵對,要懂得拿捏時空。

有智慧的人,能掌握時空,能營造對自己有利的立場。不要一信佛,到處看不順眼。有一個初學佛法的,來打八關齋戒,又來參加法會,然後又來受五戒,結果回去就不與先生相處,好像沒有婚姻關係一樣。先生就憤怒,開始謾罵三寶:「這個慧律法師啊,專門破壞人家的婚姻!」這是很冤枉!學佛不是叫你跟人家打對台。我們要善巧方便,我們是佛弟子,有禪修的觀念,應該是和合、和諧、和平,同時是有智慧的。

禪能得大解脫,也能得大自在,諸法畢竟空。我們所有的境界,到最後都是不可得;痴就是沒有智慧;慢就是驕傲。這個世間沒有東西可以驕傲。

佛陀在《阿含經》里講得很清楚:我容易老,沒有什麼值得驕傲;我容易病,沒有什麼好驕傲。我的色身容易死,也沒有什麼東西好驕傲。而我們是以自己的優點,來傲視別人、奚落別人、批判別人,本身的修養就不夠,同時也活在痛苦的負擔裡面。能夠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佛法是活用的,它不是死守某一種原則,要不然,佛陀為什麼講「法無定法」?因為時間、空間不一樣嘛!什麼叫法無定法?譬如說,這個麥克風在中間,我跑到右邊看,麥克風在西邊;跑到左看,麥克風在東邊。跑到南邊看,麥克風在北邊;跑到北邊看,麥克風變成在南邊。這個麥克風沒有動,為什麼你們看法不一樣?因為定位不同。這個就是眾生,只要定在不同的角度,它就會有爭執,而且不會停。

當你徹底沒有意見的時候

當你進入禪的最高境界,就會懂得無諍,任何的時間、空間都可以解脫。

禪宗里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大悟的禪師坐在椅子上,旁邊站著一個侍者。有兩個小師父,在外面吵得不可開交,甲小師父跑進來講了一大堆,問:「師父,是我對他不對,是不是?」禪師就說:「嗯,你對!」甲小師父出去了。乙小師父跑進來也講了一大堆,問:「師父!我是對的他不對,是不是?」禪師說:「嗯,你對!」後面的侍者就說:「師父!不是甲對就是乙對,不是乙對就是甲對,您怎麼講二人都對?」師父轉過來:「嗯,你也對!」(眾笑)這個答案很簡單:聖人是沒有那個對錯、是非、善惡,他心都在定中。因為依靠某一種相,就會建立某一種觀念,大徹大悟的人,心中沒有相,怎麼會在對、錯的相上執著呢?

如果當我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的時候,你就開悟!因為你說別人不對的同時,就在起煩惱,就是不對,不管你是什麼理由生氣,也是你不對,乃至於對外道、惡知見。

在印度,當時最高成就的覺者叫作佛。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有很多外道都稱自己「我是一切智者」「我是一切覺者」。《阿含經》講,一切智者就是佛,外道這樣自稱,佛陀也寬恕他們。佛陀絕對不會用嗔恨心與外道講話,對外道就等待因緣,看有沒有辦法把他們改變過來。

死守自己的觀念,同時攻擊、排斥別人,這個就是外道。玄奘大師的辯論,也是要把外道轉成佛教,而不是佛教八大宗派的互相攻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法四依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禪定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