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建華:小腦認知情感綜合征
導讀
小腦可以維持運動協調和前庭平衡,不過其與認知、情緒等是否也有關係呢?在中國卒中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2018的眩暈論壇上,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神經內科、海軍軍醫大學眩暈專病診治中心的庄建華教授對「小腦認知情感綜合征」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小腦的結構與功能
小腦大體解剖結構
從外觀上看,小腦中間有一條縱貫上下的狹窄部分,捲曲如蟲,稱為蚓部。蚓部兩側有兩個膨隆團塊稱為小腦半球。在小腦蚓部和半球表面有一些橫行的溝和裂,將小腦分成許多回、葉和小葉(見圖1)。
圖1
小腦皮層
小腦皮層分為3層,從表及里分別為分子層、浦肯野氏細胞層和顆粒細胞層,皮層里含有星狀細胞、籃狀細胞、浦肯野氏細胞、高爾基氏細胞和顆粒細胞等5種神經元(見圖2)。在這些細胞中只有浦肯野氏細胞發出軸突離開小腦皮層,成為小腦皮層中唯一的傳出神經元。
圖2
小腦深部核團
在小腦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質中,每側各埋藏著4個由神經細胞群構成的神經核團,由內側向外側分別為頂核、栓狀核、球狀核和齒狀核(見圖3)。
圖3
小腦血供
小腦後下動脈(PICA)是椎動脈顱內段最大一個分支,其供血區是延髓、第四腦室、脈絡叢和小腦。小腦前下動脈(AICA)是基底動脈的分支,AICA?發出迷路動脈供應內耳的血液,有時迷路動脈也可直接由基底動脈發出。小腦上動脈(SCA)分為四段:橋腦中腦前段,橋腦中腦外側段,小腦中腦段和皮質段(見圖4)。
圖4
小腦功能損傷
(1)新小腦
新小腦主要接受經腦橋接轉的來自大腦皮質的纖維,參與由大腦皮層發起的隨意運動的調節。在位相性的活動和肌肉的協調運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新小腦損傷會導致共濟失調、辨距不良、協調不能等癥狀。
(2)古小腦
古小腦主要接受來自前庭核和前庭神經的傳入纖維,調節軀幹肌肉的活動,在維持肌緊張、身體平衡和姿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舊小腦
舊小腦主要功能與頭部和身體的本體感受和外感受的傳入信息有關,有調節肌緊張的作用。
(4)小腦絨球小結葉
絨球/旁絨球損傷後表現為下跳眼震(常自發)、GEN/反跳眼震、損害追蹤(同側)、VOR抑制失敗、重塑適應損害、甩頭幅度/方向異常、對側OTR/交替性反向偏斜等。
小結/蚓垂損害表現為周期性交替性眼震(PAN)、旋轉VOR延長、搖頭眼震向同側、影響習服、損害平移VOR、空間定向障礙等。
小腦的功能只有維持運動協調、前庭平衡嗎,與認知、情緒等是否也有關係呢?2014年Human brain mapping 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小腦是認知功能是有貢獻的,小腦參與了情緒、執行功能、語言、音樂、時間和工作記憶等認知活動。
小腦認知情感綜合征(CCAS)
1998年Schmahmann等提出小腦認知情感綜合征(CCAS),又稱Schmahmann綜合征。在1964年Luria』s實驗室就報道小腦腫瘤引起的認知損傷,當時成為「假性額葉綜合征」。
臨床表現
? 執行功能損傷:思維能力下降、注意能力下降、工作記憶能力下降、語言流暢性下降等
? 視空間功能損傷:視空間認知和記憶方面等的損傷
? 語言功能損傷: 語言語法表達錯誤等
? 行為——情感障礙:情感淡漠、反常行為等
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小腦緘默綜合征(CMS),CMS患者一定會出現語言障礙,兒童多發病,且多發在小腦腫瘤手術後,可伴有肌張力低下,共濟失調等運動癥狀。而CCAS患者可以不出現語言障礙,指非運動癥狀,並且兒童及成人均可發病。
病因
引起CCAS的病因比較廣泛,包括血管(梗死/出現)、腫瘤(多種)、變性(OPCA、脊小腦共濟失調)、先天(小腦發育不良等)、外傷手術及藥物中毒等。同時也與病變發生的部位相關。
有研究發現,小腦後下動脈(PICA)損傷後患者出現的CCAS的臨床表現的比例高於小腦上動脈(SCA)患者。有研究發現,髓母細胞瘤與膠質細胞瘤出現的CCAS的臨床表現也不相同。2017年報道小腦認知情感區域主要後葉/蚓部和7-8葉。
臨床診斷
CCAS臨床診斷應採用神經心理評估,但是MMSE、MoCA並不合適。2018年Brain的研究顯示,採用CCAS量表可能更適合CCAS臨床診斷。
治療
CCAS治療強調綜合治療,現在臨床上治療可能更偏向於心理科醫生的治療,包括神經心理康復治療、真實定向療法、注意力程序化訓練、目標管理訓練等。
同時,201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CCAS也可以採用對症藥物治療,並且研究者認為有望使用皮質刺激、經顱磁刺激等新的治療技術。
CCAS的預後主要取決於CCAS的病因,如果病因可治,則持續數天、周之後,即可恢復。若病因不可治,則會出現部分緩解,進行性加重的情況。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神經科領域排行一覽
※癲癇 or 暈厥?70%的病例可能都誤診了
TAG:醫脈通神經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