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鮮卑人的後裔

鮮卑人的後裔

在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有一個神秘的石洞,洞中有陶器、石器和骨器,還有大量的石記銘文,人們稱之為嘎仙洞。這個洞里曾經生活過什麼人?發生過什麼事?他們隨著歷史的腳步又走向了哪裡?鮮卑的後人是誰?

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有很多說法,其自稱祖居關隴,是西涼王李皓的後代,藉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但其中有一段插曲,西魏以前以山東地區的李姓一門為望族,這一地區有五大望族姓氏——王、盧、崔、李、鄭,其中李姓是鮮卑族中的一大姓氏。而自西魏宇文泰以關中為根據地建國,就硬性規定了關隴李姓為望族。有人據此認為李氏一門是鮮卑族大野部的姓氏。這著實讓鮮卑族又火了一把。

鮮卑「源起」

當東胡之名消失於中國歷史的長河之後,它的一支後裔——鮮卑族在大興安嶺的崇山峻岭間興起了。秦漢時期,鮮卑人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拉木倫河流域。匈奴西遷後,鮮卑佔據了原來屬於匈奴的地盤,併合並了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勢力逐漸強盛。

作為一個部落集團的名稱,「鮮卑」之名始見於東漢時期。有學者認為鮮卑即「犀毗」,亦稱「師比」,指胡人的帶鉤。此帶鉤初出自東胡,戰國時傳入趙國等地。《史記·匈奴傳·索隱》引張晏言指出:「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為獸之義,「鮮卑」意為祥瑞或神,合之為瑞獸或神獸。東胡人以鹿等瑞獸鑄到帶鉤上,即所謂「鮮卑郭落帶」,也就是瑞獸帶或神獸帶。

另有學者認為,鮮卑因住鮮卑山得名; 也有的學者認為鮮卑族稱系由其部落酋長之名轉化而來。三國時東吳史學家韋昭在註解《國語》該文時曾講,鮮卑來自東夷國。1960年夏,考古工作者在今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礦區北部達蘭額羅木河東岸發現了鮮卑早期墓群。這座大型的古墓群考證約為2900年前至東漢初期的鮮卑人墓地,出土遺物300餘件。墓葬中有大量的牛、馬、羊殉葬和陶器、銅器、骨器、木器、貝殼等隨葬品,其中袋形三足陶銅器和頭北單塋墓葬方式都說明了墓群主人與黃河流域文明悠久的聯繫,木器和貝殼等隨葬品的出土更讓人猜測他們與東夷文化的淵源。但是鮮卑源於東胡別支是如今最廣泛的說法。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教授白玉東也支持這種論斷,因為《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和《十六國春秋》等正史均有明確記載說鮮卑就是東胡的余部。

鮮卑人開鑿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鮮卑與雲岡石窟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存在了171年。北魏諸帝,多信奉佛教。北魏政權與佛教的關係,我們可以從雲岡石窟窺探出來。

山西大同是遼代五京之一的西京,北魏政權在此建造了雲岡石窟。石窟中精美的雕刻在武州山腳下巍然屹立了1500多年,目睹過一個個王朝的更替,經歷了一個個民族的發達與滅亡。雲岡石窟可以說是雕刻在石頭上的歷史。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雲岡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斷代史;它更是一冊鮮卑民族的文化史,濃縮著鮮卑民族的文化。

遷都洛陽後,公元500年北魏又開始開鑿龍門石窟。但鮮卑貴族認為,那些基本上都漢化了的佛像已經不再屬於鮮卑人了。於是,留在平城的鮮卑遺族們繼續以己之力營造著鮮卑人自己的精神家園——雲岡石窟。承平日久,再加上佛教祥和慈悲教義的耳濡目染,草原部落的血性沉寂了,鮮卑人曾經引以為驕傲的殺伐武功沒落了,北魏政權風雨飄搖,雲岡石窟停建。公元533年,鮮卑人政權北魏王朝滅亡。隋唐以後,作為民族的鮮卑就不存在了。

鮮卑在內蒙古的「遺迹」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冀後旗紅格爾圖蘇木三道灣的一片古墓群正是鮮卑族的「遺迹」。經有關單位及時搶救清理,共獲400餘件鮮卑文物,為研究中國鮮卑民族歷史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考古人員清理了22座殘存的墓葬。這些墓葬有豎井、洞室;葬具有面槨、木槨等;葬式有單人、雙人和多人合葬,還有特殊的無頭葬、有頭無身葬,這可能是較原始的割體葬儀,它反映了鮮卑人進入奴隸社會的一些特點。據初步考證,這裡的古墓屬於古鮮卑氏族制時代的集體墓地之一。

鮮卑人陶俑

徵集和整理的出土文物中,有陶器、金器、銅器、鐵器、骨器、珠飾、五銖錢、樺皮器蓋,以及皮革絲織品和漆器殘片等。它們同扎賚諾爾墓殉葬品非常一致。其中駱駝紋金飾牌、疊馬紋金飾牌、鹿紋金飾牌和透雕鏤孔飾牌等,都是稀世珍品,是研究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

史載鮮卑族「以山為號」。鮮卑族的祖先以他們居住的鮮卑山作為自己民族的稱號,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中書侍郎李敞前往祭祀,並在洞中刻下祭文,但是鮮卑山的方位長期無考。

1980年7月,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調查中發現了「嘎仙洞」,該洞位於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洞中除了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遺留的石刻銘文與《魏書》記載基本相同,從而證明嘎仙洞就是歷史上記載的鮮卑石室。嘎仙洞面積近3000平方米,洞頂最高20餘米,同時洞中還有小洞。

根據鮮卑族對祖先的記憶,大約早在夏代,鮮卑民族已經開始活動,而當時鮮卑民族活動的地點是否就是兩千多年以後北魏時期的鮮卑石室尚缺乏直接的證據。目前只能說,鮮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北麓。

鮮卑人

鮮卑血統流向了何方?

拓跋鮮卑經過兩次南遷,定都盛樂,開創了有史以來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游牧民族政權。北魏在統一中國北部過程中,大量吸收中原漢人先進文化,使鮮卑貴族與漢人名門大姓結合,並吸收到統治集團之中。孝文帝時的一系列改革,使鮮卑人進一步封建化,北魏政權也完全中央集權化。同時鮮卑人將許多有益於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在其改革過程中,與中原固有制度相結合,形成了一些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制度,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為隋、唐兩朝所承襲。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就是鮮卑民族漢化的一個過程。

至隋唐時期,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一般認為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至於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餘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枚舉。這不僅表明了當時北方與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顯示了鮮卑人在社會重要性方面的廣度,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都有鮮卑血統。

鮮卑人生活

一部分的古鮮卑人後裔都融入了漢族,但還有一部分融入了契丹。最後流向有一部分進入滿洲。

按錫伯族說法,他們為鮮卑之後裔。與北魏政權同時存在的另一部分古鮮卑人以「室韋」為號,在嫩江左岸的綽爾河、洮兒河等流域活動,其中的一部分演變成了錫伯族。錫伯族最初游牧於大興安嶺東麓,生存在以「嘎善洞」為中心的地帶,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直至演變成了如今的錫伯族。

鮮卑人遷徙圖

來源:烏胡日的博客 部落可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一日本人自稱是川島芳子化身,最後竟然到中東參加戰爭
專家挖雍正的墓,當挖到兩米深時,卻緊急叫停,用水泥將其封死?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