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既然人終有一死,為何還要活著?看完這篇我心終於醒悟

既然人終有一死,為何還要活著?看完這篇我心終於醒悟

既然人終有一死,我們為何還要活著?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和回答的問題,因為一旦你活著,就會出現對這個問題的靈魂拷問,如果你不曾有過這種拷問,可以說你幾乎沒有真正生活過。

對於這個問題,咱們不妨看看那些偉大的哲學家是如何說和如何做的?

既然人終有一死,為何還要活著?看完這篇我心終於醒悟

1,人終有一死

在《裴多篇》里,柏拉圖說:「人類的結局,無關它物,只有死與向死」。柏拉圖告訴我們,人們不可避免的命運就是死亡。

而詩人紀伯倫說:「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渴望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秘。生和死是勇敢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

2,現世是虛妄的

基督教文化認為現世是虛妄的,不值得留戀的,我們要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寄託到來世,今生行好事,上天國。今生作惡,下地獄。它不僅提醒我們現世的虛妄。同樣地,還引導人們關注靈魂,關注死後的世界。從這個層面上看,基督文化並非為現世划上一個休止符而是將現世延長至永恆的另外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人失去了所有的財產,地位和身體後,是平等的。在天國,所有人都享有至福。

既然人終有一死,為何還要活著?看完這篇我心終於醒悟

西方有一副名畫,這幅畫的核心部分展現的是人的權力和慾望,但在這畫的側下方,卻出現了一個骷髏頭,很多評論家指出那個變形的骷髏恰恰導向了相反的結論。骷髏就是「人終有一死」的典型象徵,它表達著十分明顯的意義:「人世是虛妄中的虛妄,一切都是虛妄。」

後來的鑒賞家將畫作中的物品視為僅僅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而不是具象的物品,這些物品被視為殖民主義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骷髏作為死亡的象徵著早期資本主義人們對權力和慾望迷戀後的無助感。

3,科學代替神學

在中世紀,「人終有一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宗教主題。它實現了基督教將人引離世俗凡事轉向永恆靈魂和身後世界的目標。對於靈魂,身後世界,以及上帝的信仰,這些專屬靈的事物,後來部分地被對於真理和科學的信仰所替代。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是一樣的。因為無論是神學還是科學,其核心在於它們都為人類承諾或努力探尋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用上帝來承諾,後者用真理和事實來承諾。

到了近現代,人與其它科學工具被放置在一起。它們都是追尋真理,財富和權力的一部分。人當然會死,但是他們的追求卻會被傳遞下去。教皇和國王分別代表了宗教和世俗的權力。評論家認為這展現了宗教與世俗的衝突,但我們不妨也把它解讀為世俗與宗教的結合。它們一同發揮作用來構建早期的社會體制,推動社會的共同進步。「人終有一死」過去曾是宗教的意識形態。然而,在這個時期,這個意識形態的力量開始從宗教流向了世俗,從上帝流向了科學,從天堂流到了煙火味十足的人間。

4,名畫——「蘇格拉底之死」

在歐洲的啟蒙主義時期,比起對於上帝和天堂的信仰,我們可以看到更加明確的對於真理和民主的信仰。這在油畫「蘇格拉底之死」中被很好的展現了出來。

既然人終有一死,為何還要活著?看完這篇我心終於醒悟

「蘇格拉底之死」是由法國畫家雅克·路易斯·大衛於1787年創作的油畫。它描繪了處死蘇格拉底的故事。作於1787年,先於法國大革命兩年,這幅畫有著很明顯的宣揚革命的目的。它被用作喚起抵抗不公正權力的象徵。除了宣傳的目的外,它同時也展現了對於人的必死命運以及真理之間的關係的思考,在這裡,特指的是個人的生死與國家律法的關係。

望向這幅名畫,你會看到,作者將光線聚集在蘇格拉底強壯的身體上,形成了畫面的一個焦點。光線象徵著自上而來的真理和智慧。這表明蘇格拉底是充滿智慧的。即使在他死之前,他也始終保持理智並隨時準備為了自己的信仰而犧牲自己。而作為對比,他身邊的門徒則都沉浸在憂傷內。這不僅可以通過他們的表情觀察到,也可以通過他們所著的衣服觀察到。他穿著藍色,黃色,和紅色的長袍。這些顏色分別代表,憂傷,虛弱和憤怒。而作為對比,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則穿著象徵理智的灰色長袍。他們都能保持冷靜。柏拉圖安靜地坐在床腳像是在思索著什麼。蘇格拉底看起來則對自己的決定十分堅定。事實上,在柏拉圖的《斐多篇》里,在蘇格拉底被行刑前,他已經長篇大幅地談論了靈魂的不朽來表明他不怕死亡。

既然人終有一死,為何還要活著?看完這篇我心終於醒悟

這種不懼死亡的態度在畫作里由他向上指的手指進一步展現了出來。這個姿勢是從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里而來的。在雅典學院里,柏拉圖也將手指向上指來表明他對於神聖的知識的追求。而面對死亡,大衛筆下的蘇格拉底同樣用向上指的姿勢來表明他的態度。事實上,蘇格拉底被處以毒酒賜死時已是七旬老人。大衛不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事實,所以他故意畫的使蘇格拉底看起來很強壯。畫家不是在表明蘇格拉底在七十歲時還有一個強壯的身體,而是在表明蘇格拉底依然十分有力地堅定著自己的信仰立場。因為蘇格拉底將真理視為永恆,而他也不會犧牲自己的信仰來交換生命。因此,蘇格拉底,一邊宣示著自己的信仰,一邊伸出手毫無遲疑地拿起了毒酒。

寫在最後的話—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蘇格拉底之死」中,對於永恆真理的信仰與對於「人必有一死」的確信被安排在一起來展現一個在中世紀十分常見的主題:「人終有一死」。只不過這一次,宗教含義里的對於永恆靈魂以及身後世界的追尋被替換成了對於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總的來說,對「人終有一死」的確信實現了一個目的,即通過死亡和一代代的價值傳遞,將人的現世延長至未來的領域以及承諾人在未來更為平等的地位和更美好的生活。這個「確信」告訴我們,把活著時的生命活出光彩才是最重要的,那樣我們就可以勇面死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