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新智元報道

來源:Wikipedia

作者:肖琴、三石

【新智元導讀】為什麼我們要衝出地球乃至銀河系?據科學家估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3億;1萬年後,地球人類滅絕的概率為95%;1萬億年後,太陽將不復存在。研發人工智慧,融合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加速智能維度的多元化躍升,是為了人類更遙遠的未來!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雖然,對未來的預測永遠不是絕對肯定的,但是目前人類對各科學領域的理解,使我們能夠預測遙遠的未來事件,只不過是以非常廣泛的梗概形式。這些領域包括揭示行星和恆星如何形成、相互作用和死亡的天體物理學;揭示物質在最小尺度上的行為的粒子物理學;預測生命將如何隨時間演化的進化生物學;以及揭示幾千年來地球大陸變化的板塊構造學。

所有對地球、太陽系和宇宙未來的預測都必須考慮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熵(做功時能量的損失)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恆星最終將耗盡氫燃料的供應並燃燒殆盡。行星與恆星之間的緊密接觸,將會使行星受到引力的影響而拋離恆星系統之外;而恆星與銀河系之間的緊密接觸,也會使恆星拋離星系之外。

最終,物質本身會受到放射性衰變的影響,因為即使是最穩定的物質也會分裂成亞原子粒子。目前的數據表明,宇宙有一個扁平的幾何構造(或非常接近扁平構造),因此,在有限的時間(finite time)過後,宇宙不會自行塌縮,而在無限的未來(infinite future),可能發生難以置信的大規模事件,如玻爾茲曼大腦的形成(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玻爾茲曼曾提出一個觀點:如果已知的低熵態宇宙是來源於熵的漲落,那漲落中也應該會出現許多低熵的自我意識,比如一個孤單的大腦。這種孤單的大腦就被稱為「玻爾茲曼大腦」。宇宙中應該有很多這種孤單的玻爾茲曼大腦漂浮在無序中,他們有和我們不同的意識和記憶)。

這裡列出的時間線涵蓋了從比較近的未來到最遙遠的未來時間的事件。列出了許多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以解釋仍未解決的問題,比如人類是否會滅絕,質子是否會衰變,以及當太陽膨脹成紅巨星時地球是否還能存活下來,等等。

由於第3個千年正在進行中,21世紀的頭20年是歷史學家關注的主題。21世紀的後80年,以及長期趨勢(22世紀到30世紀)是未來研究關注的。以下是在第三千紀以及更遙遠的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

比較近的未來—技術預測:第一個強AI將在2029年出現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遙遠未來的宇宙

2029年:庫茲韋爾(Ray Kurzweil)預測第一個強AI將在2029年被設計出來,這將是第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

2040年:根據2012年的一份研究,通用人工智慧實現的中間值是2040年。這將很快導致技術奇點。

2045年:這是庫茲韋爾預計的技術奇點來臨的時間。

2050年:預計在2050年,空間電梯(Space elevator)將完工。

2050年:預計在2050年,實現商業高超音速空中旅行。

2050年:到2050年,丹麥的能源供應預計只能由可再生能源供應。

2092年:2012年2月29日關閉的英國奧德伯里核電站的清理工作將在2092年至2101年之間完成。

2110年:根據探索頻道的紀錄片《極限工程》,日本提出的清水巨型城市金字塔可以在2110年前完工。

2115年:由斯坦福大學發起的人工智慧百年研究(AI100)將於2115年完成。

2162年或更晚:2012年宣布「死亡」的衛星「Envisat」預計將在2162年之前脫離軌道,並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

2200年: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的每年能源使用增長1%推算,到2200年,地球將達到I型文明。(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首先提出用能量級把文明分成三個等級:I型、II型和III型。I型文明使用在它的故鄉行星所有可用的能量,II型文明利用它的行星所圍繞的恆星所有的能量,III型文明則利用它所處星系的所有能量。)

遙遠的未來—技術預測:超人記憶晶體數據存儲達到130億年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10000年:距今10000年,這是Long Now Foundation的幾個正在進行項目的計劃壽命,包括一個名為Long of Clock的萬年鍾,Rosetta項目和Long Bet項目。

10000年:距今10000年,這也是HD-Rosetta模擬光碟的估計壽命,這是一種在鎳板上的離子束蝕刻寫入介質的技術,由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開發,後來被商業化(Rosetta項目使用此技術,以Rosetta Stone命名)。

100000年:距今10萬年,這是奧地利哈爾施塔特鹽礦的人類記憶(MOM)自儲式儲存庫的預計壽命,該儲存庫存儲有關銘刻石器的信息。

一百萬:距今100萬年,這是荷蘭特溫特大學正在開發的人類檔案項目(Human Document Project)的計劃壽命。

10億年:這是使用鐵納米粒子的「Nanoshuttle存儲裝置」的估計壽命,並通過碳納米管作為分子開關移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的技術。

大於130億年:這是使用玻璃飛秒激光蝕刻納米結構的「超人記憶晶體」數據存儲的預計壽命,這是南安普頓大學開發的一種技術。

人類的未來:技術文明的壽命最可能還有1萬年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2030年:2009年12月,美國人口普查局預計到203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4億。

2030年:法國人口統計學家Emmanuel Todd預測,到2030年世界人口的識字率將接近100%。

2036年:老年學專家Aubrey de Grey預測,到2036年左右,治癒衰老的幾率達到50%。

2050年: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3億。

2050年:法國人口學家Emmanuel Todd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出生率將變成0。

2050年: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英國將成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接收國。

2050年:根據高盛的一項研究,到2050年,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2160年:一些科學家認為,2010年出生的嬰兒可能在2160年仍然活著。

2200年: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的數據,到2200年,發達國家的預期壽命達到100歲左右,世界人口估計在85億左右。聯合國表示,這些預測可能會因未來生命延長技術的進展,以及未來出生率的變化而失效。

22世紀:美國政治學家喬治·弗里德曼在他的《未來100年》一書中預言,22世紀的開始,日益強大的墨西哥和美國之間的對抗將會持續下去。墨西哥將成為一個經濟和軍事實力強大的國家,有能力挑戰美國,而在美國南部地區分裂主義情緒也將日益高漲。這兩個國家都將爭奪對北美的主導地位,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北美仍將是國際重心。

距今10000年:根據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的德雷克公式,10000年是最可能的技術文明的壽命。該理論認為,人類可能已經經歷了人類歷史進程的一半。

距今10000年:如果全球化趨勢導致生物隨機交配,人類的遺傳變異將不再區域化,因為有效的人口規模將等於實際的人口規模。這並不意味著同質性,因為少數民族的特徵仍將被保留,例如,金髮基因不會消失,但它將在全世界範圍內均勻地分布。

距今10000年:根據布蘭登·卡特(Brandon Carter,澳大利亞理論物理學家,最知名於他對黑洞性質的研究和第一個命名並採用現代形式的人擇原理)對世界末日論的闡述,人類在此日期滅絕的概率為95%

距今20000年:美國語言學家莫里斯·斯瓦迪士(Morris Swadesh)提出,全世界的任何語言都存在一部分相對穩定的「基礎辭彙」,被稱為「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根據斯瓦迪士的語言年代學模型,20000年後的語言中只保留「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的百分之一的辭彙。

距今100,000+年:這是使用富含氧氣的可呼吸的大氣層改造火星所需的時間,僅使用太陽能效率與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生物圈的太陽能效率相當的植物。

距今100萬年:這是預估人類可以殖民銀河系、並利用星系的所有能量的最短時間,假設速度是光速的10%。

距今200萬:長期分離的脊椎動物通常會經歷異地發生的物種形成。進化生物學家詹姆斯·W·瓦倫丁(James W. Valentine)曾預言,如果人類在這段時間裡分散在遺傳隔離的太空殖民地中,那麼銀河系將承載著多種人類物種的進化輻射,其「形式和適應的多樣性將令我們感到震驚」。這將是一個孤立種群的自然過程,與潛在的有意遺傳增強技術無關。

距今1000萬年:根據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的原始德雷克公式,這是技術文明的最大壽命

距今10億年:這是預估改變地球軌道的工程項目的時間,通過重複小行星的重力助推來補償太陽越來越大亮度和宜居帶的向外遷移。

時間膠囊

2109年4月27日: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舊皇后區大樓地板下的一個時間膠囊計劃於2109年4月27日打開

2968年:位於德克薩斯州阿馬里洛的「Helium Centennial Time Columns」紀念碑由4個獨立的時間膠囊組成,最後一個時間膠囊在1968年密封,計劃在1000年後打開。

2999年: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奇努克中心的時間膠囊計劃在2000年被密封,計劃於2999年12月31日打開。

參考: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the_near_future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3rd_millennium#Technological_predictions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3rd_millennium#Technological_predictions

新智元AI WORLD 2018大會【早鳥票】開售!

新智元將於9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AI WORLD 2018 大會,邀請邁克思·泰格馬克、周志華、陶大程、陳怡然等AI領袖一起關注機器智能與人類命運。

大會官網:

http://www.aiworld2018.com/

即日起到8月19日,新智元限量發售若干早鳥票,點擊閱讀原文購票,與全球AI領袖近距離交流,見證全球人工智慧產業跨越發展。

「AI震撼時間線」通用AI約在2040年出現,2200年地球將達I 型文明

  • 活動行購票鏈接: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6449053775000

  • 活動行購票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強世界盃預測」AI毒奶,EA封神!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