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奪命蜱蟲進入高發期,4大預防和急救知識你必須知道

奪命蜱蟲進入高發期,4大預防和急救知識你必須知道

昨天二半夜被蚊子咬醒,與之搏鬥到天亮才一巴掌將其拍死,可真心累。夏天一到被各種蚊蟲叮咬確實很常見,但是如果被這種蟲咬了,危險有可能是致命的。

這種萬惡的蟲叫蜱蟲(pí蟲),又名草別子、牛虱。它最大的特點是能鑽進人的皮膚里吸血,同時釋放毒素(攜帶很多病原體),被叮咬的人多無痛感,但會出現局部水腫、充血、炎症,還可能在2~3天或數月後出現高熱、頭痛、腹瀉等感染癥狀,嚴重者會呼吸衰竭而死亡。

蜱蟲嵌入肌膚

蜱蟲扎進腳趾

不同種類的蜱蟲

蜱蟲的共同特徵是沒有翅膀,喜歡生活在野外、森林、灌木叢、草地等地方,也喜歡寄居在動物的皮毛里,對人體的汗味和二氧化碳很敏感。

美國CDC是這樣建議的:

1. 遠離蜱蟲生存地,避免直接接觸蜱蟲:惹不起咱躲的起呀,帶孩子郊外旅行,盡量走大道。

2. 使用避蚊胺(DEET)和氯菊酯:DEET可是夏季出門必備品啊,使用時避免噴到口、鼻、眼、嘴等部位,0.5%的氯菊酯可以噴在衣服、鞋襪、帳篷上,可以保證幾個小時的驅蚊效果。

3. 從郊區或野外回來後要及時洗澡,幫助寶寶檢查身上,尤其是腋下、頸部、耳後、腿部、肚臍、腋窩、頭髮等部位,寵物身上也需要仔細檢查蜱蟲的蹤跡。

如果自己或寶寶被咬了,千萬不要惶恐,蜱蟲咬人的例子不少,但是情況嚴重的畢竟是少數。

其次不要強行把蜱蟲拽出來,民間土辦法我們也不提倡,最正確的拔除蜱蟲的辦法是找一把小鑷子,緊貼皮膚,先把蜱蟲提起,使其整個身體和皮膚呈90°角垂直,然後夾住蜱蟲的口器一下子拔出來。過沖中不要晃動鑷子也不要從尾部就開始拔,以免把蜱蟲的頭部拔斷了。(此操作不建議手殘黨擅自嘗試,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帶寶寶去醫院處理更為穩妥。)

拔出來後用需要用酒精、碘伏塗抹傷口處做徹底的消毒處理。這是因為蜱蟲會在傷口附近產卵,徹底的消毒處理是杜絕幼蟲再次傷害身體的最好方式。

另外,處理過蜱蟲的手要用肥皂水清洗。如果有身體有任何不舒適或出現感染的癥狀(發燒、局部瘙癢、局部皮膚髮紅或出現紅斑、頭痛、肌肉酸痛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夏季外出遇到蟲子襲擊的概率較高,如果遇到以下蟲子叮咬,我們也要知道如何正確處理。

十月菌說

夏天是各類蚊蟲盛行的季節,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預防和治療的手段都很類似。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做好預防工作:外出遊玩不要選擇蚊蟲密集的地方,盡量穿透氣的長衣長褲,並且提前用上驅蟲劑,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接觸到這些貪吃的蟲子。

一旦被蚊蟲咬了,也不要一氣之下就上手拍,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尤其是像會釋放毒液的隱翅蟲。

另外我再重申一次,驅蟲劑不是用來「事後」止疼止癢的,而是用來提前預防的,大家可不要搞反了。

參考文獻:

https://www.cdc.gov/ticks/avoid/on_people.html

這篇文章轉載自寶寶呵護

寶寶呵護是十月菌的另一個公眾號,

目前已有310000+寶媽關注我們,

已為您準備超多育兒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月呵護 的精彩文章:

待產室里這些事,你老公為你做過幾件?據說十佳好老公每件都做了
懷孕後,這個東西能不戴就別戴!

TAG:十月呵護 |